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性患者,发热抽搐,双目上视,昏不识人,颈向后倾,四肢抖动伴喉中痰鸣,病程1周。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急惊风,证型为痰热内蕴,风痰内陷。病因病机为风痰犯及心宫,涉肝动风。现症见背部发凉,头晕,夜寐时惊,便秘。
急惊风痰热内蕴风痰内陷背部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小便点滴1天。现症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腹部胀痛,甚苦急。中医诊断癃闭(膀胱湿热)。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短,既往有前列腺肥大病史。病因病机为湿热久羁,郁滞不散,弥漫于下焦,热灼膀胱。
癃闭膀胱湿热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反复腹泻3年余,近2周加重,每日3~5次,大便黏液状,伴腹痛、里急后重、自汗、盗汗、畏寒、指尖冷、纳差、小便清长、口干、喜热饮。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久泄,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久病伤肾,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水饮内停。
慢性肠炎脾肾阳虚黏液便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小便不利4月余,小腹憋痛,尿急、尿频。前列腺肥大,血常规正常,前列腺大如乒乓球,中央沟尚清楚。口苦咽干而不欲饮水,胃脘胀满,腰膝酸软无力,睡眠不佳,头晕。舌苔白,脉左弦右沉。证属阴虚血热、关门不利。
关门不利前列腺肥大阴虚血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肝炎10余年,近3年反复出现腹水。面色苍黄,颊、鼻部皮下红缕赤痕,消瘦乏力,午后低热,腹胀满,动摇有水声,气微急,常有齿鼻衄,食少便溏,小便量少。足跗浮肿,舌质紫黯、根苔薄黄,脉弦细带数。肝炎肝硬化病史。中医诊断为肝阴肾精亏损,脾运失职,关门不利,浊饮停聚,遂成臌胀。
肝炎肝硬化肝阴肾精亏损脾运失职浊饮停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55岁。主诉蛋白尿4个月余。双下肢肿,小便泡沫多,小便量偏少,大便干。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中医诊断慢肾风;水肿。证候诊断脾肾亏虚,瘀血内阻。
慢性肾炎脾肾亏虚瘀血内阻水肿
查看详情 →
女,48岁,间断浮肿20年,西医诊断为特发性浮肿。白带量多质稀薄,腰痛,神疲,经血块多。舌质淡黯,苔白,脉细。证属肾虚脾弱,水湿泛滥。
特发性浮肿肾虚脾弱水湿泛滥白带量多
查看详情 →
男,61岁,前列腺肥大,小溲困难,排出无力,病程未明,中气不足,气化不及,癃闭证,面色不华,精神萎糜,疲倦无力,大便秘结,小便不通,小腹膨胀,脉沉弱无力
前列腺肥大中气不足气化不及癃闭证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主诉小便失禁7天,病程7天。易醒,醒后难入睡,纳可,大便2~3日一次,不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细弱。中医诊断尿失禁,辨证气虚不固证。
尿失禁脾肾亏虚气虚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双下肢皮疹伴乏力2个月。皮疹对称,色鲜红,高出皮面,无瘙痒。尿蛋白阳性,血尿阳性,腰酸痛,夜尿1~2次,大便日行4~5次,色黄质软。脉细,苔黄。中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证属肾气不足、热灼营阴。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脉细。病史中提及腰痛、足跟痛、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次数增多、咽喉异物感、咽红。
紫癜性肾炎肾气不足热灼营阴风热毒邪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全身反复浮肿5年,伴大便溏泻、小便短少、呕吐、精神萎靡、面色皖白、唇澹不荣、舌苔薄白、脉沉细涩、足胫凹陷。尿蛋白(+++)、颗粒管型(+++)、红细胞(++)。辨证为脾虚失运,肾不固摄,水湿泛溢。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浮肿、溏泻、呕吐、小便短少。切诊见脉沉细涩。
慢性肾炎脾虚肾不固摄水肿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全身浮肿五年,近来加剧,大便溏泄,小溲短少,时时欲呕,食后即吐,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唇淡不荣,舌苔薄白,脉沉细涩,足胫按之凹陷。脾失健运,关门不利,升降失职,水邪弥漫。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涩。
关门不利慢性肾炎脾失健运升降失职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月经周期正常,经将行头晕目眩,经行面目浮肿,带下量多色白质稀,阴痒,夜寐不稳易醒,口澹,吐涎沫,大便时结时溏,小便时多时少。脉虚弦,苔薄白,舌质澹,舌边有齿痕。中医诊断为经行浮肿,辨证为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舌质澹,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弦。带下量多色白质稀,阴痒,夜寐不稳,口澹,吐涎沫,大便不和。
经行浮肿脾气虚弱脾肾亏虚湿浊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诉肢体抽动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风温,证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风温余热未净,热邪深入下焦,耗灼肝肾阴精。望诊面萎黄,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肢体抽动、偏瘫、肌肉消瘦、项强、大小便失禁。切诊脉象沉细。
脑炎后遗症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肢体抽动
查看详情 →
面浮肢肿 腹膨 溲少 便溏 脾虚健运失常 湿胜于中 肾虚关门不利 水生于下 脾肾两虚 舌象未见描述 脉象未见描述 声音气味未见描述 病程未见描述 年龄性别未见描述
脾虚不运肾失阖藏湿胜于中水生于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大便稀溏,便次增多5年。病程为5年。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肾两虚,湿邪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寒,湿邪内蕴,运化失职。望诊为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为腹痛、便次增多、吐痰色白量多。切诊为脉迟细无力。
慢性腹泻脾肾两虚湿邪阻滞脾虚寒象
查看详情 →
患者咳逆倚息短气,吐痰不已,胸膈饱闷,形如肿。胃气逆,痰饮上行入胸膈,致气不足而短气。胃为水谷之海,宜顺不宜逆。肾虚气冲于胃,胃失启阖之权,痰随肾气上冲入肺,肺受水气侵而现水肿之象。舌象、脉象未提。病机为胃气逆、肾虚气逆、痰饮上泛。中医病名属咳逆,证型为胃气逆、肾虚气逆。
咳逆倚息短气胃气上逆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头晕、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渴多饮,24小时饮水量8000ml,尿量6000ml,夜不能眠。面色青黄,舌质红,少苔,脉数无力。精神萎靡。肾区叩击痛弱阳性。尿比重1.002,血常规、空腹血糖、尿糖、血电解质均正常。中医诊断下消,证型肾阴不足。
尿崩症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面目浮肿,时肿时消,病程七八年,睡眠不好,饮食不多,大便或闭或泻,精神欠佳,腰部作痛,面色晦暗,口舌干燥。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睡眠不佳、饮食少、大便不调、精神欠佳、腰痛。切诊见脉象缓弱无力。
脾肾阳虚水气上泛面目浮肿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3个月男婴,泄泻1个月余,大便稀溏,日行6~7次,间有肠鸣,口干饮少,囟门、目眶不陷,舌略澹、苔薄白。泄泻之脾肾阳虚证。面色略黄少华,唇舌稍澹,脉象未提及。
泄泻脾肾阳虚湿多热少肠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