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周身乏力,胸背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评分10分,腰酸,畏寒,手足凉,纳差,睡眠不佳,大便干。面色少华,舌紫黯,苔薄白,脉沉弱无力。中医病名为肾虚兼气虚血瘀,病机为肾虚及气虚血瘀。
大便干多发性骨髓瘤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刘某,女,28岁。眩晕反复发作多年,近3日头晕目眩,动则晕剧欲吐。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纳食量少,前胸及胃脘部时有冰冷感,常泛清涎,大便稍干。舌澹红苔白,脉细。诊断为气虚眩晕。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展,清气不能上荣于脑。
大便干眩晕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夜寐盗汗2个月。寐则汗出,寤则汗止,伴胸痛、头晕、五心烦热、口干、睡眠不宁、发热、大便偏干、小便略黄。面色缘缘而赤,舌红苔薄黄,脉洪大。辨为阳盛阴虚,阴被阳逼,营不内守之证。
大便干汗证阳盛阴虚营不内守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胃脘隐痛2年,加重半个月,纳呆食少,食入作胀,乏力,口苦口渴,大便干。胃脘痛,脾胃湿热,气机不畅。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声音低微,口气秽浊,问诊提示胃气不和,大便干结。脉滑数。
大便干胃脘痛脾胃湿热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53岁 女性 外阴灼热 分泌物增多 腰酸 纳眠差 小便短赤 大便干 外阴溃疡 阴虚内热 外感风热 内伤七情 舌红 脉数 外阴溃疡 阴虚内热证 外阴灼热 分泌物增多 腰酸 纳眠差 小便短赤 大便干 外阴溃疡 外阴溃疡面缩小 外阴溃疡痊愈
大便干老年性阴道炎阴虚内热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咳嗽憋气10余天,痰黄质稠,喉中痰鸣,鼻塞涕浊带血丝,咽痛,口干欲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风热犯肺,痰热内盛。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咳嗽、痰黄、鼻塞、咽痛、口干、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浮数。
大便干风热犯肺痰热内盛咳嗽憋气
查看详情 →
女,70岁,活动后胸闷、气短7年,加重2天。胸闷、气短、自汗、头晕、睡眠欠佳、大便干。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而涩。证属气阴不足,瘀血内停,心脉失养。心电图示前壁广泛心肌缺血,血压16/10.7kPa,心率84次/min,律齐,无杂音。
大便干冠心病气阴不足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突发咽部疼痛,吞咽不利3天,伴发热头痛。咽痛连及耳后及颌下,吞咽时加剧,口干多饮,食欲减退,畏寒发热,头身疼痛,大便2天未行,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张口痛甚。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Ⅲ度大,表面有黄白脓点。诊断为急乳蛾(急性扁桃体炎),辨证为肺胃热盛证。
大便干急性扁桃体炎肺胃热盛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右颈项部刀割样疼痛1年余。病程迁延难愈,伴有色素沉着。神清,精神差,右侧颈项部带状割样疼痛,遇冷风或衣物触碰加重,心情烦躁,四肢乏力,纳食不馨,睡眠欠安,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缠腰火丹,证属气虚血瘀。
大便干带状疱疹气虚血瘀颈项疼痛
查看详情 →
45岁,耳鸣声如雷鸣,头晕,听力下降,干呕,纳谷不香,咽干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干结,睡眠欠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病名耳鸣,证属痰火上扰,耳窍闭塞。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痰火上扰。望诊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耳鸣、头晕、干呕、纳差、口苦、便结、失眠,切诊脉弦滑数。
大便干耳鸣肝火上扰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纳呆1月余,伴胃脘不适,手足欠温,双肩胛处疼痛,大便干2~3日一行。舌红苔薄白,脉沉弱。辨证为脾胃亏虚。舌澹暗胖,苔白少,脉沉弱,左沉细关弱,右寸大尺弱。
大便干脾胃亏虚纳呆胃脘不适
查看详情 →
女,66岁,全身走窜样疼痛伴频繁嗳气1年余,情绪变化及午后加重。全身走窜样疼痛,气从四肢末端向头胸部走窜,嗳气后身痛减轻,胸膈满闷,口干苦,咽干痛,口中黏腻,咳白色泡沫样痰,纳眠差,大便偏干。心下痞硬,脐左侧压痛明显。肝气窜(气血失和)。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腻,脉弦细。
大便干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全身疼痛
查看详情 →
男,39岁,腹胀、反酸、烧心半年余,加重1个月。舌胖大、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嘈杂,肝胃郁热证。面色正常,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纳差、口干、失眠多梦、大便干,切诊脉弦细。
大便干胃溃疡肝胃郁热腹胀
查看详情 →
李某,39岁,男。主诉双下肢紫斑,尿检蛋白(+),肾功能异常。纳差不欲食,少腹痛,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澹红,舌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紫斑。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于胃,下损及肾。
大便干紫斑湿热毒邪中焦郁滞
查看详情 →
女,42岁。经后腹痛,腰膝酸软近2年。经量少色澹,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大便偏干。舌澹苔少,脉沉细。肝肾两虚,精血不足。
大便干经后腹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便时肛内有物脱出5年,加重1周。现症见肛内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肿痛,便鲜血量多,纳呆,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濡数。中医诊断痔(血瘀肠燥)。专科检查见肛门缘有物突出,色青紫,质硬,压痛阳性。痔块位于9时位,大小1.5cm×3.0cm,括约肌间沟消失。
大便干血瘀肠燥肛门脱出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疼痛,按之痛甚,发紧发胀,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不能平卧,伴冷汗出,活动加剧,口苦,恶心,两胁胀痛牵及少腹,纳差,大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辨证为肝胃不和,冲气上逆,阴维内结。
大便干胃脘痛肝胃不和冲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胃胀痛、嗳气、口干苦,大便干,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肝气郁滞,胃气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肝热则胆火上乘。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胃胀痛、嗳气、口干苦、大便干,切诊未提及。
大便干胃胀痛肝气郁结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1岁。反复胸闷气喘2年余,偶有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样痰。胸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舌暗红,苔少薄黄,脉细数。悬饮,气阴两虚证。胸廓饱满,双下肺呼吸音低,叩诊实音,语颤减弱,心率98次/分,律齐。形体消瘦,口干欲饮,乏力气短,夜寐不佳,纳谷不香,小便短赤,大便干。
大便干悬饮气阴两虚痰少质黏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恶寒发热,头身疼痛5天。恶寒发热,周身烦痛,头痛目胀,不思饮食,胃脘胀闷,恶心欲吐,口干苦。舌澹,紫气隐隐,苔白微腻。脉细弦。中医诊断发热(外感风热)。外中风寒,邪渐入里居于少阳半表半里之间,太阳、少阳两阳合病。
大便干外感风热少阳病太阳少阳合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