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7岁,反复腹泻5年,加重1月。腹泻伴黏液、脘腹胀闷、畏寒肢冷、纳差、神疲乏力、夜寐欠安。舌苔白腻,脉细。证属脾之阳气虚弱,失于固涩;运化失常,肠道气滞。
溃疡性结肠炎脾阳虚脾虚湿困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年。形体偏瘦,精神欠佳,腹痛时作,脐周隐痛,纳呆食少,大便日行4~6次,质稀,夹有黏冻血丝。舌质澹,苔薄,脉沉细。脐周左侧有轻压痛。大便镜检示脓细胞(++),红细胞(+)。辨证属脾胃虚寒,夹有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寒湿热内蕴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白、球蛋白倒置,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夹黏胨,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湿淤气滞,肝脾两伤,湿浊留恋肠腑。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肝区隐痛,苔薄白,舌心灰腻渐化,脉濡细,肝脾肿大不消,胁下隐痛,脉弦细,舌澹红,舌前嫩白,舌根黄腻,脉濡细。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病史,肝大,腰酸,足跟痛,睡眠有进步。肝病及脾,脾运不健,肝失条达,健运不力。
肝硬化复合性溃疡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女性,腹泻、哭闹2天。大便稀黄臭秽,小便短黄,自述“肚肚痛”,进食少。轻度脱水貌,脐周轻压痛,舌苔黄腻,指纹紫红过气关。中医诊断疴稀(湿热泄泻)。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邪犯肠腑,伤及脾胃,致泄泻。
湿热泄泻腹泻停哭闹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腹泻3周。主要症状包括脘腹胀满、便溏、颜面潮红、失眠、烦躁、心悸多汗、食少神倦。中医病名属湿滞中焦,证型为湿滞中焦,气机不畅,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劳倦饮食不当,湿滞中焦,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失常。望诊见舌苔白腻厚。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泻、腹胀、低热、纳呆、神倦。切诊脉象濡。
急性肠炎湿滞中焦阴虚内热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腹痛腹泻2天。腹痛腹泻,泻下黄褐色水样便,夹有粪块,臭,肛门灼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短少,腹痛隐痛阵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腹泻(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袭胃伤脾,郁结于肠腑,脾胃运化失司。体格检查示轻度脱水,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腹泻湿热肠腑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腹痛腹泻一天。腹痛脐周为主,阵发性发作,腹泻后缓解,发热38.3℃。发热怕风,浑身酸楚,泛恶纳呆,腹痛腹泻,大便水样。脉数,舌苔腻。辨证为风邪外束,湿食中阻。
急性肠炎风邪外束湿食中阻表证未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腹痛、水样便,日行8~9次,色黄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眼眶凹陷,神疲。舌苔黄、厚腻,脉濡数。中医病名属急性泄泻。病因病机为脾胃受损,大肠传导失司。望诊见舌苔黄厚腻,闻诊有便臭,问诊提示腹泻、小便短赤,切诊脉象濡数。
急性泄泻脾胃受损湿热下注大肠传导失司
查看详情 →
2岁女性患者,反复腹泻1个月。形体肥胖,肌肉不实,面白神疲,纳呆,口干索饮,大便水样,色澹黄无臭,夹未消化乳食,舌澹边有齿印,指纹澹红略滞。中医诊断为脾虚夹湿证。
脾虚夹湿证纳呆泄泻口干
查看详情 →
萨先生,60岁,胸闷作嗝,大便微干,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描述,舌象未描述,声音未描述,气味未描述,症状描述包括胸闷作嗝、大便微干,病史未明确,脉象未描述。宋太太,43岁,牙龈肿起小疱,口内灼热,唾液多,大便干,小便黄。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描述,舌象未描述,声音未描述,气味未描述,症状描述包括牙龈肿起小疱、口内灼热、唾液多、大便干、小便黄,病史未明确,脉象未描述。急性肠炎,病因饮食不洁,症状下利、里急后重、排泄物水样或粥样、腹部膨满、雷鸣、尿量减少。
胸膈气滞胃热津伤大肠湿热食积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腹泻一周,大便稀薄,肠鸣音亢进,无腹痛。临床表现包括口干苦、胃口差、嗳气、两胁轻微作痛。脉弦滑,舌苔薄腻。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病机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脏运化功能,导致泄泻。
腹泻肝郁脾虚肝气郁结纳差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咳喘、发热、大便稀溏4天,腹胀2天。神疲嗜睡,精神萎靡,营养不良,三凹征阳性,心前区I°SM,双肺喘鸣音及湿性啰音,腹膨隆,肠鸣音减弱,腹透示横结肠多量充气。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肠炎伴轻度脱水,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I°,中毒性肠麻痹。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中毒性肠麻痹营养不良咳嗽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咽痛音哑1个月,腹泻2天。舌暗红,苔白略黄,脉弦细。嗜食肥甘之品,饮酒多。喉痹(外感风热),泄泻(湿阻中焦)。病因病机为嗜食辛辣伤阴劫液,复感风热之邪,热邪伤津耗阴,客于咽喉而咽痛声嘶;平素多食肥美醇酒,湿邪内蕴,客邪外至,与内湿相合,困阻脾胃,成中焦湿阻之证。
咽痛音哑腹泻风热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39岁男性,腹泻每日10余次,稀溏不爽,内有血性黏液及膜状物,腹痛隐隐,腹胀阵作,稍有发热,口微渴,纳呆少食,神疲体倦,体质消瘦,苔腻微黄,脉濡滑。泄泻,脾虚湿滞,湿邪中阻,气机升降失常,湿邪化热。面色萎黄,舌苔腻微黄,脉濡滑。腹痛隐隐,腹胀阵作,稍有发热,纳呆少食,神疲体倦。脉濡滑。
急性肠炎脾虚湿滞湿浊化热腹泻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低热一个月。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内伤发热,证型气阴两虚。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略数。神疲乏力,烦躁不安,手足心灼热,低热不退,纳谷不振,口渴,大便干结如羊屎。
内伤发热气阴两虚脾胃气虚纳呆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痢疾反复3~4个月,腹痛隐隐,里急后重,四肢畏冷,不欲饮食。脉沉迟,舌淡苔白薄。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脾伤虚寒。病因病机为湿邪羁留肠中,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望诊见舌淡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畏冷、不欲饮食,切诊脉沉迟。
痢疾脾虚肾阳虚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腹泻2日,伴腹痛。平素疲倦乏力,咽部异物感,黄带异味,面部色素斑明显。有子宫肌瘤、附件炎病史。舌体偏瘦,舌边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虚湿盛,兼肝郁。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肠,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溷杂而下。
泄泻脾虚湿盛肝郁黄带
查看详情 →
2个月女婴,腹泻2天,泻下稀水黄便夹蛋花样渣子,口干,小便量少,精神委顿,乳食减少,无发热、呕吐、咳嗽。轻度脱水貌,皮肤干燥,前囟略凹陷,肠鸣音亢进。舌苔澹黄腻,指纹紫红达气关。中医诊断为小儿泄泻(湿热下注)。
泄泻湿热下注脾虚口干
查看详情 →
女,49岁,腹泻1年余,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腹痛即泻,泻后痛缓,下腹坠胀,面色不华,畏寒肢冷,食少纳呆,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受凉、饮食失宜、劳累加重。泄泻,脾阳不足,命门火衰。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沉迟。腹部压痛,结肠充血水肿,乙状结肠散在小出血点。
泄泻脾阳不足命门火衰腹泻不止
查看详情 →
患儿5岁,晨起卒暴注泻,初为黄褐粪渣,后转水样便。病程急骤。证属湿热暴泻,有伤津亡阴之变。病容危重,气粗,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冷,眼窝内陷,皮肤干燥,肛门红赤,唇舌干红,脉象虚数。
急性肠炎湿热暴泻伤津亡阴舌干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