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36岁。房事不兴,糖尿病史10余年,瘦高体型,面色潮红,口干,腰酸乏力,大便偏硬,小便时黄。舌嫩暗红少苔,脉细略数。气阴两虚,肝肾不足。精液精子活动力差,雌激素和催乳素偏高,抗精子抗体阳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
不育症气阴两虚肝肾不足精索静脉曲张
查看详情 →
女,39岁,带下量多,阴痒,病程数月。带下色白夹黄,有秽气味,经行超前,色暗红,夹紫块,少腹及乳房胀疼。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滑。阴道分泌物镜检真菌(+)。中医病名:脾虚带下。证型:脾失健运,湿浊郁滞。望诊:舌质澹,苔薄白。闻诊:带下有秽气味。问诊:带下量多,阴痒,经行异常。切诊:脉细滑。
带下量多阴痒经行超前色暗红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主诉自幼肛门内有物脱出,病程较长,先天无肛门,行多次手术。局部检查见肛门外黏膜套迭样脱出,肛门松弛无收缩力。中医诊断脱肛,西医诊断直肠黏膜脱垂。
脱肛健脾补肾升举中气
查看详情 →
女,55岁,反复尿频、尿痛10年,尿量增多2年。头晕、四肢乏力、夜寐欠安、腰酸、尿频、尿量增多、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证属肝肾阴虚,封藏失职。
尿崩症肝肾阴虚燥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主诉糖尿病3年,形体消瘦,精疲力倦,腰背酸痛,口渴多饮多尿。舌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诊断为下消,肾阳亏虚,气化不利。空腹血糖18.5毫摩尔/升,尿糖(++++)。
糖尿病肾阳亏虚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女,46岁。多饮、多尿、多食善饥十余年,腰酸乏力,脘腹作痛。脉弦细,苔薄腻。尿糖(+++),空腹血糖250毫克%。脉弦细,苔白腻。脉弦细带数,苔薄尖红。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肾虚为主,病因病机为肾元衰惫,肺胃燥热。望诊舌苔薄腻、白腻、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多饮、多尿、多食善饥、腰酸乏力、脘腹痛、大便干燥、小溲量多、头昏乏力、夜睡不佳、心悸。切诊脉弦细、弦细带数。
消渴肾阴虚胃热肺燥
查看详情 →
患者82岁,男性。反复多饮、多尿10年余,尿溷浊如膏。面容枯瘦,腰膝酸软,四肢冰凉,皮肤干燥瘙痒,便干难解。舌白少苔,脉沉。中医病名为下消,证型为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望诊见面容枯瘦,舌白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多饮、多尿、尿溷浊、腰膝酸软、四肢冰凉、皮肤干燥瘙痒、便干难解。切诊见脉沉。
下消阴阳两虚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查看详情 →
男,下消较久,尺部力差。中医病名属下消,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下消及上中二焦无病象,切诊提及尺部力差。
下消滋下焦尺脉力差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主诉术后腹中气攻撑胀,腹痛时发时止,经期色黑夹块,低烧,精神不振,胃纳减少。中医辨证气滞瘀阻。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包括术后及经期症状。
气滞瘀阻腹部胀痛经期痛经低热
查看详情 →
女,32岁,反复胃痛,病程15年。胃痉挛。寒滞证。情绪波动、饮食不慎、寒冷为诱因。舌澹、边有齿痕、脉沉弦。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钡餐检查示胃张力高,阑尾有粪石。
胃痉挛寒滞证肝经寒凝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3岁。大便溏泄偶伴腹痛14年,加重2月。形体消瘦,疲倦面容,右下腹压痛,腹胀。舌红,苔白微腻,脉沉细。脾失运化,慢性结肠炎。病史为忧思劳累,饮食不节,食后腹痛,大便溏泄,食欲不振。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下消化道造影示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脾失运化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0岁,胃脘隐痛,口苦黏腻,纳呆口臭,胸闷腹胀,胃脘痞满,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而黏滞不畅,舌尖红,苔腻中根黄厚腻,脉弦滑重取有力,湿热中阻,夹食湿积滞,胃下脘到脐下坚硬如索条状,按之疼痛。
慢性浅表性胃炎乙状结肠炎湿热中阻湿热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2岁。胃脘刺痛连胁,恶心欲呕,不思饮食。舌质淡,边紫暗,苔白润,脉弦涩。辨证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病名胃脘痛。
胃火上冲肝气郁结湿邪中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9岁。黑便1个月。病程1月余。便血,黑便伴轻微腹痛,贫血貌,消瘦,舌澹,苔少,脉沉细。脾胃虚寒,胃络受损。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沉细。
便血脾胃虚寒胃络受损贫血
查看详情 →
女,55岁,反复尿频、尿痛10年,尿量增多2年。苔薄质红,脉细弦。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封藏失职。慢性肾盂肾炎、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肾阴亏虚肝阳上亢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以上,主要症状为下消之症,1日夜小便20余次,清白而长,味甜,少顷凝结如脂,色有油光,腰膝以下软弱无力,饮食减半,神色大瘁,脉象六部大而无力。中医病名为下消,证型为肾阴阳两虚,以阳气虚为主,兼有脾气心神亏损。望诊见神色大瘁,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小便异常、饮食减少、腰膝软弱;切诊脉象六部大而无力。
消渴肾阴阳两虚阳气虚脾肾亏损
查看详情 →
男,43岁,胁痛3年,腹鼓胀而满3个月。胁痛,腹大如鼓,短气撑急,肠鸣辘辘,肢冷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鼓胀。证型:阳虚气滞,血瘀水停。病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裹积于腹内。
脾肾阳虚阳虚气滞血瘀水停腹水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烦渴多饮,多尿,疲倦1年余,舌红少苦,两脉弦细而滑。辨证为肾虚阴亏,肠胃蕴热,津液灼耗。主诉包括口干思饮、尿多、易疲乏、饮食需控制。四诊信息包括舌红少苦、脉弦细而滑。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肾虚阴亏,肠胃蕴热。病因病机为肾虚阴亏,肠胃蕴热,津液灼耗。
糖尿病肾阴虚肺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头晕、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渴多饮,24小时饮水量8000ml,尿量6000ml,夜不能眠。面色青黄,舌质红,少苔,脉数无力。精神萎靡。肾区叩击痛弱阳性。尿比重1.002,血常规、空腹血糖、尿糖、血电解质均正常。中医诊断下消,证型肾阴不足。
尿崩症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