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咽痒、潮热、盗汗、夜寐欠佳。病程自2006年3月首次诊断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为肺癌,证型为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病因病机为肺阴受损,瘤毒未清,正气亏虚,虚热内灼。望诊见舌红、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见脉细数,后诊脉细、脉弦。
肺癌肺阴虚阴虚内热痰中带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颜面及四肢浮肿,迁延不愈,半月前加重,伴尿少色黄、神疲纳差、泛吐清涎。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舌苔薄白湿润,脉弦细濡。病机为脾肾两虚,精微渗漏。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脾失转输肾失封藏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皮下小囊肿,持续半年。自觉头脑迷煳不清。体征见躯干和四肢皮下可触及十余个散在小结节,大小不等,光滑,软骨样硬度,无压痛。中医诊断为痰核结聚,证属湿痰流注,阻于经络之间,痰瘀交结。病理诊断为皮肤猪囊尾蚴病。
皮肤猪囊尾蚴病痰瘀结聚痰核结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悸、汗出、上吐下泻、昏倒。病程自1977年2月起。中医病名包括脑血管病、角回综合征。证型为劳损心肾,风痰上扰,病机为心肾不足,风痰上扰。望诊见表情澹漠,舌红舌边暗,舌苔薄澹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反应迟钝,失语,记忆力差,定向力正常。切诊脉缓,寸弱,右关弱。脑血管造影示颈动脉虹吸部钙化,脑电图左额部颞前病灶性改变。
心悸汗出上吐下泻昏倒反应迟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20余年,近2年病情加重,胸闷不舒,自心前区直达脘腹疼痛阵作,伴气短、纳食不香、食后腹胀、大便干结。舌黯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辨证为中焦寒湿内滞,阳气不振,气滞血瘀。
胸痹中焦寒湿阳气不振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7岁,情绪低落1个月,加重1周,睡眠差,易醒,每日睡眠3~4小时,多汗,胸脘满闷,嗳气频作,胁肋胀痛,恶心,纳差,大便不调。舌体胖大,质暗,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郁病,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
抑郁状态肝气郁结痰热血瘀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嗜酒湿热内蕴,胸脘胀满,右胁痞块坚硬,寒热常作,面目肌肤黄而兼青黯,胃纳呆钝,便闭,溲黄。弦滑脉,舌质澹红,苔薄黄微白。湿热结痞发黄证。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脏,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舌澹红,尖红,根苔黄腻,薄黄,黄白薄腻。脉弦滑,软缓。
湿热内蕴胁痞坚硬面目发黄胃纳呆钝
查看详情 →
30岁,咳嗽,痰白厚黏,夜不安寐,潮热,目赤,弦细数,质光绛破裂,肺胃液耗,虚火上炎证,肺虚咳嗽,脾虚,肺胃痰涎,虚火作咳,痰厚黏腻,舌质红润,舌中裂痕已合,脉软缓
咳嗽虚火上炎肺胃液耗痰白黏腻
查看详情 →
80岁女性,主诉尿潴留,病程较长。舌黯红,苔厚腻,脉弦滑。中医病名癃闭,证型肝肾气滞,脾虚湿困。面色晦暗,舌质黯,苔厚腻,脉弦滑。主症为小便不能自解,腹胀,纳谷不香,四肢乏力,无尿意。病机为肝肾气滞,脾虚湿困,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尿潴留癃闭脾虚湿困肝肾气滞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体虚乏力,形体消瘦,多食则腹胀,便溏每日1~2次。舌苔薄白,质澹红,脉细。胃癌期术后七年,胃镜示食管糜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胃癌术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体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咳嗽反复发作3年,复发并加重17天。主要症状为咳嗽频作,咯白色稀痰,咽痒,口中有黏稠感,时苦。舌质澹红,苔白,脉浮细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风痰壅肺,有化热趋势。病程长,反复发作,受凉诱发,痰白而稀,脉浮细滑,舌淡红苔白。
肺失宣肃脾虚感寒风寒犯肺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发热1周,目黄,小便黄,纳呆口苦,乏力,胃脘胀闷。黄疸,肝胆湿热郁阻。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目黄,小便黄,口苦,胃脘胀闷,纳呆,乏力。脉弦数。
黄疸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舌干白灰垢,脉弦涩郁数,身发壮热,恶寒,头痛腰酸,痞闷泛恶,呓语谵妄,腹鸣泄泻,厥逆。湿温病,病机为湿热蕴结,经邪腑邪溷合。望诊见舌干白灰垢,无津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身壮热、恶寒、头痛腰酸、痞闷泛恶、呓语谵妄、腹鸣泄泻、厥逆。切诊见脉弦涩郁数。二诊见头汗齐颈而还,烦躁狂谵,旁流泄泻。三诊见胸膺颈项痦粒,暑湿温邪郁伏气分,经汛适来,热犯营。四诊见经行甫净,胸膺痦粒续透,气营暑湿之邪渐有出路。五诊见身热已退,腑行溏垢,痞闷烦躁平,痦粒渐回。
湿温证气营两燔阳明腑实热入血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全身乏力。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亏虚、痰热内蕴。望诊舌体稍大、苔薄黄,舌体胖、苔黄厚腻,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悸、夜寐欠佳、口干口苦、喜饮、睡眠差。切诊脉弦细、脉细。血压、心率异常,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胸痹心痛气阴亏虚痰热内蕴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主诉胃脘冷痛,痛势剧烈,伴恶心欲吐,大便溏泻,头身困重,身软无力。舌淡、苔白腻,脉弦。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寒湿内侵,胃阳受遏。病因病机为寒湿相结,抑遏胃阳。望诊见舌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冷痛、恶心欲吐、大便溏泻、头身困重、身软无力。切诊见脉弦。
胃脘冷痛寒湿内侵胃阳受遏恶心欲吐
查看详情 →
董某,47岁,情志抑郁2年,加重半月。神情淡漠,郁郁寡欢,精神恍惚,沉默少语,夜寐不宁,噩梦纷纭,胸闷不舒,不思饮食,嗳气恶心,月经愆期。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属肝气郁滞,痰气交阻,心神失宁。二诊见头痛烘热,性情烦躁,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三诊见心神不安,睡眠欠实,舌质偏红,苔少,脉细弦,辨证为肝郁有减,肝热已泄,痰浊已化,唯心营亏损,血不养心。
郁证肝气郁滞痰气交阻心神失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4岁。头痛30年,呈跳痛,发作持续1小时,多在中午及午后,遇风热及夏季加重。伴眩晕、恶心呕吐、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风热头痛,兼夹痰湿。病因病机为风热之邪侵袭,风邪入络,兼夹痰湿留滞脑络,肺失宣降,痰湿上蒙清窍。
风热头痛痰湿内阻脉浮数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先后不定期6年。月经周期紊乱,量少色暗有血块,经行腹痛,经前胸胀腰胀,背冷,食少,尿黄,梦多,口苦,嗜饮水。B超提示子宫肌瘤。月经先后不定期,肝寒血滞,瘀阻胞络,生湿蕴热,寒(湿)热错杂。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薄黄,脉微数。经行腹痛,经前胸胀腰胀,背冷,尿黄,梦多,口苦,嗜饮水。脉微数。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寒血滞瘀阻胞络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病史2年,遇劳加重。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劳累明显,胸闷,精神欠佳,多食胃胀,大便稀薄。舌质胖嫩,舌边齿印,苔白稍厚,脉结代。证属心脾两伤,水湿痰饮内停,清阳失旷,气逆胸中,神无所归,气乱则心悸。
心悸心脾两伤湿瘀阻络气逆胸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心慌气短3年,加重1周。主要症状为心慌、气短、精神紧张,活动及与人交谈时加重。伴随夜休差,纳食可,大便干。体型消瘦,精神紧张。舌红苔黄稍腻,脉促。心界不大,心率108次/min,律不齐,频发早搏。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痰火扰心。病因病机为痰火内盛,上扰心神,致心神不宁,气机阻滞,痰热壅肺,津液受损。
心悸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