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4岁。主诉头昏头晕,胸闷气短,脉搏缓慢,血压偏低。中医病名迟脉症,证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凝气滞。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凝气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昏头晕、胸闷气短、脉搏缓慢、血压偏低。切诊脉搏20~30次/分,后脉搏54~60次/分,治疗后增至70次/分。
迟脉症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凝气滞
查看详情 →
男,19岁,小便带血数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时有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男,23岁,小便下血,血色鲜红,少腹满急,小便灼热,尿道口糜烂微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蕴结膀胱。
小便带血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失眠心悸1年。头昏乏力,失眠多梦,心悸胆怯,神呆喜静,默默不言,纳食不馨。舌淡,苔白腻,脉细弦数。证属心脾两虚,肝气郁结,心神失常。
失眠心悸心脾两虚肝气郁结心神失常
查看详情 →
女,49岁,间断哮喘发作8年余,鼻塞5天。反复发作性喘咳,气急胸闷,张口抬肩,咳白色黏痰,夜间不能平睡。舌澹,苔薄白,脉细。哮证一风寒袭肺。风寒袭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哮证风寒袭肺鼻塞流清涕
查看详情 →
女,71岁,胸闷伴心悸5年。心悸,心气不足,心神失养。胸闷气短,心悸,惊恐后加重,周身乏力,倦息嗜卧,精神差,健忘,睡眠差,入睡困难,多梦,大便秘结,4、5天1行。舌暗红,花剥苔。双脉弦细。高血压5年,最高血压190/9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轻度改变。
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气血亏虚血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睡眠差、多梦10余年。面色晦黯无华,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腰背酸痛,舌红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不寐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27岁,面部生有粉刺4月余。面色潮红,手足发热,口唇干,两颧布满粟粒样突起的白点,舌质红,苔微黄腻,脉数有力。痤疮。病机为热邪上蒸,脏腑蕴热。
痤疮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头痛时轻时重,时时昏晕,面色发黄,睡眠、饮食不佳,心烦,耳鸣,心悸。中医病名头痛,证型心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血虚清窍失养,心血不足,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望诊面色发黄,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昏晕、睡眠、饮食、心烦、耳鸣、心悸。切诊脉象沉细微数。
头痛心脾气虚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病程11年。主诉皮损分布于腰背部及四肢伸侧,斑块状,鳞屑厚,边界清,灰白色,脱屑处有薄膜及筛状出血点,伴瘙痒、消瘦、腰痛、烦躁、失眠。中医诊断为牛皮癣,证属阴虚血热夹风,营卫失和。望诊见皮损处无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消瘦、腰痛、烦躁、失眠。切诊未提及脉象。
银屑病阴虚血热营卫失和风邪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喘息明显,行走500m需休息,不能上下楼梯,精神倦怠。病程34年,每年夏季6月发作,持续至10月缓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双肺遍布哮鸣音,右肺呼吸音低。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
喘息性支气管炎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66岁,全身走窜样疼痛伴频繁嗳气1年余,情绪变化及午后加重。全身走窜样疼痛,气从四肢末端向头胸部走窜,嗳气后身痛减轻,胸膈满闷,口干苦,咽干痛,口中黏腻,咳白色泡沫样痰,纳眠差,大便偏干。心下痞硬,脐左侧压痛明显。肝气窜(气血失和)。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腻,脉弦细。
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全身疼痛嗳气频繁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男性,主诉心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1年余。多动多语,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形体消瘦,面颊发红,指甲毛发欠光泽,唇舌干红,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脏躁,证型肝肾阴虚。望诊见面色红,舌干红少苔。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情绪急躁,注意力不集中,五心烦热。切诊见脉弦细数。
小儿多动症肝肾阴虚五心烦热注意力不集中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右侧肩胛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近1年。肩背疼痛部位皮肤正常,左肩胛骨内侧及天宗穴压痛明显。气血凝滞,经络受阻。肩背疼痛,劳累时加剧。左肩胛骨内侧及天宗穴压痛明显。脉象未提及。
带状疱疹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心火盛
查看详情 →
女,38岁,失眠2个月,周身无力,心悸不宁,头昏头沉,不思饮食,健忘。神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言语低微,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不寐,气血亏损,脾气虚弱,血不养心。
不眠气血亏虚脾虚心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反复晕厥3年,加重2周。痫病,风痰夹火证。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肝火扰神,肝风内动,夹痰横窜,气血逆乱。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神烦易怒,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咳黄黏稠痰,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
痫病风痰夹火证头痛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哮喘病史7年,喘促不安,夜不得卧,喉中有喘鸣音,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膈痞闷,发热恶风寒。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邪,肺热痰阻。舌红苔白,脉滑稍数。舌澹,舌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沉缓。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热痰阻痰邪尚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张某,59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麻木7+月。中风(中经络—气虚血阻型)。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脑脉痹阻。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左偏,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
中风气虚血阻脾虚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发作性左半身瘫痪一年。左侧上肢、下肢瘫痪,语言謇涩、撮口,发作时肢体不能活动,约30~60分钟缓解,症状逐渐加重。面色黄,无光泽,体瘦,舌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70/110mmHg。中医诊断癔病性瘫痪,辨证心肝血虚,筋脉失养。
癔病性瘫痪心肝血虚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男,76岁。左侧胸闷憋气,阵发性疼痛,夜间发作频繁,持续10~20分钟,口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可缓解,近来每日发作4~5次,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冷汗、头晕。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端坐呼吸,气短咳嗽,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机为虚症。
冠心病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