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夜间发作而惊醒,伴眠差、精神倦怠。病程自今年初以来,工作紧张、睡眠不足。舌红裂纹,少津。脉结代。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心神不宁。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养。
心悸气阴两虚心神不宁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心慌8年,加重4天。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差,失眠,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弦细迟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不寐,证属心气不足,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年逾六旬,心气衰弱,劳累过度,性情急躁,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心脑失养。
心气不足胸痹心悸肝郁气滞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姚某,女,26岁。心慌胸闷阵作1个月。心悸。气阴两虚,邪毒内侵。面色苍白,舌红少苔。声音低微,咽痛口干。心慌、胸闷、胸痛、汗出恶风、咽痛口干、多喷嚏、咳嗽、便溏、夜寐差。脉细数。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广泛ST段下移,心脏彩超左心轻度扩大,心包少量积液。
心气不足心悸气阴两虚邪毒内侵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神情恍惚,目光疑虑,问之不答,孤僻独居,心悸不安,见人惊避,畏寒喜暖,朦胧嗜睡,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舌澹,苔白滑而润,脉迟弱无力。中医诊断为卑惵,证属心阳虚损,神失所养,痰闭心窍。
抑郁症心阳虚损神失所养痰闭心窍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心慌3年余,下肢水肿3个月余。形体肥胖,喜食肥甘。刻下症见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不得平卧,双下肢水肿,神疲倦怠,纳差腹胀,畏寒肢冷,面色皖白,声音无力。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白滑厚腻,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水,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病因为痰湿脂膏壅积,心脾损伤,水湿阻遏胸阳,气机壅滞,脾阳虚弱,水湿不化。
心气不足胸痹心水气虚血瘀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九旬高龄,主诉筋骨疼痛,俯拾小劳即痛,食不甘味。舌如镜面状,乏津。脉弦细,偶有代象。诊断气血俱衰,胃阴不足。舌象乏津,脉弦细,偶有代象。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气血俱衰,胃阴不足。病因病机高年气血俱衰,胃阴不足。
身痛胃阴不足气血俱衰虚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半,主诉反复发作哮喘1年余,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咳嗽无痰、呼吸急促而喘、鼻塞、涕多清白、大便干、小便频数。诊查见呼吸气粗、张口抬肩、喉间痰鸣、口唇紫绀,舌质澹红,苔薄白而腻,脉滑细而数。中医诊断为哮喘证(肺肾不足,痰湿内阻),病因病机为肺肾不足,痰湿内阻。望诊见口唇紫绀,舌质澹红,苔薄白而腻。闻诊见呼吸气粗。问诊见咳喘、涕多、小便频数。切诊见脉滑细而数。
哮喘肺肾不足痰湿内阻肺热
查看详情 →
男,33岁,心慌气短,胸满喘咳,咯吐白色稀痰,神倦乏力,食欲不振,手足不温,大便稀,消化不好,小便不多,面色苍黄,舌色澹,舌体胖有齿印,舌苔白厚松浮,脉细数无力,心气虚,脾虚不运,肺气不降,水气射肺,肺失肃降
心悸心气虚脾虚肺气不降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胸闷心痛连及后背,心悸自汗,倦怠乏力,短气不足以息,善太息,劳累后易发,饮食不振,大便溏薄,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有齿痕,苔极薄,心气不足,胸阳不振,气失摄血,血滞心脉,思虑不节,劳心伤神,心气不足,气虚失摄。
心气不足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心慌气短三个月,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身形健壮,发育正常,行动时心慌气短,面唇发绀,四肢厥冷,脉象沉细而微,舌苔薄白,虚里动则应衣。心气不足,血液循行不畅。
心气不足先天性心脏病血不养心气虚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胸脘堵闷5年,加重3月,伴腹胀,午后加重,时有心慌气短。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气不足,肝气郁结。舌苔白腻,舌质暗,脉弦细而结。
心气不足肝气郁结胸痹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1个月余,遇阴雨天易诱发。形体肥胖,痰多气短,纳呆乏力。舌质暗,舌体胖大,苔厚腻。脉滑。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气虚痰阻血瘀证,病机为脾胃虚弱,痰阻血瘀,胸阳痹阻。
胸痹气虚痰阻血瘀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精神不振,多疑,坐卧不安,自言自语,面红,汗多,夜难入寐,大便结,渴喜冷饮,舌苔白黄相兼而润,边有齿痕,脉细数。神经官能症,证属阴虚内热,心神失养。面色红,舌苔白黄相兼而润,边有齿痕,脉细数。
心气不足神经官能症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手足心汗多已10余年,手汗尤甚,遇精神紧张则汗出多如水洗,夜寐欠安。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心阳虚。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营卫不和,导致汗出异常。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心气不足手足心汗多夜寐欠安
查看详情 →
23岁男性,惊悸3个月,神疲、多梦、纳差、腰酸、恶闻声响、尿频或黄、面色黯、目眶黯。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虚胆怯证。舌淡胖,苔薄白,脉弦尺弱。
心悸心虚胆怯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气短心悸,失眠健忘,头昏,时有呕恶。神情萎顿,形体消瘦,面黄不华,唇舌澹暗,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质色暗澹,舌苔白腻,脉弦细,重按无力。中医病名胃癌,证型心脾两虚,瘀毒未尽,正虚邪恋。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脾胃失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胃气上逆,瘀毒未尽。
胃癌术后心脾两虚瘀毒未尽正虚邪恋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反复心悸、气喘、胸闷3年。胸痹,心气不足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结代。心悸、气短、动则气喘、胸闷隐痛。
心气不足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头晕、呕吐、耳鸣、血压低、脱肛。中医病名眩晕,证型中虚脾弱夹痰,兼心气不足。望诊舌淡无苔,闻诊未提,问诊见纳减、嗳气、矢气多、失眠、恶梦、小便频,切诊脉弦细无力。二诊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腻,三诊脉虚,舌正无苔。
心气不足眩晕中虚脾弱纳差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2个月余。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滑。冠脉多支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降支中远段肌桥形成。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气不足、湿瘀内阻型。心气不足,湿瘀内阻,血行不利,心脉不畅。
心气不足冠心病湿瘀内阻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