患者50岁,男性。主诉幼年脱肛,病程43年。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象细弱偶有间歇。诊断为脱肛,证型为中气下陷型。病史提示幼年患痢疾,病情迁延,导致肛门脱垂,便后需手动回纳,兼见心慌、气短。
脱肛中气下陷督任亏损元气亏耗
查看详情 →
患儿2岁5月,发热伴惊厥,热退后食欲不振,纳寐欠佳。泄泻日5次,粪色黄褐而臭,见黏液,肛周发红,小便黄短,舌苔黄腻。大便脂肪球(+)。诊断湿热泻。舌苔黄腻,脉象未提及。
湿热泻脾胃失调脾运困顿清浊不分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便下脓血7天,腹痛、腹胀、纳差、恶寒、呕恶、发热、下坠感,每日解大便十多次,脓多血少。脐周及左下腹压痛明显,化验镜检白细胞(++++),红细胞(+++)。痢疾(急性菌痢)。湿热壅遏,气机受阻。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痢疾湿热痢湿热壅滞气机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主诉大便不能自控3年,加重3个月。排便排气不能自主控制,咳嗽、喷嚏时有粪便溢出,夜间症状加重,粪便不成形,每日次数不等,小便黄,夜寐欠佳。舌质澹,苔白,脉沉弱。肛门指诊示肛门松弛,括约肌收缩无力,直肠黏膜松弛。中医诊断为肛门失禁,证属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虚损,气血不通,致肛门失约。
肛门失禁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长期食欲不振,厌食拒食,面色少华,体偏瘦,肌肉不实,大便不成形,间夹未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淡,位于风关。诊断为厌食,脾胃气虚型。
厌食脾胃气虚体偏瘦舌质淡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脱肛2年余,步行、咳嗽、用力时直肠脱出需手动复位。中医诊断脱肛,证型中气不足型。舌苔脉象未明确描述,脉象未提及。病机为中阳日衰,肝肾日亏,气虚下陷,致肛门松弛。
脱肛中气不足肝肾亏虚气虚下陷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主诉右脚及腰部扭伤,病程5天。腰痛不能俯仰转侧,右踝外侧青肿,局部压痛,不能行走,腰1到骶椎均感压痛,腰肌普遍压痛。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督脉经气阻滞,阳跷经气阻滞。
扭伤腰痛青肿压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两足痿弱无力,行立不稳,肌肤麻木不仁,阳痿,大小便不利或失禁,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四肢欠温。神志清楚,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体征见下肢肌萎,肌张力减退,跟腱、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睾反射减弱,腹部及下肢触觉极差。辨证为肝肾亏损,命门火衰。
神经性瘫痪肝肾亏损命门火衰风寒湿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便血,血色鲜红,每日出血量4~5ml,病程2周。中医病名便血,证型湿热内蕴,血分有热,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少华,舌质红苔白,脉濡数。大便时结而血出淋漓,肛门灼热隐痛,小便清,心烦少寐,食纳不佳,倦怠腿软,口干思饮。
便血湿热内蕴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昏头晕,甚则晕厥,病程10年。中医病名晕厥证,证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气血不足,复加劳累过度。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胃纳差,消化延缓,直立时或久站后易致晕厥。切诊见脉细弱。血压偏低,伴有脱肛、子宫下垂和胃下垂等内脏下垂体征。
晕厥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幼年脱肛,病程43年。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象细弱偶有间歇。诊断为脱肛,证型为中气下陷型。病史中提及幼年患痢疾,导致脱肛,大便时肛门脱垂,便后下坠感明显,每日大便2~3次,兼见心慌、气短。
脱肛中气下陷形体消瘦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产后出现小便不通,少腹胀满、压痛,面色苍白,神疲乏力。主诉为产后尿潴留,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癃闭,证型为瘀血闭阻膀胱,病因病机为产后瘀血积滞,阻碍气化。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舌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小便不通,少腹胀满疼痛,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喜热饮。切诊见脉缓弱、细涩、沉涩、疾。
产后尿潴留瘀血闭阻气化障碍血瘀郁久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为小腿结节样皮疹伴剧痒,病程一年。皮疹呈红色丘疹及红褐色结节,广泛分布于四肢及胸腹部,伴搔抓后血痂或脓痂,右侧面部有苔藓样改变。伴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腻微黄,脉弦数。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现症见阵发性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结节性痒疹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瘙痒加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脱肛下血10余年。现病史见面黄浮肿,动即喘息,头晕倦怠,脉弱若无。中医病名脱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面黄浮肿,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脱肛、喘息、头晕、倦怠。切诊见脉弱若无。
脱肛下血面黄浮肿动即喘息头晕倦怠
查看详情 →
本医案未提供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四诊信息等病情特征,仅介绍针刺治疗痔核的常用穴位及其取穴方法与针刺操作。未涉及患者年龄、性别、主诉、病程、中医病名、证型、病因病机、四诊内容等信息。
痔疮漏疮便血便秘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背部寒冷17年,气从脐间上冲咽喉7年。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郁病(奔豚气),证型为阳虚寒逆兼气郁证。病机为阳气不足,寒邪内盛,气机郁闭,任督二脉不通。背部寒冷,气逆上冲,自汗盗汗,大便溏,舌象暗腻,脉沉细。
奔豚气阳虚寒逆气郁证督脉阳虚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主诉脱肛两周,病程始于间歇性腹泻1个月后。面色白,体型轻度消瘦,神疲肢怠,腹部微胀,肛门下脱约1.5cm,轻触痛,舌澹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阳失运,中气下陷,病机为大肠腑气收摄无力。
脱肛脾阳失运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月经中断5个月。月经初潮14岁,以往经行正常,因搬家劳累、汗出过多、外感及过用发汗药后闭经。形体消瘦,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闭经,辨证为过劳损伤中风,复汗太过,气阴两伤,生化之源不足。
闭经气阴两伤血枯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肛门及周围奇痒5年多,症状渐增,影响睡眠及饮食,致精神疲倦、消瘦。肛周皮肤变厚、苔藓样变,有抓痕、皲裂、血痂。排除霉菌感染、蛲虫病及肛门直肠疾病。诊断为肛门周围瘙痒症。
肛门瘙痒症肝风内动阴虚火旺皮肤增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阵发性抽搐已有3年。病程3年,诱因车祸撞伤头部,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抽搐伴意识不清,近期发作频繁,3周1次,伴随头晕、乏力、气短。舌澹有齿痕,脉滑无力。中医诊断痫证(气虚痰瘀),辨证分析为外伤后气血瘀滞,久则气血亏损,痰瘀互结。
癫痫气虚痰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