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男性,双下肢疼痛、乏力1年2个月。腰椎椎管内占位病变术后,双下肢疼痛、乏力、小腿发凉出冷汗、左踝隐痛、左脚大趾不能向上翘动。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缓。辨证为痹证,病机为肾阳亏虚,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嵴髓手术后损髓伤肾,精血亏损,阳气虚弱,寒邪侵袭,阳虚寒凝,气血不荣。
痹证肾阳亏虚气虚血瘀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伴麻木、喜热恶寒、气短。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舌紫,苔薄白,脉弦细。体征见右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无。
阳气虚弱脱疽气血瘀滞足趾发凉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反复腹泻5年,加重1月。腹泻伴黏液、脘腹胀闷、畏寒肢冷、纳差、神疲乏力、夜寐欠安。舌苔白腻,脉细。证属脾之阳气虚弱,失于固涩;运化失常,肠道气滞。
溃疡性结肠炎脾阳虚脾虚湿困气滞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遗尿10余年,冬季加重,夜尿频繁。形体瘦小,面色苍白,纳少,腹痛喜温喜按,晨溏便无味。舌淡苔白,脉弱。证属脾肾两虚,阳气虚弱。病因病机为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亏虚,致水湿不运,膀胱失约。
阳气虚弱遗尿症脾肾两虚体瘦多病
查看详情 →
男,42岁,头晕,精神疲惫,恶寒战栗,体温偏低,夜寐不宁,心悸恍惚,脉弦紧,重按力不足,舌苔干白,尖红。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心营不足,气血失于谐和。舌苔两边干白,尖红,脉象弦紧,重按力不足。二诊舌苔转润,中剥,尖红淡,脉稍缓。三诊脉较前有力,舌苔由干而转润,中剥边红退。
阳气虚弱心营不足卫气虚衰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痛畏风,自汗出,身倦乏力,关节不利,病程月余。中医病名阳虚感冒,证型营卫不固。病因病机阳虚外感,表邪未解,正气不足。舌澹无苔,脉沉迟无力。复诊舌苔白腻,脉弦缓右沉迟、左沉弱。再诊脉缓有力。末诊脉右沉迟,左弦缓。
阳虚感冒营卫不固卫阳既虚内湿渐露
查看详情 →
陈某,女,35岁,主诉产后片状脱发,伴失眠、头晕、早醒、手足凉、便干。舌淡红,脉沉细。诊断为斑秃,证属心肾亏虚、阴阳不调。病程自5月起,8月加重。舌淡红,脉沉细。
斑秃心肾亏虚失眠手足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停经40天后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阴道少量出血。主诉为停经后右下腹痛伴阴道出血。妇产科检查示右下腹包块,压痛及反跳痛,血压偏低,脉搏快。刻诊面色苍白,精神疲倦,阴道暗红血块出血,右下腹包块触之微硬,拒按,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细涩。辨证为血虚宫寒,瘀血积聚,虚中夹实。病机为血虚宫寒,瘀血积聚。
陈旧性宫外孕血虚宫寒瘀血积聚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皮肤和黏膜色素沉着多年,呈黧黑、枯藁,伴头晕、昏仆、神疲乏力、纳呆。脉细,舌紫暗,苔根腻。辨证为黑疸,属肾阳不足,阴盛气滞瘀阻。气血两亏,虚风上旋。阳气虚弱,脉行不利,不温四末。舌边紫暗,苔薄腻。
阳气虚弱色素沉着肾阳不足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女,52岁,眩晕2天,唾呕涎涕20天,睡眠欠佳,多梦,手足冷,舌暗苔白,脉缓,眩晕,气血亏虚型,思虑过度,劳累过度,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虚气弱,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肾精耗伤,脑髓不足
阳气虚弱眩晕气血亏虚痰浊上逆
查看详情 →
女,58岁,主诉大汗不止,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心慌气紧,失眠多梦易惊醒,情绪烦躁。中医病名阳气虚弱,证型心阳失养,病因病机阳气虚弱,心阳失养,致汗出心悸,阴液受损,心失所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阳气虚弱心阳失养心悸不安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反复心悸、心慌1年,伴气短胸闷、胸骨后疼痛、乏力。舌暗红,苔黄,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阳气虚弱心律失常阴血不足脉结代
查看详情 →
男,63岁,腹痛腹胀10天,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无肠鸣音。腹型膨隆,叩之鼓音,舌暗红,舌苔白薄,脉细滑。证属气机郁滞,脾胃虚寒。
不全肠梗阻气机郁滞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病程2年,季节转换时易发哮喘,近期急性发作。哮鸣声达户外,吸气喉中如水鸡声,干咳无痰,纳食不馨,大便多溏。面色灰不泽,眼睑轻度浮肿,精神委顿,手足欠温。舌胖嫩,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哮证,证型为肾虚不纳。病机为肾阳虚,表现为体弱、面色不华、神萎、便溏、舌胖嫩、脉沉细。
哮喘肾虚不纳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双下肢僵硬不利,右脚背麻木,皮温低下,走远路患部肤色变苍白、疼痛,冬天加剧。胸闷,痰多色白,腰酸,口不干,二便正常。舌澹胖,苔白厚腻。脉细涩。中医病名为脱疽,证型为痰湿寒凝,瘀阻经隧,血脉运行不畅。病因病机为素体阳气虚弱,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
脱疽阳虚寒湿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个月。素体虚弱,畏寒怕冷。刻下症心慌不安,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神疲,汗出肢冷。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沉细结。中医诊断胸痹心悸,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阳虚血瘀型。病因病机为阳虚阴盛,心脾气虚,心脉瘀阻。
胸痹心悸心脾气虚阳虚血瘀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病毒性心肌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四肢欠温。舌苔白,脉沉迟而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后有QRS波脱落,呈2:1传导,T波广泛低平倒置。
阳气虚弱病毒性心肌炎心气不足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嗜睡10年。病程10年,有头外伤史,表现为发作性入睡,持续10~20分钟,每周发作。体格瘦弱,营养欠佳,神志清楚,言语流畅。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血瘀。证型为血瘀证。四诊信息包括舌质青紫、舌苔微黄、脉沉缓。
发作性睡病血瘀
查看详情 →
劳倦内伤,温邪外受,病程两个月,心中温温液液,夜卧喉干燥。舌象未提,脉象未提。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劳倦内伤与温邪外受。
劳倦内伤温邪外受津液不足夜卧喉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主诉脑梗40余天,突发呃逆不止3天。中医病名呃逆,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脾肾阳气受损,虚气上逆。舌澹,苔白干,脉滑大重按无力。二诊舌暗,苔薄白干,脉沉滑弱。三诊舌红,苔白干,脉沉弱。按语中提及呃声不断,气不接续,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清薄。
脑梗后遗症脾肾阳虚胃气衰败呃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