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6岁,女性。主诉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身体消瘦3个月。胃镜检查示胃角、胃窦多发盘状溃疡,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相关性淋巴瘤(B细胞来源)。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痰热蕴结。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病程较长,体重明显下降。
胃相关性淋巴瘤脾肾两虚痰热蕴结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肠结核,腹泻纳呆,消瘦疲乏,面色苍白无华。病程住院治疗已半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濡细。诊断为痹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两亏,复感寒湿,寒湿久留化热。足蹠部压痛,足趾及右足踝足背肿胀,指压有凹陷痕,局部发热。脉象濡细,舌象澹白苔薄。
肠结核痹证脾湿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周身关节肿痛三年,症状逐渐加重,伴发热、步履艰难,气候变化时疼痛加剧,饮食减少,身体羸瘦。面色憔悴,体瘦,关节肿处触之发热,脚肿如脱,手指关节变形,饮食欠佳。脉沉紧,舌苔白腻。中医诊断为痹证,病因为阳气不足、寒邪外闭、风湿内蕴。四诊显示面色憔悴,舌苔白腻,脉沉紧,关节肿痛伴变形,活动受限。
痹证阳气不足寒邪外闭风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下肢瘫痪九个月。中医病名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气血瘀阻,经络不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缓,面色白。体质消瘦,双下肢全瘫,肌力1度,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检查异常,椎管造影示蛛网膜下腔粘连。
痿证气血瘀阻经络不通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儿5岁,主诉四肢瘫痪、痿软无力,腰软不能坐,不能翻身,咽不能咽,呼吸困难,大便溏,腹胀满,触痛,小溲困难。面色黄白,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象滑数。中医辨证为温热伤阴,阳明燥结,经络失和。四诊见四肢瘫痪,触之作痛,腰软,腹胀,大便三日未解,哭声低小,呼吸均匀。
小儿麻痹阳明燥结温热伤阴经络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全身疼痛,活动困难,胁腰、肩关节及四肢疼痛,畏寒,天气变化时加重。病程自1972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骨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虚寒体质,感受风寒,内传肾,肾主骨,骨痛肉枯。望诊见身体消瘦,营养欠佳;舌苔薄;脉细。
骨痹肾阳虚肾精亏寒凝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右踝、趾关节肿痛3年。关节肿痛反复发作,阴雨天气加重,步行困难,踝微肿,趾呈梭形肿大,关节活动受限,腹胀纳呆,眩晕,小便短涩,大便时溏。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骨痹,病因病机为正虚复感寒湿外邪,凝滞经络,气血不通。
骨痹寒湿凝滞气血亏损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男,70岁,左侧肢体无力两月余,左侧口角下垂,左侧咀嚼无力,左侧咽反射减退,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霍夫曼征阳性,左侧轻瘫试验阳性,偏瘫步态,面色红赤,大便偏干,小便频数。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肾水不涵肝木,肝阳上亢。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右下肢麻痹瘫痪,不能站立及行走,病程较长。右下肢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皮肤温觉下降,足下垂,坐时腰部无力而弯斜。舌澹,脉沉细。小儿麻痹后遗症,属肝肾亏虚之痿证。病久耗伤精血,肝肾失养,筋骨失荣,筋萎骨枯,气血不荣则肌肉萎缩,舌澹脉沉细为精亏血少之象。
小儿麻痹后遗症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尹老,手阳明大肠经分出痈,幼小有疝,臂外肿痛。经络属手阳明大肠经,脉左右寸脉短,中脉弦洪缓有力。病因八风之变,病位在表不在里,在经脉之中。证候大小便如故,饮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邪气在经脉之中,凝于经络为疮痈。
八风之变疮疡经络流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性别女。主诉高血压多年,突发昏仆,不省人事。症状包括牙关紧闭,双手握固,面色红赤,呼吸气臭,躁动不安。脉象弦劲而数。中医病名属阳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邪,内伤痰热。望诊面色红赤,舌象未提及。闻诊呼吸气臭。问诊包括高血压病史及突发症状。切诊脉象弦劲而数。患者年龄58岁,性别男。主诉晨起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牙关紧闭,双手握固。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口唇紫暗,喉中痰鸣,四肢不温。脉象沉滑稍迟。中医病名属阴闭重症。病因病机为痰湿内阻,阳气虚衰。望诊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喉中痰鸣。问诊包括突发意识障碍及症状。切诊脉象沉滑稍迟。患者年龄68岁,性别男。主诉血压偏高,眩晕头痛,耳鸣,不寐,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突发左侧肢体麻木、不能运动、口眼喁斜、舌强语蹇。症状包括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数。中医病名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望诊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长期高血压及突发症状。切诊脉象弦细数。
高血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阳闭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双脚足趾发凉、麻痛5月余。主症为足趾怕冷、麻木、疼痛,病程5月。中医病名脱疽,证型肝郁气滞、寒凝血瘀。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局部见双足1~3趾端黄色瘀点,趺阳脉隐匿不清,肢体位置试验(+),趾端皮肤压迫试验(+)。
脱疽肝郁气滞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两膝关节肿大变形20余年,伴周身关节疼痛,左侧半身麻木,振掉不能自主,两膝疼痛不能站立,得热则舒,遇冷加重,苔薄白,脉沉缓。寒湿偏胜,阻滞经络,营卫行泣,气血不通。面色正常,舌象薄白,脉沉缓。
鹤膝风寒湿阻络营卫不和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男,55岁,右侧面部及上下肢麻木,病程70余天。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舌澹暗,苔黄厚,脉微弦涩。过食膏粱厚味,痰瘀阻络,水不涵木,阴血不足,血虚生风。
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血虚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右足发凉怕冷5年,加重1个月。右胫前发凉、疼痛,行走时有下肢疼痛伴麻木感,呈间歇性跛行。舌红、苔白厚,舌边尖有紫褐色瘀斑。脉弦数。右膝以下发凉,足部呈紫红色,皮温低,右足背动脉闭塞。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属寒湿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脱疽寒湿闭阻气血不畅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姚某,女,32岁,主诉手足关节剧痛,对称性腕关节以下麻木,伴汗出、发凉、皮色苍白、浮胖光亮,病程自1983年6月12日起。体态体瘦,面容痛苦,双手及足部针刺、艾灸感觉迟钝,皮肤皱褶无光泽,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痿症,病因为正气不足、感受湿毒、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乏亏。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湿毒侵袭、脾胃虚弱、气血不能充养四肢。
痿症湿毒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关节壅肿疼痛难耐,指节拘急,受冷更甚,痛痹缠绵日久,久病正虚。脉细濡,舌苔白。诊断为痛痹,病因病机为寒邪侵人,瘀浊凝结。舌苔白,脉细濡。寒湿内蕴,瘀血不化。脉濡软,舌苔薄白。脉沉濡,舌苔薄白。脉沉迟,舌苔薄白。寒湿夹瘀侵袭流注四肢关节,不通而作痛。伏邪深居,营卫未复。
痛痹寒湿内蕴瘀血不化营卫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产后身痛恶风6月余。全身恶寒、疼痛,伴出汗增多,面色萎黄晦暗,精神萎靡,乏力,睡眠一般,饮食差,小便清冷,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水滑。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产后风,病机为气血亏虚,风寒湿入中经络。
产后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主诉四肢末端皮肤苍白、青紫、麻木,病程两年。中医病名雷诺氏病,证型脾肾阳虚,寒邪客于经络。体征见四肢末端色苍肤白,形瘦畏寒,纳不振,胃欠舒,大便时溏,神萎面黄,舌澹,脉软。
雷诺氏病脾肾阳虚寒邪客络四肢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腹痛、肠鸣、大便稀薄,病程自1971年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涉及虚寒体质,感受外邪,内传肾经,导致骨痛、全身关节疼痛。望诊见身体消瘦,营养欠佳。舌苔薄,脉细。病史中提及血磷、血钙异常,血沉增快,提示代谢异常。病程中伴有畏寒、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属虚寒痹证。
骨质疏松症肾阳虚寒凝骨痹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