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6岁,男性,主诉食入即吐,持续半月。舌质淡,舌苔黄白厚,脉虚而弦滑。中医诊断为呕吐,病因病机为肝木伐土,脾虚气逆。望诊见舌质淡,舌苔黄白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入即吐;切诊见脉虚而弦滑。
呕吐肝木伐土脾虚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1岁。主诉心慌、心烦、不寐两天。症状包括下午心慌、心烦、欲哭、头昏、恶心、两胁窜痛、夜间不眠。舌苔白腻,脉滑弦数。中医诊断癔证,证型痰郁气滞。二诊后症状有所缓解,仍入睡困难。三诊后入睡改善,但多梦、胸闷、反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证型胆胃不和。四诊症状为眠可多梦、身困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细,证型肝郁脾虚。
癔证痰郁气滞胆胃不和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胃脘部疼痛,持续2年。症状包括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胁肋、善太息、嗳气频繁、口苦烦躁、嘈杂泛酸、大便不畅。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证。病因包括情志不畅、饮食伤胃、素体脾虚、外邪犯胃。病机为肝气横逆,克脾犯胃,气机郁滞,胃失和降。
胃痛肝气犯胃胁肋胀痛口苦
查看详情 →
男,58岁,腹泻20余日,日泻10余次,小便量少,寐差,乏力。胃癌手术并化疗后2年,癌细胞腹膜后转移,少量腹水。舌红,苔少,脉细。脾胃气阴两亏,中焦气机不调。
脾胃气阴两亏中焦气机不调湿邪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中风后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昏、眩晕、胸闷、呼吸不畅、喉中痰鸣、咯痰量少难出、呃逆频繁,食后加重,遇寒则剧。舌苔薄腻,脉弦。中医诊断呃逆。病因病机属痰阻气逆,气机不畅。
中风后遗症肝阳上亢痰热阻肺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患者,朝食暮吐,上腹时痛伴呕吐,大便溏,小便清,舌质光,胃有振水声,脉弦缓。中医诊断为胃下垂,幽门收缩反胃证。望诊见舌质光,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呕吐、腹痛、大便溏、小便清,切诊见脉弦缓。
幽门收缩反胃证胃下垂胃气上逆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形神疲乏,得食则呕,病程月余。舌白口苦,寒热往来,左关脉数,右关细软。病机属少阳见证,胃气逆乱,邪蕴少阳。
食积停滞少阳邪郁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83岁男性,主诉便秘20余年,加重1个月。便质稍干,口干,气短,腹胀。舌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脾虚津液不足之便秘。
便秘脾虚津液不足气短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进食后梗塞感,吞咽加重,咽部不适,胸前区疼痛,纳食减少,体乏无力。中医诊断为食管癌,辨证为气阴亏虚,肝胃不和,瘀毒内结。症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术后仍有轻度进食梗塞感,上脘部隐痛,呃逆,大便稀溏。四诊见舌红苔薄白,脉细。
食管癌气阴亏虚肝胃不和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平素胃寒恶风,胸膈阻滞不通,大便燥结,食物入胃至晚作酸而呕。脉沉弦而数,两关尤甚。病因属肝火郁于胃中,锻炼津液成痰而作酸,随肝火上冲而呕吐,白沫而冷。病机为热结于下,反之于上,属噎膈反胃之基。证型为肝火郁胃,痰热内蕴。
噎膈反胃胃寒恶风肝火郁结胸膈阻滞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膈症,食难下咽,梗阻噎塞,时反胃吐出,进流食稍好,病程日久。舌红,脉沉小有数象。病因病机为精神忧郁日久。中医病名为膈症,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红,切诊见脉沉小有数象。
反胃吐出膈症食难下咽梗阻噎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8月余。噎膈。病机为肺胃伏热化燥,火灼阴伤。面色萎黄,舌红苔少,脉弦数寸芤。头热、咽干、大便结、吞咽不利、形体消瘦。精神衰惫。病因属内伤七情,过食肥甘辛辣,酿湿生痰,生火化燥,损伤脾胃津血,气血痰食燥结成块,阻塞食管。
噎膈肺胃伏热火灼阴伤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胃病史6年,情绪波动诱发,胃脘胀满,不欲饮食,呕逆吐苦,嗳气呃逆。胆火上冲犯胃,胃失和降。舌质绛红,苔薄白,脉弦细。
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火上冲犯胃胃失和降舌质绛红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半年,伴腹胀、反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纳差、夜眠欠佳、乏力倦怠、胁胀。舌质澹红,苔黄,脉弦。诊断为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胃痛肝气郁结肝火犯胃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痛、进食梗噎不畅。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噎膈,证型为痰瘀互相搏结,阻塞食道胃口。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阻塞食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吞咽困难、胸次痞闷疼痛、泛清水、喜热饮、咳痰白、便溏、怕冷等。切诊见舌苔黄、质偏红,脉细弦。三诊后舌苔薄白,脉细弦。
噎膈痰瘀阻膈胃失和降胸痛
查看详情 →
男,52岁,右上腹部胀痛2个多月,病情加剧,右上腹发硬,阵发性胀痛,不敢进食,反胃恶心呕吐,大便干。痛苦病容,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饮食不节,肝气郁滞,湿热熏蒸,胆失疏泄。右上腹肋骨边缘有坚硬肿物,压痛,侧卧时可垂至腹部中线、下至梁门穴处。
胆囊炎肝气郁滞湿热熏蒸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胃脘不舒10余年。胃脘痞闷,食则腹胀疼痛,纳谷减少,怠倦乏力,面色少华,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微黄略腻,舌下脉略迂曲带紫,脉弦细带涩。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气滞痰凝血瘀。
胃脘痛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不能进食两月。既往有胃病史,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胸胁满闷、心下硬块、腹部膨隆、口吐涎沫。面色憔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微弦。中医诊断为噎膈,病机为情志郁结、气滞血瘀、邪盛正虚、胃气上逆。病因属情志不遂、痰瘀互结。四诊见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沉细而弦。
胃癌噎膈气滞血瘀正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右上腹部胀痛2个多月。右上腹部发硬、阵发性胀痛,不能吃东西,反胃恶心呕吐,大便干。面色晦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肝气郁滞、湿热熏蒸证。病因饮食不节,病机肝气郁滞,湿热熏蒸,胆失疏泄。右上腹肋骨边缘有坚硬肿物,压痛,侧卧时肿物可垂至腹部中线、下至梁门穴处。
胆囊炎肝气郁滞湿热熏蒸
查看详情 →
男,35岁,上腹部胀满不适,反酸,胸骨后烧灼感,食入即吐,睡眠差,大便稀,2~3次/d,形体消瘦,精神差,舌淡,苔白润,脉沉。反胃(反流性食管炎B级),脾虚胃热,胃气上逆。
反流性食管炎脾虚胃热胃气上逆舌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