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8岁,慢性胃炎10余年,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肢体困倦无力,形体消瘦,呕恶,大便稀溏,夜眠差。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沉。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舌象淡红,苔白微腻,脉沉。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机壅滞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84岁女性,精神萎靡,胸闷、心悸、息微、微咳、吐白痰、倦怠乏力、胸中隐痛、神情澹漠、自汗、口渴、低热、纳呆、便秘。舌质澹,舌苔薄白,脉微细数。命门虚衰,心肺气虚,复感外邪,心气虚则神明失养,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外邪入里化热,耗津伤气。
心肺气虚命门虚衰外感风寒津伤气耗
查看详情 →
患者长期泄泻四五年,饮食入口即泻,腹中即饥,日泻十余次,身体不知寒,眼睛畏灯。六脉全无,久按来疾去缓,有力如石,声音尚雄壮。胸膈胀满,腹响如雷,大泻如倾,昏厥,口气手足俱冷,浑身冷汗如雨。肌肤如冰,夏暑不知热。病属泄泻,证属大郁火症,病因病机为久泻脾虚下陷,补益不当致壅滞生火,火盛伤阴,气机逆乱。舌象、面色、气味未提及。脉象为六脉全无,久按有力如石。
泄泻脾虚下陷郁火症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唐某,73岁,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半年。胃脘痛如刀割,饥饿时加剧,进食后缓解,伴胃中灼热、吞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白,脉弦滑。辨证为寒热互结、脾胃不和证。二诊后症状明显缓解,舌苔退,脉沉缓。三诊时溃疡龛影缩小,最终痊愈。
胃脘痛脾胃不和证寒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贫血8年。刻下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晦黯、唇甲苍白而黯、心悸怔忡、心烦失眠、身体困重、四肢水肿、汗出畏寒、气短懒言、腰腿酸软、性欲消失、两胁疼痛、嗳气不舒、胸闷腹胀、脘闷纳呆、腹痛腹泻、呕血便血。舌苔白厚而腻,脉缓细而滑。中医诊断虚劳,辨证五脏俱病,寒湿困脾。
再生障碍性贫血寒湿困脾脾肾两虚心气虚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反复高烧、皮疹、关节疼痛半年,起病于3月淋雨受凉。体温39℃~40.5℃,血沉60mm/第1小时,白细胞稍高,不思饮食。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数。病因寒湿潜伏,有化热外透之势。白痦、关节疼痛、月经未行、汗出多、胸背部白痦、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数。
风湿热寒湿痹证湿热未净高烧
查看详情 →
沈某 发热七日,神昏谵语,中州结块高突,拒按作痛。右脉虚微,左脉弦涩。正气夺而邪气盛。面色苍白,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气息短促。问诊见发热、神志异常、腹部硬块疼痛。脉象右虚微,左弦涩。
发热神昏谵语气虚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受寒后出现症状,病程半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证似阳,病因病机为寒邪入里,阴盛阳衰,假热真寒。望诊见舌黑而干,身有红影。闻诊见谵妄声低,郑声。问诊见饮食不节,酒肉无忌。切诊见脉一息二至,似雀啄,脉脱亡阳。
伤寒误治阴证似阳谵妄声低身痛不能转侧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病时间半月余,每日泄下稀便七八次,伴头痛、口渴、发烧、血压下降。脉沉迟,面色黧黑,舌淡苔白。辨证为虚寒,初诊考虑中州土衰,元气陷下,阴火腾上。
泄泻虚寒头痛口渴
查看详情 →
男,55岁,确诊肺癌,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发热、胸闷气急,病程7月。中医病名肺癌,证型肺阴不足,邪羁上焦,邪热壅盛,口干舌燥,夜间汗出不止,肺阴受损,灼伤肺络,气略促,纳欠展。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咳嗽咯血、发热、胸闷气急、口干、夜间汗出,切诊未提及。
肺癌肺阴不足气阴两亏邪热壅盛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9岁,腹泻20天,日行二、三次,精神差。脉沉迟,左关微弦,舌正苔白。诊断为脾湿,病机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舌红无苔,脉沉缓。病情变化包括大便恢复正常,恶冷自汗,肠微鸣,腹凉,精神稍差。
腹泻脾胃虚寒中阳不足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主诉原位肝癌二次肝移植术后腹腔渗血2周。面色苍黄,鼻唇周青紫,神情澹漠,每日排稀便800~1000mL。舌质澹紫,脉沉弱。阳气不足,精神不振,似少阴病之“但欲寐”。面色苍黄主虚,鼻唇周青紫主寒。
原位肝癌肝移植术后阳气不足渗血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低热、乏力、偶咳嗽、咳白黏痰、口苦、心情压抑、纳差。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疫病,邪袭肺卫。病因病机为外感疫毒,邪犯肺卫。四诊见舌象暗红、苔薄黄,脉弦滑,精神一般,稍疲乏,困倦感,低热,偶咳嗽,口苦,心情压抑,纳差,眠可,二便正常。
疫病邪袭肺卫湿阻郁热
查看详情 →
44岁男性,身肿心悸,食少纳呆,病程日久。心阳虚衰,阳气暴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全身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昏迷不醒,脉微欲绝。舌苔淡白,脉细弱。形寒肢冷,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小便清长,胃纳欠佳,舌淡,苔薄黄。
心阳虚衰阳气暴脱浮肿心悸
查看详情 →
李某,男,16岁。右侧口眼歪斜2天,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流涎,右眼不能闭合,口角歪斜,右侧面部感觉减退。舌深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面瘫。风邪痰热,上犯头面,阻滞阳明脉络。面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而滑。自觉身热、烦渴。
面瘫风邪痰热肝风内动湿热内郁
查看详情 →
痛经 数年 经水三日前腹痛 腹中有块凝滞 形瘦神羸 纳减运迟 血瘀 肝肾不足 气血瘀阻 面色晦暗 舌质紫暗 脉弦涩 经来紫黑 下有似胎非胎一块 脉濡细 神思尚怯 额汗头震 多语神烦
痛经血瘀虚阳无附脱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右股骨髁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创口流脓并发热3天。病程3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红苔黄。脉浮数。
右股骨髁骨折术后感染皮肤缺损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男性,34岁。皮下结节半年余。皮下有针刺样疼痛,可触及许多小疙瘩,按、摸均疼痛,初发自胸,逐渐向上肢尺侧发展,四肢疼痛,午后2~10时尤甚,睡中痛醒,易出汗,心慌气短,善太息,手足热而乏力。舌苔白腻,脉短。脾虚肝郁型肉瘤。皮下结节及索条状物,病理为多发性脂肪瘤及淋巴结慢性炎症。
多发性脂肪瘤肾阴虚心肺肝脾俱病痰核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胃脘胀满、隐痛17年,加重1年。慢性病容,舟状腹,剑突下压痛,肝肋下可触及。面色白,精神倦怠,语声低微,皮肤弹性差。舌淡,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胃脘痛。病机为胃气失和,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浊气壅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弱胃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8岁。主诉腹胀肠鸣,多食易饥,每日进餐16次,持续4个月。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诊断为心血不足,心脾气虚,心脾气血亏虚,心肌缺血。病机为忧思气结,痰凝血瘀,心脾虚损。
腹胀便秘心脾气虚心血不足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