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女性,翻胃呕吐,病程1年,身体瘦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主症为翻胃呕吐,饮食不进,仅能饮酒。病因病机为中阳亏虚,寒湿内盛,脾失健运。证型属脾阳虚寒,湿阻中焦。呕吐物中含虫,提示虫病。饮食习惯偏嗜酒液,酒性辛热,暂可温中,久则伤脾助湿。
翻胃呕吐虫积内伤脾阳虚衰寒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突发心窝部疼痛2小时,有急剧性压榨感伴呼吸困难、头晕、全身乏力。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数而弱。心音弱无杂音,呼吸促,四肢发凉。中医诊断为血瘀痰阻型厥心痛,病位在心,涉及脾肾两脏,病因病机为血瘀痰阻,气机不畅。
冠心病血瘀痰阻心气不足痰阻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膝踝壅肿酸痛4年,脘宇不舒,胁肋隐痛,心惊胆怯。脉象细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胃气失和,痹居经隧,后转为营卫不和,脉络空疏,风邪外袭,中气衰颓,脾运失健,中气下陷,寒袭下焦。望诊见苔薄白,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脘胀、纳呆、肢节酸冷、畏风、腹泻、腹胀、神疲、腰尻酸楚、背膂酸楚、四肢酸软、目花头晕等。切诊脉象细濡、濡细、弦数、脉濡转力。
胃下垂营卫不和风邪外袭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主诉胃脘腹胀痛月余。舌质澹,苔薄腻,脉沉细。中气不足,脾胃失和。胃下垂,食后脘腹胀痛,有下坠感,嗳气不舒,吞酸泛恶,口澹纳差,喜热饮,形体瘦小。
胃下垂中气不足脾胃失和形体瘦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隐痛12年,加重1个月。主要症状为胃脘隐痛、痞塞感,病程自1993年起。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病久入血。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精神压力大,有恐癌心理。腹诊上脘按之不适隐痛。病机属肝郁气滞,久病入血。
胃痛气滞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0岁,胃下垂7个月,胃上脘至脐周痞坚疼痛,餐后加重,伴烦躁、乏力、便秘,卧则脐周翻转不安,入夜更甚,欲站立行走,口干舌燥,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弦滑有力,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升降失司
胃下垂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
查看详情 →
男性,59岁。主诉术后恢复不佳,腹部胀满,上脘痞塞,口干喜饮,手术部位隐隐作痛,肠鸣、矢气较多,食思不振,胃纳不佳,体重下降,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无泽,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自汗多,唇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而滑,脉缓无力。证属脾胃气虚。
上脘痞塞术后恢复不佳脾胃气虚自汗多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右上腹钻顶样绞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得食呕痛俱作。体征见痛苦面容,面色萎黄,形体瘦弱,上脘疼痛拒按,右肩及后背牵掣疼痛。舌苔白,脉细紧。诊断为蛔厥重症,病机属中寒蛔动。
蛔厥重症寒热错杂虚实显明寒凝蛔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主诉上腹部反复胀痛年余,伴有反酸、嗳气,进餐后胃脘部胀痛,大便常稀烂。中医病名胃扭转,病因病机为胃肠气机逆乱。望诊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闻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未提及。
胃扭转胃肠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男性,主诉肝功能异常6月余,肝区隐隐撑胀不适,偶刺痛,胸胁背部不适,叹气则舒,脾气急,睡眠一般,午后稍疲劳,偶咯黄白痰,口粘干,食欲时好时差,大便1~2日1次,质软,小便正常。舌质尖边偏红,苔黄根腻,脉弦稍滑,关上偏旺。中医诊断为肝着,辨证为少阳膲膜厥阴肝痰湿热,气机不利,痰热偏盛,兼犯太阴脾。
乙肝小三阳肝功能异常肝区撑胀两胁不适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一身及目皆黄,色鲜明,腹胀,肝区振水音,双胁青筋缕缕偾张,三脘坚硬如石,小便深黄,大便溏,睡眠可,精神可。肝内多发实性占位,恶性;肝内胆管扩张;腹水;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面色黄暗,舌澹红齿痕,舌尖赤,苔薄白,脉弦细而急无根,重取甚弱,微细按之如无,细而急、重取无力,尺沉弱。
肝癌腹水黄疸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胃脘痞胀6年余,食后尤甚,口苦舌麻,腹鸣便溏,大便日行2次,体重减轻,夜寐欠佳。舌质暗红,多裂,苔薄糙腻,脉沉细。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力,兼肝胃不和,湿滞。病因病机为脾虚气滞,肝气乘脾,胃失和降,阴伤湿阻。望诊见舌质暗红,多裂,苔薄糙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胃脘痞胀、口苦舌麻、腹鸣便溏;切诊见脉沉细。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肝气不和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3岁8月,女性,反复腹泻9个月,形体消瘦,体重12kg,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皮肤干燥,饮食无味,大便每日3次~5次,色淡黄,不成形或水样,神疲乏力,易感冒,睡时出汗、露睛、易惊醒,舌体胖嫩色淡,苔白腻,小儿泄泻(脾虚夹湿)。
小儿泄泻脾虚夹湿形体消瘦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胃脘痞胀,呕吐黄水,头昏目眩,肢体震颤,行动不便。澹紫舌,苔薄白,弦滑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间质性十二指肠炎,胃下垂。痰饮聚中,痰饮留胃,胃气不和,胃络瘀阻。胃脘有重物压迫,胸闷,胃脘痞窒,胃中漉漉有声,纳呆便溏。
帕金森综合征胃气不和胃络瘀阻痰饮留胃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胃脘隐痛间作5年,伴口咸。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主病为胃痛,证属湿阻气滞,肾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气机郁滞,脾虚失运,湿邪内生,湿阻气滞,肾阴不足,湿浊上泛。腹软,上脘轻压痛,按之则甚。
慢性胃炎胃痛口咸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主诉胃痛数年,近期症状包括上脘疼痛、胸闷嗳气、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舌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辨证为脾胃虚弱兼气滞。病机属脾胃虚弱,气滞不畅。
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主诉胃脘胀闷不舒3年余。体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辅助检查示胃下垂6cm,诊断胃痛。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宗气不足,病机为虚证。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沉细。
胃痛脾胃虚弱宗气不足胃下垂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胃痛呕吐反复发作30余年,发病时间14岁,每年秋季和天冷时加重。胸中满闷,气短,胃痛腹胀,打嗝,呕吐食物,口渴喜热饮,水入即吐,腰背酸痛,全身无力,发冷无汗,大便灰白色。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迟,60次/分。脾胃虚寒,中气下陷。腹部压痛,右季肋部僵硬而有明显压痛。
胃痛呕吐脾胃虚寒中气下陷胸中满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1年,咽食时胸骨后不适,口干。病程1年,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痞胀,渐现剑突下灼热感,吞咽不适,大便量少,神倦乏力。舌尖边微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小数。中医病名属胃痞、噎证,证型为肝胃不和,郁热内生。病因病机为气滞久郁,肝胃不和,郁热内生。
萎缩性胃炎胃痞肝胃不和郁热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上脘腹隐痛,每日泄泻2~3次,头晕腰痛,睡眠甚差,口渴不欲饮,病程2年余。中医辨证为脾肾虚寒,气滞血瘀,兼阴液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胃炎脾肾虚寒气滞血瘀阴液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