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8岁,男性。主诉结婚4年未育,面色不华,头昏健忘,形寒,盗汗,精神恍惚,纳差,腰膝酸软,阳举不坚,时无梦而遗,尿频。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肾阴阳两虚,阴虚更甚。
不孕症肾阴虚肾阳虚精液不液化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诉两颧红肿、发热3~4年,近一周加重,伴两目发赤、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阳浮,虚火上越。望诊见两颧红肿、红赤发热起疹,舌质红,苔薄白欠润。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包括两目发赤、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视力下降、腹部胀气、关节疼痛。切诊脉弦细。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肝肾不足面部红肿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咽干咽痛,进食半流食,皮肤过敏,红白相间风团。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恶核。证型:体虚毒恋,热灼津伤;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舌红,苔少。脉沉细。
恶核热灼津伤气阴两虚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结婚2年未育,精液检查示精子活率10%,90%死精子,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遗精盗汗,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死精不育,证属阴虚火旺,病因肾阴不足,热灼精液,嗜食辛温、酒、烟,耗伤精液,精源不足。
死精不育肾阴虚阴虚火旺精子活率低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右手震颤麻木,头晕胀,睡眠欠佳,下肢乏力不能健步,足凉,消化不好,大便排泄无力,脱肛,面色青黄不泽,唇不荣。舌澹,苔薄白微黄。两寸浮濡,左关弦,右关弦细而疾,两尺沉弱。辨证为脾弱血虚,肝肾不足,土衰木乘。
肝肾不足脾弱血虚肝气太过筋脉约束失司
查看详情 →
女,31岁,乏力、怕热、多汗、心悸3月余。乏力、心慌、怕热汗出、形体消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口渴欲饮。舌苔干红,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双侧甲状腺肿大,T3、T4增高。
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心悸乏力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反复扁桃体肿大化脓5年,再发1月余,伴咽异物感、口腔溃疡、烦躁、四末冷、大便溏。舌淡胖大嫩,苔薄黄腻,脉沉滑。诊断为阴火,证型为阳虚火浮。舌淡胖嫩,苔薄腻,脉弦滑,脉细弦。
扁桃体肿大阴火阳虚火浮舌淡胖嫩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阴坠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3年。阴户坠胀痛,久行后加重,头晕,视物旋转,目胀,目痛,晨起口干口苦,夜醒口干,怯寒,下半身冰冷麻木,食欲佳,饭后腹胀,胃痛,胃脘烧灼感,痔疮史,肛门坠胀,大便黏腻,小便急迫,有余沥。舌质暗红,苔白底,后部略厚,脉细弦,尺沉。中医诊断为阴痛,辨证为气血两亏,肝风下迫,屡次手术,伤及肾脏。
阴痛气血两亏肝风下迫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口渴多饮5年。病程5年。中医病名气阴两虚。证型气阴两虚证。病因病机气虚与阴虚并见。舌质红,舌边略有齿印,苔薄黄。脉缓。乏力,易疲劳,形偏瘦,口渴多饮,纳谷可,寐安。咽红,有慢性咽炎史。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视物不清,瞳仁属肾(水轮)问题。脉弦细,提示肝阴不足。肾轮病,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弦细。
视物不清肝阴不足肾阴虚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75岁,头部及四肢震颤4年,右手颤动渐发展为左手及下肢震颤,伴肌肉拘急、行走迟缓、全身无力、懒言、不思饮食、消瘦、心悸、耳鸣、失眠、腰酸。舌质红少苔,舌体颤动,脉弦细。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阳浮动。
震颤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胸闷、心情焦虑、心悸多汗1年,近半年加重,伴食欲亢进、消瘦、口干少津、多痰。面色潮红,两眼突出,颈部肿大,舌红乏津,苔薄腻,脉弦滑数。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心肝肾阴亏,痰浊凝滞。病因属七情郁结,病理为五志不遂,郁而化火,消烁五脏阴精。
甲状腺功能亢进阴虚火旺心肝肾阴亏痰浊凝滞
查看详情 →
卢某,男,35岁。腰软、舌澹、苔白、脉细弦。肝郁肾虚不育。肝气郁结,肾精亏虚。舌淡,苔白。脉细弦。
不育症肝郁肾虚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反复双下肢浮肿8年,加重1个月。水肿,脾肾不足、水湿内困。乏力,双足背、足踝可凹性水肿,渴饮热饮,饮不解渴,心烦,梦多,大便二日一行,偏干,小便量少色黄。舌淡胖,苔白黄腻,脉沉弦滑无力。尿蛋白(+++),尿潜血(+),24h尿蛋白定量大于3g。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不足水湿内困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要症状为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渐及右侧肢体,四肢僵直,行动迟缓,语言困难,表情澹漠,肌肉抽搐,紧张时加重。病程自1989年起,持续8年。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伴随症状包括神疲倦怠,健忘,思维迟钝,腹胀纳差,大便秘结。
帕金森病颤证肝肾阴亏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疝气持续二月未止,脉细弦。疝胀屡发,色红而热。形寒形热,有蒸脓之势。疝气牵引腰腹。中医病名疝气,证型属七疝中之血疝,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疝气、胀痛、色红、热、形寒形热、牵引腰腹,切诊脉细弦、沉弦。
疝气肾阴虚肝气郁结湿热
查看详情 →
孙某,男,38岁。牙痛,痛引头额,夜不安寐,牙龈肿痛,齿根松动,不能咬合,水米不进,时时呻吟。舌尖红,苔薄白而润。脉虚数无力。辨证为表寒误服辛凉,寒邪凝滞经络,里阳受损,虚火上浮。中医病名属牙痛,证型为虚火上浮。
牙痛虚火上浮里阳受损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右颈部鸭蛋大肿块20天。中医诊断瘿瘤。证型肝郁气滞,痰火郁结。症状包括怕热,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唇红面赤,痰多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肿块位于右颈部,4cm×5cm,可随吞咽移动,表面光滑。
瘿瘤肝郁气滞痰火郁结肝郁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经行头痛近十年,近一年加重。主要症状为经前一周左侧头痛,痛甚影响工作,伴恶心吐涎、牙龈出血,月经量中等有血块。性格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口干不甚饮。舌红少苔。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清空。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火上炎。望诊见舌红少苔,切诊脉象未明示。问诊提示情绪因素与月经周期相关。
经行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扰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肛痈 脓溃 阴液耗损 热毒未尽 舌象未提及 面色未提及 声音未提及 气味未提及 病程未提及 脉象未提及 病因病机为余毒蕴结 血行不畅 疮口不合 瘘管形成风险 中医病名为肛痈 证型未明确 提示清化养阴治则
肛痈溃后余毒蕴结血行不畅疮口不合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