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9岁,男性。左侧偏头痛二周,发作频繁,伴头部跳痛、心慌、气短、心烦不安。大便干燥,4~5日1次,小便黄,面色红润,舌苔澹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胆火旺,郁阻脉络。
偏头痛肝胆火旺郁阻脉络头部跳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不详,主诉为水肿、尿少、乏力、纳呆、泛呕,病程约5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气虚血瘀。望诊见面色润白,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神疲、纳呆、泛呕、小便短少。切诊脉象未提。
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部胀满伴腹水3个月余。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舌体肥大,苔白腻,脉弦滑。腹部胀大而软,有移动性浊音,腹围85cm。肝脾失调,气滞湿阻,脾虚为主。肝硬变合并腹水。肝区密集小波,可见分隔波,脾厚7cm,腹水少量。黄疸指数100μmol,血清白蛋白2.9g,球蛋白3.35g,麝香草酚20U·L-1以上。鼻及两颧部有蜘蛛痣,脾在胁下3cm,质硬。
鼓胀肝脾失调气滞湿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胸痛、胃痛、喘气痛,伴有心慌出汗。现病史示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急促,腹部压痛明显。体征示血压168/90 mmHg,脉搏108次/分,呼吸表浅。X光片示嵴椎体轻度脱钙,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诊断为嵴神经根受压引起的胸痛,嵴柱关节退化性病变。脊柱驼背胸椎轻度后凸,两侧肌肉痉挛,压痛向胸前放射。
胸痛胃痛心慌虚汗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经行旬余未已,血色淡红,量多时带有紫色血块,腹中隐痛,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头眩心悸。舌红苔白,脉象细数。中医诊断为冲任失调,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冲任失调,脾不统血。四诊见舌红苔白,脉细数。
崩漏冲任失调脾不统血血虚
查看详情 →
李某,女,70岁。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3年余,加重3天。心前区疼痛,轻微活动诱发,向左肩放射,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紫黯,鼻尖耳尖紫,神疲倦怠,形体较瘦,舌质黯澹,舌体正常,舌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血瘀证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慢性肝炎病史,病情发展为肝硬化,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纳呆,腹胀痛,腹水。中医病名肝硬化,证型脾虚,肝木克土,血瘀邪实。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问诊纳差,胁肋胀痛,胁下癥块。切诊脉来沉细无力。
肝硬化脾虚肝木克土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面四肢浮肿,晨起头面上肢明显,午后下体明显,伴腰酸腿软、头晕乏力、烦躁多梦、胃纳减少、小便短黄。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湿热蕴结,脾肾两亏。脉象细而滑,舌苔薄黄微腻。
水肿湿热蕴结脾肾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史3年,夜间涎唾增多,影响睡眠。查体面色红光,舌红苔白滑,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多涎症,病因病机为胃热脾湿。辨证属脾胃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白滑、脉弦滑。
高血压胃热脾湿多涎症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周身刺痛,畏寒肢冷,病程八年,秋冬发作,夏季缓解。面色晄白,舌胖大而暗淡,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肾气亏损,瘀血阻遏脉络。病机为肾气不足,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辨证属肾气亏损,血瘀脉络。
肾气亏损瘀血阻络畏寒肢冷周身刺痛
查看详情 →
5岁患儿,发热2日,咳嗽1日,痰黄质粘,大便干结,小便黄,腹胀,汗出多,喜食肉食,脾气暴躁,面色红赤,形体胖。舌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肺热咳嗽,痰热内蕴。
面色红赤肺热咳嗽痰热内蕴痰黄质粘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为胃脘不适、胃酸多、黑色大便、面色皖白少华、精神不振、腰酸尿频、口干不欲饮。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气不摄血。望诊见面色皖白少华。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少乏力、胃酸多、黑色大便、精神不振、腰酸尿频、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慢性消化道出血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男性,65岁,主诉视力下降、头重脚轻,病程约4个月。糖尿病病史18年,主症包括口渴喜热饮、尿频色白、纳差、面色皖白、头晕、少气懒言、畏寒、四肢发凉、阳痿。舌澹暗,苔稍白腻,脉沉细。辨证为脾肾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内盛。四诊见面色皖白,舌澹暗苔白腻,脉沉细。
糖尿病脾肾虚寒虚寒夹瘀湿舌暗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症为长期咳嗽,遇天气变化加重,伴喘息、吐白泡沫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闷、颈静脉怒张、桶状胸。中医诊断为肺脾肾虚,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亏虚,寒痰留伏于肺,气道受阻,痰气相击,肺气闭阻,胸阳不振。望诊见桶状胸,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50年,反复发作。切诊见脉象未提。
肺脾肾虚寒痰留伏肺气闭阻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间断胃痛8年余。症状包括胃部持续隐痛,喜暖喜按,腹胀纳差,嗳气较多,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诊断为慢性红斑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辨证为脾胃虚寒,肝气不疏。舌质澹,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弦。病情变化过程中,胃脘隐痛、腹胀、嗳气、四肢欠温等症状逐渐减轻,大便次数减少,面色红润,体力恢复,饮食及大便正常。舌质澹红,舌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稍弦。
胃痛脾胃虚寒肝气不疏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男,52岁。肝区刺痛、腹胀纳差、四肢酸困、鼻衄、小便黄。病程自五月以来。肝硬化失代偿期,瘀证(症结期)。面色黄,体型消瘦,唇色暗,两胁积块硬,脉细弱,舌质淡暗,苔薄白。白细胞3500/立方毫米,血小板4.5万/方立毫米。肝区密集微小波,肝上界6肋间,肋下5.5厘米,脾肋下6厘米。
肝硬化失代偿期瘀证肝区刺痛腹胀
查看详情 →
女,36岁,面部痤疮20天,口周疹色暗红,痛痒,月经量少,经前乳胀,口干,大便偏干,2~3日一行。舌尖红、舌质暗边有瘀点,脉沉涩。诊断为痤疮,辨证为心肝火旺、气滞血瘀。
痤疮心肝火旺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长期便溏,次数无常,面色白,瘦弱乏力。脾肾阳虚。面色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便溏,食欲差,乏力,病程较长。
胃溃疡术后脾肾阳虚便溏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儿年龄2个月,主诉入夜啼哭不愈。临床表现哭声洪亮,面色红赤,时易屏气,纳少吐乳,舌红苔黄,腹满便干,小溲短赤。望诊面色红赤,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夜啼、纳少、吐乳、便干、溲赤。切诊无具体脉象描述。中医病名心火上扰,证型心火上炎,病因病机心火炎上,脾胃热积。
夜啼心火上扰脾胃热积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尿浑浊如米泔半年,病势因睡卧凉炕而增重。伴面白肢冷,腰嵴酸楚,周身乏力,精神委靡,胃脘隐痛,喜热饮,便稀溏,足跟痛。舌澹苔白,脉紧。中医诊断为脾气虚弱,命门不固。
尿浑浊脾气虚弱命门不固腰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