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0岁,主诉高血压、失眠、精神紧张,病程5日。头痛、咳痰不爽、食呆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小溲短赤。脉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病由风邪与肠胃湿热所致。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
外感风热高血压肠胃湿热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产后34天反复发热4次,现发热2天未退。主症为体温38.0℃,头痛,鼻塞,全身痛,出虚汗,微恶寒,双乳胀,两胁胀痛,食欲差,血性恶露未净,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辨证为血虚肺燥肝郁。
外感风热产后发热血虚肝郁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素体虚弱,1周前感冒,头晕,左耳鸣,高热不退。现症包括四肢困痛、咳嗽气紧、口干唇焦、鼻塞干燥、恶心嗳气、食欲减退、大便干、小便黄。舌苔白燥少津,脉浮而数。中医诊断为外感风热灼伤津液之证。望诊见舌苔白燥少津,切诊见脉浮而数。二诊时头晕不清,耳鸣,口干苦,食纳不佳,大便稍干,舌苔白燥,脉不浮略数。诊断为表解热退,胃津受伤之证。
外感风热津液受损表邪未解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心慌气短,病程2个月,伴反复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身痛、鼻塞涕浊、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咳嗽痰黄。体温37.5℃,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心电图T波改变。舌质红、苔白,脉浮数。诊断为心肌炎、上感,证属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心肌炎气阴不足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急性肾炎。病程中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余天后浮肿消退,尿检正常,后伴外感出现高热、鼻塞、流涕、衄血。舌苔薄黄,后转为舌红、苔黑燥、起小刺。脉弦劲。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肾炎初复、外感风热、邪热内结。病因病机外感风热、病邪传里化火、火盛伤阴。望诊舌红、苔黑燥、起小刺。闻诊未提及。问诊高热、鼻塞、流涕、衄血、浮肿、尿检异常。切诊脉弦劲。
外感风热急性肾炎邪热内结实热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产后月余,右侧乳头被婴儿吮破,排乳不畅,乳汁积聚,乳房结块胀痛,伴有恶寒发热,体温39.3℃。乳痈,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复感外邪,经络阻塞,营气不和。面色正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外感风热急性乳腺炎乳痈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腰痛2月余,疼痛剧烈,不能转侧、站立,强迫卧位。精神差,神志清楚,呈痛苦重病容。舌红,边有瘀斑点,苔薄黄,脉弦。诊断为腰痛,证属外感风热毒邪,热毒内着,气滞血瘀。压痛部位为第3~5腰椎,尤以第4腰椎及其旁开4.5厘米处为甚。血沉61毫米/小时。
外感风热附骨疽毒邪窜络气滞血淤
查看详情 →
女,40岁,持续发烧半月余,头痛甚,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冬温,外感风热,郁而不透,内传于里,卫气营分皆受其累,属邪盛正虚,表里同病。舌红绛,苔黄厚中间焦褐,脉浮滑细数无力。体温波动在39~41℃之间,急性病容,精神不振,上腹部稍有压痛,白细胞总数7800,中性59%,淋巴41%,血沉第一小时37毫米。
外感风热高烧待查冬温邪盛正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全身浮肿,腹部及下肢为甚,按之没指,气短不能平卧,纳少,口渴喜热饮。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常,三焦决渎无权,水湿泛滥。舌薄白、舌尖红,脉沉细。病程自1959年5月初起,病情渐进,浮肿遍及全身。
外感风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肾阳不足水湿泛滥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发热、面部及下肢浮肿5天,病程5天。急性肾炎,外感风热之邪,肺失宣肃,三焦水道不利。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恶寒、头痛、咳嗽、小便短少、大便溏薄、纳呆,血压升高,腹部胀满,下肢凹陷性水肿,脉象未提及。
外感风热急性肾炎肺失宣肃三焦不利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外感1周,汗多恶风,咳而头痛,纳呆乏力,时有低热。舌淡暗,苔薄腻,脉浮。外感风热挟湿。
外感风热湿邪困脾气虚舌淡暗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甲状腺癌术后,电疗后出汗、易感冒。舌苔薄白,脉浮大无力。辨证为表虚卫阳偏弱。主诉鼻塞流涕、涕黄带血、咽痒咳嗽、痰白量少,舌苔薄白,脉右脉数大。辨证为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甲状腺癌术后表虚卫阳偏弱经常出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为咳嗽15天,伴咽干灼痛、喉头作痒、阵发性连续咳嗽,饮水润喉可暂时缓解。中医病名为喉源性咳嗽,病机为外感风热、肺阴受损。舌象舌尖红,脉细。病程15天。
外感风热喉源性咳嗽肺阴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零10月,主诉发热、咳嗽1天。发热,体温38.5℃,咳嗽有痰,鼻塞,流清涕,呕吐,腹胀,纳差,大便两日未行。舌质红,苔白,咽腔红、充血。辨证为外感发热。
外感风热肺热壅盛脾胃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发热半个月,伴恶寒、头身痛、咽痛、咳嗽、乏力、腰酸痛。舌微黯,苔白腻,脉弦小。形体稍肥胖,面色微红。中医诊断为热证,属外感风热,内蕴肺热,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内蕴肺热,正虚感邪。舌象为微黯,苔白腻,脉象为弦小。
外感风热热证肺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发热、咳嗽2~3天,咳黄痰,鼻涕黄浓,头昏发重,两耳闭气。发热、咳嗽、黄痰、黄鼻涕、头昏、耳闭。风热证,外感风热,郁表犯肺,兼侵少阳。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发热、咳嗽、黄痰、黄鼻涕、头昏、耳闭,脉象未提。
外感风热风热证郁表犯肺兼侵少阳
查看详情 →
王某,男,38岁。双侧上下肢疼痛伴发热7天。双侧手指关节肿大变形,髌骨及膝关节周围压痛。血沉6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40毫克/升,白细胞计数12.5×10*9/升。X线片显示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变形。中医诊断痹症。证型寒湿阻络,兼外感风热。舌红、苔白,脉弦细。
外感风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经前感冒半年余,每于经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舌澹红、苔薄微黄,脉细略数。中医病名为经行感冒,证型为血虚外感风邪。舌象澹红、苔薄微黄,脉象细略数。
外感风热经行感冒血虚外感卫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男。主诉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咽痛。病程短。中医病名外感风热,证型属外感风热,邪留不解。舌澹红,苔薄黄,脉浮而数。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吐白粘痰、口渴、便秘。病机为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邪留不解头痛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为冠状动脉瘤样改变,病程9年。中医病名:温病、心痹,证型:外感风热,气滞血瘀。望诊:舌质红苔薄黄,舌质黯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偶有轻咳,纳食可,二便正常。切诊:脉缓。心脏彩超提示左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大,最大宽约10mm。病因病机:外感风热,瘀血阻脉,津液亏损。
外感风热川崎病心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