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6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行走不稳、言语含煳、头昏头晕、四肢无力。病程4月余。中医病名为脑干旁囊肿,证型为肝肾不足,痰瘀内积。望诊示面色少华,舌体萎缩,质嫩红苔薄。闻诊未提。问诊示反应迟钝,言语蹇涩。切诊示脉细。
中风肝肾不足痰瘀内积舌体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四肢疼痛麻木、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纳差、眠不实、小便频数、夜尿增多。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颅脑损伤后遗症,证型为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精髓不充。病因病机为瘀血阻络,气血不足,肾精亏虚。望诊见舌质淡暗,闻诊见语言謇涩,问诊见四肢疼痛麻木、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纳差、眠不实、小便频数、夜尿增多,切诊见脉弦。二诊脉象为脉弦细涩,三诊脉沉弦细。
颅脑损伤后遗症瘀血阻络肾精亏虚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1年余,左半身偏瘫、左眼视物模糊、项强4个半月。面色微红,语謇不畅,口腔、唇、舌黏膜溃疡,舌体歪斜,前半部光红无苔、中部裂纹、后部黄腻苔,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瘖痱),属湿热内蕴、心肝阴虚、肺失清肃。舌质正常、中有裂纹、舌边尖溃疡,中部苔花剥、后部苔白腻,脉细滑。舌质红、苔花剥,脉弦滑微数。舌质正常、苔黄微剥,脉沉弦细。舌质正常、苔黄微剥,脉沉弦细。
头晕目眩口腔溃疡左半身偏瘫左眼视物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反复胸闷、头晕3个月。胸闷发憋,伴有头晕,后背凉、少腹胀,经常发热、汗出、心烦,月经经期近半年不准。舌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耗伤阴血,导致气血失和,心神不宁。
胸痹肝经郁热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头晕,左侧肢体不遂,颜面麻木,右侧肢体温、痛觉消失,触觉存在,双下肢浮肿,头昏胀痛,寒冬汗出,左侧上下肢肌肉硬胀,胸胁、腰臀及左下肢困重,口干欲饮,口有燥热感,舌质紫暗,苔澹黄薄腻,脉细,湿热浸淫,痰瘀痹阻,气血失于灌注,风湿困遏肌表,湿热浸淫,久病络瘀,风邪为患,湿热浸淫,久病络瘀。
多发性硬化症湿热浸淫痰瘀痹阻风湿困遏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冠心病3年余,劳累或精神不佳时发作,现胸闷自汗,心慌心跳不能抑止。形体高大肥胖,面色萎黄,舌紫胖、苔腻白,脉结代。诊断为心阳不振,脾肾两虚,痰湿内阻,气机不利。胸胁满闷,心前区彻痛,手脚逆冷,失眠烦躁,头晕目眩,纳差便难。
头晕冠心病心阳不振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17岁,痛经5年,小腹剧痛放射至腰骶部,伴恶心呕吐,经前情绪紧张,月经量少,经血紫黑有块,少腹及腰骶剧痛难忍,恶心呕吐,头晕胀痛,胸闷叹息,胁痛口苦,舌质澹,脉沉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抑郁,肝气不疏,血行瘀阻,或寒邪伤于下焦,经血为寒所滞,气血运行不畅。
头晕胀痛痛经肝气郁结血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7个月。中医病名急劳,证属邪毒炽盛、痰瘀互结。望诊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左眼球突出,右耳听力丧失,舌质澹,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神情倦怠,唇焦,肛周脓肿破溃。切诊脉细。
急性白血病邪毒炽盛痰瘀互结肛周脓肿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反复抽搐伴呕吐1年,发病时间2005年4月,症状包括头晕、呕吐、双眼左侧凝视、神志昏迷,持续数分钟缓解,近3个月发作频率增加,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视物模糊,双腿乏力,行走不稳,舌苔白腻质淡,脉弦滑,中医诊断痫症,既往有早产史,母亲有妊娠期高血压,MRI示脑结构异常,心肌肥厚,瓣膜反流。
痫症肝风内动痰浊内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男,67岁,头晕目眩,伴恶心,左侧肢体不用,病程10余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意识嗜睡,左侧中枢性面瘫,伸舌偏左30°,左侧肢体偏瘫,左侧锥体束征阳性,血压22.7/13.13kPa,CT示右基底节区脑血肿,出血量约25ml。
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诉多饮多尿伴消瘦20余天。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皮肤干燥,口燥唇裂,胸痛,干咳,纳呆少思,形瘦肢软,神疲懒言,烦躁失眠。舌质红,少苔乏津,脉细数。尿比重1.002,尿渗透压145mmol/L,血浆渗透压300mmol/L,尿糖(-),每日尿量4~5L。诊断为消渴。病因病机属阴虚内热,津液亏虚,肾失固摄。
消渴肾阴虚肺热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腰痛、恶心、呕吐、乏力、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浊毒中阻,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质淡体胖,苔黄腻,脉沉细无力。头晕乏力,胃纳差,夜间休息差,尿蛋白(++),血红蛋白80g/L,血肌酐456μmol/L,尿素氮17.8mmol/L。
头晕乏力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浊毒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胀痛、四肢乏力、腰膝酸软、纳可、眠差多梦、大便溏。病程30年,高血压病史。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舌质红苔黄薄,边有瘀斑,舌底脉络暗红,脉弦细。
头晕胀痛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四肢震颤活动障碍半年。四肢不自主抖动,伴有僵直感、活动困难、语言迟钝、吞咽困难、头晕头痛、周身乏力、健忘多梦、下肢水肿。老年貌,慢性病容,表情呆滞,慌张步态,言语迟涩,口角流涎。舌质黯红,苔薄白中厚,脉象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虚风动,风痰上逆,筋脉失荣。
头晕帕金森病肝风内动风痰上逆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眼花夜间加重,头项压痛,食欲不振,咽噎脘堵,气短,腰背肩酸痛,四肢关节痛,右耳鸣,失眠多梦,胸中热背发凉。脉弦微数,苔微白,口干不喜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苔微白,舌象未详。闻诊未提。问诊见眼花、头项压痛、咽噎、脘堵、气短、腰背肩酸痛、四肢关节痛、耳鸣、失眠、胸中热背发凉。切诊见脉弦微数。
眼花头项压痛失眠多梦胸中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多尿1月,精神不振,食欲不开,少腹胀滞,尿色清,大便次多。体格检查示面色不华,神清,精神软。舌苔淡,脉濡。中医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部分性)。辨证属肾气不足,开阖无权,病机为肾精亏虚,脾失健运,阳虚湿阻。舌象淡,脉濡。
中枢性尿崩症肾气不足气血不足开合失衡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主诉右半身活动笨拙伴语言謇涩3小时。高血压史20年,面赤,舌质红,脉弦,急躁易怒。头晕常见,发病前因恼怒诱发,右半身无力,口角歪斜,无神昏、呕吐及遗溺。查体示右上下肢运动不灵活,步态不稳,轻度中枢性面瘫,血压240/13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辨证属肝火盛,阳亢风动,气血逆乱。
中风先兆高血压肝火盛阳亢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左侧颜面麻木,走路不稳1个月余。左侧面部和口唇周麻木感,时有头晕,腰膝酸软,恶心,大便不成形。舌质正常,苔黄,脉沉细。中医诊断痿证,证属气血虚弱,脉络瘀阻,兼以脾肾阳虚。
痿证气血虚弱脉络瘀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右侧耳内蝉鸣、听力减退月余。伴鼻塞、流涕、畏寒、肢体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耳聋,辨证为外感风邪,气闭耳塞证。
神经性耳聋外感风邪气闭耳塞少阳气机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多发性硬化1年余,间歇性头晕,左下肢活动无力,进食伴呃逆。舌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痰浊内恋,风阳扰动,胃气上逆。病因为肝肾不足,肝风内动,痰邪内生,痰浊阻于膈间,致胃气上逆。
多发性硬化肝肾不足痰浊内生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