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2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闷伴心慌半年。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胸痹心悸,证型为心脾两虚,痰瘀阻滞证。面色黯红,舌质黯澹,舌苔白腻,脉弦细结。病因病机为高龄脏气虚衰,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滞涩,痰瘀阻滞心脉。
心脾两虚胸痹心痛痰瘀阻滞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主诉夜间失眠、精神抑郁、语少、孤独、精神不正常、语无论次、傻笑、手臂抖颤、痰多、嗳气、口干、欲冷饮、食欲衰减、大便偏干。舌尖红赤,苔白,唇红,脉弦而稍沉数。中医诊断为七情郁结,痰热内生,时欲动风,干扰心神。舌象舌尖红赤,苔白,唇红。脉象弦而稍沉数。
心脾两虚癫证七情郁结痰热内生
查看详情 →
女,49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暗,经水3月未转,烘热汗出,心烦易怒,腰酸乏力,夜不能寐,头晕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二诊见少腹隐坠,乳胀。三诊经水转,量略多色红,有小瘀块,腰酸乏力,神疲气短,夜眠欠安。诊断为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9岁。左胸胁胀闷疼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腹满不适,大便不畅。邪客于心,气滞不畅,痰浊犯肺。舌苔薄白,脉象滑数。
心脾两虚心内膜炎气滞血瘀痰浊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眩晕、失眠、多梦3年,近1月加重,伴心悸、烦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体倦乏力、纳食欠佳、大便溏。精神疲惫,面色不泽,痛苦貌。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眩晕失眠多梦心悸
查看详情 →
女,25岁,不食、不语、不动、眼不睁,持续半年。神志病,心脾两虚,跷督型。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目直视不转睛,牙关紧闭,形体消瘦,木僵状,二便不能自控,对光反射正常。
心脾两虚神志病跷督型心脾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失眠3年余,夜间难以入睡,睡后梦多,心烦易怒,口舌反复溃疡难愈,晨起头昏眼花,眼睛干涩。舌质淡,苔少,脉细滑。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肝肾不足,脾气虚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虚火扰心,阴虚阳亢,阴阳不交。
心脾两虚不眠肝肾不足虚火扰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为夜间不时自起,行为异常,伴面黄肌瘦、精神疲惫、头昏脑涨、食欲减退、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腿酸痛。脉象沉细,舌象暗澹。辨证为心血不足,气血逆乱。病位在心,涉及脾肾。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内留,心神不安,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夜游症气血不足瘀血内留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间发4年,近2个月加重。现症包括胸闷胸痛、心慌、上楼气促、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口干、嗳气、纳少。舌质黯红,苔薄澹黄,脉细。辨证为心脾两虚,心脉不畅,气阴亏虚,脾虚气滞。二诊舌质红聚,脉细弦,辨证为心脾两虚兼肝气郁结。三诊舌质红黯,脉细。四诊舌质红黯,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
心脾两虚胸痹肝气郁结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岁,胸闷胸痛,心跳气短,倦怠乏力,面色发黄,形体消瘦,夜寝不实,多梦盗汗,饮食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胸闷胸痛心跳气短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月经量过多,持续半月余。病史10年。面色苍白,舌澹,脉细弱。心脾两虚,劳伤脾气,中气不足,气不摄血,冲任不固。头晕、心悸、气短、精神困倦、食少、身出虚汗。
心脾两虚月经过多中气不足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上腹部隐痛五年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舌胖质紫苔微黄,脉沉迟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心脾两虚,寒热错杂,夹痰夹瘀。舌象舌胖质紫,苔微黄。脉象沉迟无力。
心脾两虚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女,24岁,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语声低微,唇面无华,病程半年余。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病因为引产后气血耗伤,运化失常。
心脾两虚缺铁性贫血脾虚不运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视直为曲、视物变色近2个月。既往头部外伤失血较多。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动则心悸汗出,腰腿酸软,形寒怕冷。舌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左眼中浆病。
心脾两虚左眼中浆病气血双亏视瞻昏淼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失眠伴心慌胸闷两月余。现病史示夜间梦多易醒,疲倦乏力、烦躁、精神恍惚,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纳差。体格检查示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上述症状。
心脾两虚不寐气血亏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心悸、心烦失眠、入睡困难、易焦虑不安、头晕、口咽干燥、体瘦面黄、恶心不欲饮食。中医病名为心血管神经症,辨证为肝郁痰扰证。舌淡苔黄腻,脉弦细稍数。二诊时舌红苔薄黄,脉弦。三诊时仍感心悸、气短乏力。
心脾两虚心血管神经症肝郁痰扰证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心跳、失眠、善太息,面色皖白。病程较长,自1968年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舌苔薄白,舌质澹,脉象虚大。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慢性失血导致气血两虚,气虚不能摄血,血虚则气亦衰,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气血两虚经漏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自卑内疚,神疲怯懦2年。病史示多病体虚,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经行淋漓。中医诊断卑惵,证属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脾气虚弱,统摄无权。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寐浅梦多,精神不振,经量多色淡,淋漓不尽。舌象未详,脉象未提。
抑郁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主诉睡眠欠佳半年。精神不振,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经血量少色淡,周期不规律。舌淡白,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不寐头晕神疲
查看详情 →
郑某,女,64岁。主诉入睡困难,心烦,睡中易醒,烘热汗出,大便干,小便少。舌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心火扰神。证属心火扰神,病因病机为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舌红苔少,脉细数。
不寐心火扰神肝气郁结心血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