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0岁,情绪低落与过度兴奋交替出现7年余。神志清楚,对答流利,语多声大,情绪激动,双手微颤抖,晨起易早醒。抑郁期嗜睡、困乏、无意保持个人整洁,持续1个月。舌红,苔白腻,脉沉弦。MRI示双侧额叶及右侧颞顶叶软化灶并胶质增生,右侧颞下极结节影,双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皮层下多发腔隙性梗死灶。西医诊断为双相抑郁症,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痰凝气滞型。
双相抑郁症痰凝气滞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近视年余,左眼视力0.2,右眼视力0.3,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肝肾不足证。舌淡,脉细。
近视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
查看详情 →
女,49岁,月经紊乱,伴眩晕耳鸣、面部烘热、口苦咽干、潮热骨蒸、急躁不安、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月经失调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心慌不宁。证属痰火扰心,心神不安。舌苔黄腻,脉细数不整。心律不齐,心率90次/分,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悸痰火扰心心神不安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头昏胀痛,持续5~6年,伴失眠,每晚仅睡2~3小时,心悸。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声音低弱,无特殊气味。头昏胀痛、失眠、心悸。脉弦细。
头昏头痛失眠心悸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烦失眠,多思善虑,病程1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面色无光,神疲面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缓。善太息,心悸,神思恍惚,善悲易哭,少寐易醒,多梦,胆怯,头晕,健忘,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膻中穴压痛。
心血不足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背部左侧红点肿痛,夜间疼痛剧烈,病程1月,伴头晕、手抽、腿痛、食欲不振。面色红润,舌红无苔,声音嘶哑,脉沉细稍弦。左背部至胸部有颗粒状小疮疖,呈线状及片状排列,累及督脉、任脉,膻中穴处最明显。中医辨证为肝火久郁,湿热内蕴。
带状疱疹肝火郁结湿热内蕴疼痛剧烈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咳嗽痰喘20余年。病程20多年,冬季尤甚,近10年病情加重,咳嗽剧烈,痰白量多,动则气短,畏寒肢冷,腰痠腿软,心悸多汗,食欲欠佳,体力衰弱。体征见神疲倦怠,语声低微,舌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咳喘(慢性气管炎),证型为肺肾阳虚、寒痰伏肺型。
咳喘肺肾阳虚寒痰伏肺
查看详情 →
女,52岁,喘憋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2个月,慢性咳嗽病史。喘息频繁,动则喘甚,胸膈憋闷,夜间加重,咳嗽咯黄痰,鼻流黄涕,畏寒肢冷,后背僵痛,纳可,眠差,大便稀溏。体胖,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哮喘,证属痰热阻肺,肺脾肾虚。
哮喘痰热阻肺肺脾肾虚黄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主诉入睡困难半年,时作时止,近来加重。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头晕耳鸣、口干心烦、遗精腰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阴亏火旺,虚火上炎。
不寐心肾不交肾精不足阴亏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心神不宁,精神不集中10年。现病史示失眠、多梦、精神不集中、健忘、心悸、头晕、性欲减退、抑郁澹漠。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略数。中医诊断神志病(心肾双亏)。病因病机为心肾双亏,心神失养,肾阴不足,髓海失养。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病程10年,症状包括失眠、多梦、健忘、心悸、头晕、性欲减退、抑郁澹漠。切诊示脉沉细略数。
心神不宁心肾双亏心气不足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50岁。咳嗽、气喘30余年,加重1个月。咳喘、胸闷痛,朝轻暮重,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喘促,气不能续,痰黏色白难咳,口干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而滑。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袭,痰湿蕴肺。病因病机:肺、脾、肾三脏气虚,水液代谢不利,痰湿内生,风寒束肺,肺失宣肃。望诊:舌质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喘、胸闷痛、痰黏色白、口干欲饮。切诊:脉细弦而滑。
哮喘风寒束肺痰湿蕴肺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夜寐差,早醒1年。入睡困难,夜间眠浅,凌晨3点醒后难以再眠。纳食不香,大便不成形,夜尿频,情绪不稳易怒,月经量偏少,畏寒,面色恍白,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不寐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面色恍白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左眼皮持续抽动一月余。病史示情绪忧郁,疲乏,夜间胸痛、胸闷。舌澹红,白苔,心肾脉弱。左太阳穴及临泣穴压痛。证型为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心血不足。
左眼皮抽动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阴茎痿软,不能勃起,病程3年余。中医诊断阳痿,证型为心肾两亏、肾阳虚弱型。面色萎黄而憔悴,精神萎靡,不欲言语,舌象澹,脉象细弱。
阳痿心肾两亏肾阳虚弱
查看详情 →
女,34岁,瞬间抽搐反复发作30年,自幼发病,发作频发,每次2~3秒,两目呆滞,意识不清,醒后头晕,记忆力尚可,反应迟钝。脉滑,舌澹红,苔薄白。风痰内闭之痫证,幼年发病与先天有关,惊吓致气机逆乱,痰浊内生,上犯脑窍。
癫痫小发作风痰内闭痰浊上犯五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主诉胸闷、胸痛1年,加重1周。病程较长。胸痹(冠心病、心绞痛)。面色皖白,唇色微紫暗,肢冷臂麻,背痛。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损害。胸闷气急,间歇性心区绞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胸阳虚
查看详情 →
男,46岁,阵发性心悸,出汗2年,病程2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阴亏损,肝郁化火。病因病机:汗多导致心阴亏损,情志不舒致肝郁化火,心阴更伤。面色正常,舌质红,脉细数。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心悸、出汗,病程2年,情志不舒加重。切诊脉细数。
心悸汗出肝郁化火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要症状为头部蒙而不舒,时有晕倒之感,睡眠欠佳,多梦。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髓海不宁。望诊示舌象未提及,闻诊示声音未提及,问诊示睡眠欠佳、多梦,切诊示脉象未提及。
眩晕心脾两虚痰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