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8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数年,血压不稳定,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心悸失眠、夜间盗汗、腰酸腿软、四肢发麻。体征见舌质红、苔少,脉弦而细。中医诊断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原发性高血压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头痛头晕
查看详情 →
30岁,产后发热,恶露涩少,小腹硬痛,包块,高热40℃以上,面色深红,唇舌紫暗,舌苔黄燥,语音有力,呼吸促迫,心神不宁,口苦饮冷,食入即吐,大便不通,小便如茶,身有寒热,阴道流出污浊败血,恶臭难闻,腹部硬痛有块如儿头大,脉弦滑而数,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病因分娩炎热季节,寒温失宜,外感风寒,或产时卫生不当,感染邪毒,恶血不下,形成胞内痈肿。
产后发热感染邪毒恶露涩少小腹硬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蛋白尿伴红细胞尿近2年。病程近2年。中医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气阴两虚夹湿。舌红,苔薄黄,脉细。病机气阴两虚,兼夹湿邪。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纳谷尚可,寐差,血压、血脂、血糖正常。脉象细。
慢性肾炎气阴两虚湿热夹风视物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带下量多伴阴痒1周。带下色黄质稠,外阴痒,经期加重,口干苦,心烦易怒,眠差多梦,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数。外阴轻度萎缩,阴蒂及小阴唇黏膜发白,阴道内见少量黄色黏稠分泌物,宫颈肥大,下唇轻度糜烂,宫口有少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中医诊断为带下病、阴痒,辨证为肝经湿热,兼阴亏血少。
带下病阴痒肝经湿热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胃癌术后2月余,体倦乏力,胃纳减少,面色澹白,眠差,时时呕恶,形疲。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脾胃气虚。病因病机为胃癌术后气血亏虚,化疗伤及五脏,脾胃日损。望诊面色澹白,舌澹苔白,舌质澹暗,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体倦乏力,胃纳减少,眠差,呕恶。切诊脉濡。
胃癌术后脾胃气虚气血亏虚虚劳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反复咳嗽、咳痰2年,加重1周。咳嗽夜间尤甚,咳痰色黄质稠,鼻塞流清涕,自汗畏寒,舌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肺热痰湿)。肺热痰湿,痰郁化热,痰湿内生。舌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湿罗音及水泡音,痰鸣音明显。
咳嗽肺热痰湿肺肾不足痰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杨某某,54岁,高血压病3年,头昏目眩,视物模煳,心慌,失眠多梦,耳鸣如蝉,腰膝酸软,怕冷,手麻,小便频数,性功能减弱。阴阳两虚,风痰阻络。面色澹,舌苔白,脉沉细。心悸,烦热多梦,颜面潮红,手麻局限左手外侧两指。
高血压肝肾不足阴阳两虚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男性,66岁,右手震颤麻木,头晕胀,睡眠欠佳,下肢乏力不能健步,足凉,消化不好,大便排泄无力,脱肛,面色青黄不泽,唇不荣。舌澹,苔薄白微黄,脾弱血虚之色。脉两寸浮濡,左关弦,右关弦细而疾,两尺沉弱。肝肾不足,土衰木乘。
肝肾不足土衰木乘肝风内动脾弱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失眠,病程较长。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为不寐,证型属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阴虚火扰心神。
失眠心肝火旺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肛门坠痛,疼痛伴坠胀或刀割样感,牵及会阴,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考虑为肛门痛,证型为气血瘀阻,任脉虚滞。望诊见舌暗苔白微腻,舌象暗红苔薄白。闻诊见咽中有痰。问诊见情志不畅,二便尚可。切诊见手两尺脉稍弱,右关洪滑,左尺稍弱,左寸右尺弱而涩,二寸关滑,右尺稍弱。
气血瘀阻任脉虚滞肝肾不足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47岁。胸腰椎骨质增生,腰背长期作痛,活动不便,下肢瘫痿,步履艰难。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骨痹。病因病机为骨质增生,气血瘀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腹胀、饱嗳、吞酸。切诊未提及。
骨质增生骨痹肝气郁结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3年。中医病名为肝着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舌象舌尖红,苔黄腻,脉弦细。B超示肝表面欠平,门脉增宽,脾大。肝纤维化指标偏高,肝穿示G1S0。二诊时舌红苔黄少津,口干。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气滞血瘀痰凝
查看详情 →
唐某,男,主要症状为肾气冲厥、脐中筑筑跳动、阴中之火升腾、面赤如妆、不寐怔忡、脐腹热气上冲胸膈,病程自去年冬天起。证属肝肾下虚,浮阳上升。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不寐、怔忡、脐腹热气、汗出、五心烦热、舌苔黄薄浮垢,切诊提及脉虚软中有神韵。
肾气冲厥浮阳上升心肾不交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83岁男性,咳嗽、气喘、咯痰,病程二十余年,伴呼吸衰竭4年。肺胀,肺肾气虚,痰浊痹阻证。舌质澹黯红,苔前少根澹黄腻,脉细滑数。神识澹漠,胸膺胀满,喉间痰鸣,痰少白黏,咯唾不爽,动则气喘,自汗溱溱。动脉血气分析pH7.32,pCO267mmHg,pO277mmHg。
肺胀肺肾气虚痰浊痹阻肺肾同补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午后低烧8天,体弱神疲,面澹黄,唇澹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素体虚弱,胃纳不佳,过劳复感外邪,误用甘寒药物致倦怠肢冷、纳少畏寒、自汗心悸、便溏腹鸣。中医诊断为低烧,病机为脾虚气弱,元气不足,卫气不固。
低烧元气不足脾气衰弱卫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眼睑水肿、小便色赤、泡沫多、乏力、腰酸、咽部异物感、夜寐不佳。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肾炎,证型为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病机为劳累伤脾肾,肾络瘀阻。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尿中多泡沫、小便灼热、腰酸、寐差、纳可、大便调。切诊脉象未明确。
肾炎脾肾不足气阴两虚肾络瘀阻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偶发头痛,劳累后睡眠惊梦,颈部右侧喉结增大,肿胀感逐渐加重。肉瘿,肝阴不足,肝气郁结,痰热瘀滞。面色潮红,两颧微赤,舌质正红,苔少,脉弦细数。颈部右侧有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质软,囊样感,无压痛。扁桃体肿大,咽部轻度充血。
甲状腺囊肿肝阴不足肝气郁结痰热瘀滞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两胁胀痛,少腹下坠,纳呆,消瘦,全身乏力,面部浮肿,失眠多梦,咽干鼻燥,时有鼻衄,头重脚轻,午后翕翕发热,喜冷饮,手足心热,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黄赤灼热,时有嗳气、矢气,体质消瘦,面色红暗而黄,口唇红干,爪甲青紫,腹部膨隆,有血痣,右胁下肝大3指,左胁下脾大2指,舌赤尖红,无苔,脉沉弦有力,诊断为肝积,辨证为邪郁肝络,肝脉瘀滞。
肝硬化肝络瘀滞肝阳上亢脾虚
查看详情 →
周某,主要症状为先崩后漏,色鲜质稀,面色少华,眩晕乏力,腰酸腿软,素体肥胖,病程逾四旬。舌嫩红偏绛,根部苔薄略腻,脉细软。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阴不足,营血大亏。
崩漏气阴不足营血大亏面色少华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哮喘病史10余年,秋冬季节易发,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病程长。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肺肾气虚。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病史长,病程反复。切诊未提。
哮喘肺肾不足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