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岁,反复发作脘腹满闷10年,再发伴加重5天。脘胀加重,呃逆频作,纳后痞满,呕吐,味酸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频,睡眠差,饮食欠佳。神清,精神欠佳,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精神忧郁。舌红,边尖有齿印,白苔,脉沉细。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弱型。钡剂透视提示胃扭转。
脾胃虚弱胃扭转痞满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胃壅滞,气机失调,湿热壅塞中焦。面色苍白,舌苔薄黄,脉沉弦,症状包括辗转不安、呕恶频作、右上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体温升高、大便不通。
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脾胃壅滞
查看详情 →
女性,46岁,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四天,素有头痛、头晕,因生气后卒然昏倒,现仍不语,右半身不遂,嗜睡朦胧,口角右斜,流涎,手不能握,右腿瘫软,大便四日未解,小便失禁,面色黄,舌苔黄腻、质绛,喉中有痰声,脉弦滑。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怒则伤肝,肝阳亢逆,内挟痰火,上扰清窍。望诊面色黄,舌象黄腻、质绛。闻诊喉中有痰声。问诊有头痛、头晕、不语、半身不遂、嗜睡、大便不通、小便失禁。切诊脉弦滑。
中风半身不遂肝阳上亢痰火上窜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胃痛20余年,饮食不节则发,痛时进食加重,晚上欲吐痰涎,胸脘闭塞,两胁胀满,口苦。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左寸滑、脉象时大时小。诊断为气闭痰聚,阻塞不通。二诊症状转为头痛、吐痰多、心悸,舌红、苔白而薄,脉弦而无力。三诊诸症减。四诊头痛已止,仍有头晕,脉浮而无力。诊断为气虚卫弱。
胃痛气闭痰聚痰饮作祟气虚卫弱
查看详情 →
女,46岁,突发鼻衄,量多,伴有心中发酸、头痛头胀而木、心烦、大便干。舌质稍紫,无苔,脉沉弦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质稍紫,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心烦、大便干;切诊见脉沉弦滑。
鼻衄肝火上炎血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头晕目眩持续数月,不欲启目,前额胀痛伴呕吐清涎及酸苦胆汁,精神萎靡,夜寐不安,不欲饮食,上脘痞闷,按之心下如旋盘、痞硬,重按嘈杂不舒,小便清长,大便欠调,四肢倦怠,步履不稳,跗部轻度浮肿,周身畏冷。舌质澹,苔薄白湿滑,脉滑重按沉紧。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痰饮内停,病机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眩晕痰饮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右上腹部剧痛2天,疼痛放散至右胁部,伴有呕吐。面色痛苦,舌红苔黄,腹肌紧张,压痛拒按,脉数。中医诊断为蛔厥(胆道蛔虫症)。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误食虫卵,湿郁化热,脾胃不和,蛔虫上窜胆络,肝胆气机阻滞。
胆道蛔虫症肝胆气滞湿热内蕴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37岁,反复上腹部隐痛5月余。上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进食冷饮冷食后加重,餐后脘腹胀满不化,畏寒,面色黄少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纳少,大便稀溏。舌澹,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胃虚寒)。病因为饮食不节,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失调。
脾胃虚寒食积中焦运化失调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隐痛12年,加重1月。胃脘隐痛,痞塞感,胃镜示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病久入血。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络不和。胃阴不足,气滞不畅,时值更年。精神压力较大,有恐癌心理。
胃痛肝郁气滞胃阴不足气滞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主诉上腹部反复胀痛年余,伴有反酸、嗳气,进餐后胃脘部胀痛,大便常稀烂。中医病名胃扭转,病因病机为胃肠气机逆乱。望诊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闻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未提及。
胃扭转胃肠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脘痛6年,疼痛剧烈,拒按,不能进食干饭,仅能进食稀薄麦粉粥,病程长,卧床不能劳动。面容黑瘦,舌苔白腻,脉象微细。中医诊断属胃痛,证型为邪实夹虚。病因病机为病势缠绵日久,邪实与虚象并存。望诊见面色黧黑消瘦,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胃痛拒按,饮食受限。切诊见脉象微细。
胃痛脾虚胃滞邪实
查看详情 →
3岁8月,女性,反复腹泻9个月,形体消瘦,体重12kg,面色无华,精神萎靡,皮肤干燥,饮食无味,大便每日3次~5次,色淡黄,不成形或水样,神疲乏力,易感冒,睡时出汗、露睛、易惊醒,舌体胖嫩色淡,苔白腻,小儿泄泻(脾虚夹湿)。
小儿泄泻脾虚夹湿形体消瘦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翻胃呕吐,病程1年,身体瘦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主症为翻胃呕吐,饮食不进,仅能饮酒。病因病机为中阳亏虚,寒湿内盛,脾失健运。证型属脾阳虚寒,湿阻中焦。呕吐物中含虫,提示虫病。饮食习惯偏嗜酒液,酒性辛热,暂可温中,久则伤脾助湿。
翻胃呕吐虫积内伤脾阳虚衰寒湿内盛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0岁,胃下垂7个月,胃上脘至脐周痞坚疼痛,餐后加重,伴烦躁、乏力、便秘,卧则脐周翻转不安,入夜更甚,欲站立行走,口干舌燥,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弦滑有力,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升降失司
胃下垂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
查看详情 →
林男,40岁。胃脘痞满10年,食后加重,畏食;大便时溏时秘,有后重感。体型丰硕,面色黄暗。胃脘痞胀而嘈杂,半夜尤剧,胸窒心慌,烦躁不得入睡,晨起口苦咽燥,痰多黏稠澹黄色,常恶心,咽喉异物感,小便短赤。舌暗澹红,苔厚黄腻。胸、胃上脘部满胀,按之胸窒更甚,两胁肋下按之不适,右胁下部叩之钝痛。中医诊断:少阳气机失司,湿浊痰热滞留阳明。
萎缩性胃炎少阳气机失司湿浊痰热阳明腑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脘腹痞胀甚2年余。脘腹痞胀,胀甚如鼓,食后加重,嗳气矢气则减,胃脘时有灼热感,大便偏干,日行2次。舌质澹红,舌苔厚白腻。脉弦小数。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湿热中阻,气滞不畅。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酒吸烟,脾胃受戕,运化失健,湿浊内生,气机阻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中阻气滞不畅脾运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膝踝壅肿酸痛4年,脘宇不舒,胁肋隐痛,心惊胆怯。脉象细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胃气失和,痹居经隧,后转为营卫不和,脉络空疏,风邪外袭,中气衰颓,脾运失健,中气下陷,寒袭下焦。望诊见苔薄白,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脘胀、纳呆、肢节酸冷、畏风、腹泻、腹胀、神疲、腰尻酸楚、背膂酸楚、四肢酸软、目花头晕等。切诊脉象细濡、濡细、弦数、脉濡转力。
胃下垂营卫不和风邪外袭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男,50岁,腹痛腹胀,心悸,失眠,纳呆,乏力,恶心呕吐,高烧,病程12年,白细胞减少症(待查),心脾两虚证,面色不华,舌红少苔,脉弦细,腹部触诊胀消,腹壁板滞,叩击鼓音,重按振水声,血常规白细胞2400/mm³,血色素9克,胆红质(+)
白细胞减少症心脾两虚证腹胀乏力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一身及目皆黄,色鲜明,腹胀,肝区振水音,双胁青筋缕缕偾张,三脘坚硬如石,小便深黄,大便溏,睡眠可,精神可。肝内多发实性占位,恶性;肝内胆管扩张;腹水;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面色黄暗,舌澹红齿痕,舌尖赤,苔薄白,脉弦细而急无根,重取甚弱,微细按之如无,细而急、重取无力,尺沉弱。
肝癌腹水黄疸脾虚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便血4年余,加重1个月,便血色鲜红或暗红,矢气带血,便意频繁每日6~18次,便前腹胀腹痛,出汗乏力,便后肛门坠胀痛,心慌头晕,纳眠可。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重度)。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上脘(+)。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肠相关,病机为湿热蕴结、瘀血阻滞、脾肾阳虚。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痛腹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