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双下肢小腿外侧紫斑,大小不等,此起彼伏,伴头晕、凉麻感、牙龈出血、口中有异味、眠差、梦多。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血热兼瘀,溢于脉外。病程未明确记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肾阴虚血热兼瘀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7年余。辨证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望诊见舌暗,苔薄白,舌下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头痛、眠差、偶胃胀、大便黏滞不爽。切诊见脉弦细。
胸痹气滞血瘀胸阳不足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年。右侧上、下肢发抖惕动,偏瘫,头昏神烦,夜寐多梦,口尚能言。脉濡弦。中医诊断为脑动脉硬化,中风、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心神失养。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提及症状及脉象。
心神失养脑动脉硬化中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丛某,女,58岁。心悸、胸闷、气短、频发性室性早搏、头晕、腰酸痛、腰以下小腹及会阴部冷凉、外阴重坠疼痛、黎明时绕脐腹痛、腹泻、便后脱肛、神疲乏力、嗜睡。心悸。心肾阳虚,脾阳下陷。面色淡白,舌澹红、苔薄白,脉结代。
心神失养心律失常心肾阳虚脾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头晕反复发作4年,加重2周。主症为头晕耳鸣,周身发热,无头痛、恶心呕吐。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辨证为心肾不交。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4年,病机为肾气虚衰,心肾不交,水不涵木,精血不足,心火独盛,肝阳偏亢。
围绝經期综合征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精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夜寐不酣、多梦早醒、动则易汗、心烦口干、饮水较多。病程近3个月。中医病名怔忡,证型痰火扰心,病机痰瘀交结、心脉阻滞。望诊面色油光多脂,舌质黯红,苔薄腻有黏沫。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烦、口干、饮水多。切诊脉结而涩。三诊后脉细涩而数。
怔忡痰火扰心痰瘀交结心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头晕间发1年6个月,再发1个月,伴视物旋转、耳鸣、胸闷恶心、脘腹隐痛、手脚麻木、疲倦乏力、纳少、睡眠差。舌质稍红,苔澹黄,脉细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脾虚气弱,痰浊中阻,清阳不升,风痰上扰。病程1年6个月。望诊舌质稍红,苔澹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耳鸣、胸闷、脘腹隐痛、手脚麻木、疲倦、纳少、睡眠差。切诊脉细滑。
心神失养眩晕痰浊中阻风眩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失眠头晕3年余,加重2月。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头晕、心慌、汗出、胃脘不适、纳差、大便溏薄。面色略苍白,舌澹红苔白滑,脉沉细微弱。中医病名为失眠,证型为脾胃虚寒,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养心神脑髓。
心神失养失眠头晕脾胃虚寒纳差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血晕,分娩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多,胸闷泛恶,头晕目眩,四肢厥冷,自汗淋漓,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眼闭口开,脉沉,舌质澹红无苔,诊断为脱血急症,病因为产后出血过多,阴血暴亡,致心神无所养,突然血晕为虚脱之症。
心神失养产后血晕阴血暴亡虚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0余年,加重1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型。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失眠烦躁,饮食欠佳,夜尿频多,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史喜食肥甘咸味,曾患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劳累,易于紧张。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心失所养,痰湿阻滞,心神不宁。
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心肌缺血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反复头昏1个月,加重10天,头昏、视物昏花、恶心欲呕、心慌、焦虑、气短、神疲、乏力、眠差。眩晕,肝肾亏虚夹痰瘀。面色晦暗,舌黯边有瘀点,苔黄微腻。脉弦细。
心神失养眩晕肝肾亏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4岁。主诉双下肢外侧紫斑1年,此起彼伏。头晕,患处有凉麻感,牙龈出血,口中有异味,眠差,梦多。两小腿外侧紫斑密集,新旧相间。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阴虚阳亢,血热兼瘀,溢于脉外。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肾阴虚血热兼瘀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持续3月余。既往有心情不舒、叹息、流泪,月经量少,色暗红,无血块。近期出现精神恍惚,无故悲伤欲哭,噩梦纷纭,易惊醒,口干口苦,睡眠欠安,欲哭不止,面色少华,心悸,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脏躁,证型肝郁气滞,心神失养。病因病机肝郁气滞,心神失养。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澹。闻诊无特殊。问诊有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口干口苦、睡眠欠安、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切诊脉细。
心神失养脏躁肝郁气滞肾气渐衰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皮肤瘙痒,出风团8月。病史中见情绪烦躁不安,时时悲伤欲哭,怕热怕冷,咽中有痰,口苦口甜,齿龈出血,睡眠不好。体征见皮肤抓痕、斑片及色素沉着,散在风团,咽无充血。舌澹红,苔白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脏躁症,兼湿毒内蕴。病因病机为更年期营阴暗耗,心神失养,湿毒内蕴,气机紊乱。四诊见情绪不安,舌澹红,苔白厚,脉沉细。
妇女脏躁湿毒蕴肤
查看详情 →
女,58岁,彻夜难眠近1个月,头晕,头隐痛,时心悸,夜尿频,食欲差。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情绪抑郁焦虑,病程10年。舌苔厚,舌质紫暗,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消渴。辨证为心肾不交,心神失养。
失眠心肾不交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4岁,神经衰弱及脾胃虚寒病史多年,近2年症状加重,失眠易醒,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沉细,证属脾气郁结,心神失养。
心神失养神经衰弱脾胃虚寒脾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精神失常6年,起因于家庭问题精神受刺激。主要症状包括闷闷不乐、孤僻、性情急躁、易激动、行为异常、情绪波动大。面色红,舌苔白厚,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气郁痰结,阻闭神明,心血内亏,心神失养。
心神失养精神失常气郁痰结心血内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两胁窜痛近半年,心情不畅时发作或加重。病程半年。中医诊断胁痛,证型肝脾不和。病因情志失调,病机肝气失于条达,胁络郁阻。舌苔薄,脉弦。
胁痛肝脾不和肝气郁结胃脘胀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1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伴乏力4年余。现症见胸闷气短、心慌、全身乏力、时有腰痛、大便稀溏、面色晦暗、神志倦怠、舌质偏暗、苔薄腻、脉象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气虚血瘀,湿邪内阻型。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气血乏源,血行迟滞,心脉瘀阻,湿邪内阻。
胸痹心悸气虚血瘀湿邪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疼痛,病程自2015年起,发作频繁,伴胸部憋闷、左肩臂牵涉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头晕自汗、面色苍白。舌澹暗苔白腻,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气亏虚,痰瘀互结。病机为气虚导致血瘀,心脉瘀阻,心神失养,气阳虚。
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痰瘀互结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