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3岁。主诉眼睑下垂、四肢软弱1年。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脾肾双亏,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劳倦过度,损伤脾气,影响及胃,致纳化不济,气血生化乏源,周身肌肉失养,病久损及肾精。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眼睑下垂、复视、面部表情丧失、肢体软弱不灵、行走艰难。切诊未提及。
重症肌无力痿证脾肾双亏气阴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阵发性抽搐伴意识丧失,反复发作1年。病程1年。癫痫发作期。痰痫。病因病机为痰浊内蕴。夜间惊惕,肢体和口角抽动,面色时红时白,多动,汗多,舌质澹,苔白腻,脉弦滑。二诊时面色无华,时作头晕,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痰多气逆,舌澹,苔白,脉象无力。
癫痫发作痰痫脾虚痰盛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突发全身发冷、头昏、左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口角歪斜。脑血管痉挛,中医辨证为肝阳暴张,血随气火上逆,脉络闭阻。舌质暗红,苔厚稍黄,脉弦细。血压升高,症状逐渐缓解,舌象脉象随病情变化而调整。
脑血管痉挛中风失语肝阳暴张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乏力3个月。脉痹,气虚血瘀。面色澹暗,舌暗红,苔白厚,脉左侧未触及,右侧细弱。贫血貌,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心界扩大,心音低,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左上肢无力发麻,纳差。多发性大动脉炎,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闭塞或缺如,风心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喜暖、头昏头痛,病程2年。中医病名无脉症,证型阳虚血弱型。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经络,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胃气虚,营血亏虚,脉见细弱,甚则沉伏欲绝。面色澹白,舌质澹红而润,右脉沉细弱无力,左侧脉搏触不到。
脉动无力阳虚血弱无脉症手足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双手肿胀2年。病程较长,症状包括手足冻疮、遇寒变白变紫、肿痛、皮肤粗糙变硬、关节肿痛、晨僵、脱发、恶寒。舌绛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气营热盛证。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入里化热,耗伤气血,损及肝肾。四诊信息包括舌绛红、苔黄、脉滑数,伴有发热、肌肉疼痛、红斑、淋巴结肿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营热盛肝肾亏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女,43岁,尿急尿频伴腰痛腰酸12年,时有腿肿。面黄形瘦,少气懒言,腰肾区轻度叩击痛。舌淡红,苔薄腻,脉软。气虚,膀胱湿热。尿蛋白(+),白细胞3~7,红细胞2~3。无发热、恶寒,时有胃脘不适,大便每日1次。中段尿培养杂菌()。
慢性肾盂肾炎气阴两虚湿热蕴结劳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腹胀腹痛3个月余。现病史提示长期盆腔炎病史,伴小腹痛、腹胀、白带量多质稠色黄、会阴潮湿、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妇人腹痛、症瘕。辨证为湿热瘀阻胞脉,兼有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湿热瘀阻胞脉,脾肾气虚。
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脾肾气虚胞宫失养
查看详情 →
女,55岁,尿血,尿道堵塞,尿潴留,病程较长。直肠癌术后复发,盆腔淋巴结、两肺、肋骨、阴道、膀胱转移。面色苍白,语言低沉,动则气急,心悸不宁,小便色赤,脉沉细无力。大病日久,元气大伤,气血两虚。
直肠癌气血两虚尿血气随血脱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双足红斑伴灼热疼痛2年,加重伴脓性渗出15天。双足、双小腿弥漫性暗紫红色斑片及网状青斑,肿胀,糜烂面,脓性分泌物,皮温高,压痛明显,双足底皲裂,口腔黏膜糜烂。舌嫩,脉细无力。中医诊断痹证,脾肾阳虚,血脉瘀阻。
红斑肢痛症脾肾阳虚血脉瘀阻足心热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腹泻4年余。胃脘闷胀,饭后尤甚,饥饿时隐痛,大便稀溏,每日3~4次,吃油腻食物后更剧,怕冷,喜热饮,疲乏无力,睡眠欠佳。慢性病容,消瘦,面色晦暗。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乏力。泄泻(溃疡病、慢性腹泻)。脾肾阳虚型。
慢性腹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周身散在皮下结节4~5年。皮下结节全身共76个,分布于四肢、胸腹、背部及臀部,质软,表面光滑,触之不痛。双下肢沉重无力,心烦,头脑不清,不能静坐。舌质暗,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多发痰核,证系痰瘀流注皮里膜外。
脂肪瘤痰湿瘀血痰核皮里膜外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2岁。心悸、胸闷、乏力3月。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舌澹红,苔薄。脉迟缓,心率56次/分。诊断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原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史。月事色澹量多。思虑劳累过度致病。
脉搏无力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较长。主诉为突然左足麻木冰冷,意识丧失,清醒与迷糊交替。中医病名为心肾不交,证型为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失意久郁、长期劳心、房事过度、受寒。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反复,病史较长。切诊未提及。
足无力心肾不交痰厥虚火
查看详情 →
尹某,35岁。胃痛,两肋掣痛,脘腹胀痛,大便溏薄,闭经2个月,白带多。苔白腻,左脉细弦、右部较弱。肝郁脾困,下焦湿浊。面色萎黄,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见哺乳2年,闭经,白带多。脉细弦、右部较弱。
慢性胃炎肝郁脾困脾胃衰弱下焦湿浊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年。主诉下午发热汗多,头痛鼻塞,形寒恶风,周身关节酸楚,口苦,病程10余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体素虚弱,复感温邪,病因病机为复感温邪。舌红苔黄,脉细数。复诊时舌澹红苔薄黄,脉细。
风温肺气不宣卫气失固体素虚弱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中风后双脚痿软乏力8年。高血压史30年,8年前突发脑卒中,丘脑出血,遗留双下肢痿软乏力,左侧更甚。颜面潮红,语言正常但口齿不清,双下肢痿软需人搀扶,舌澹紫有齿痕,苔薄白,脉左关弦,右关细,双尺沉弱。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血瘀、络脉不通,病机气虚血瘀,经络痹阻。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络脉不通舌澹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左侧眼睑下垂,舌体不和,言语不清,咀嚼困难,口唇周边肌肉乏力,头昏。舌质紫暗,舌苔两侧花剥,脉细。证属肝肾亏虚,清气不能上承。舌质紫暗,舌苔花剥,脉细。
重症肌无力肝肾亏虚清气不能上承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病程10年。主要症状为眩仆倒地、昏不知人、手足抽搐、口吐涎沫、面色青紫、二便失禁,发作无定时,醒后神情恍惚、疲乏无力、头重如裹。体丰面黧,神情呆滞,反应迟钝,眠差多梦,头晕昏蒙,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暗淡嫩,脉沉小弦。中医诊断为癫痫,辨证属肝肾亏虚,脾失健运,风痰闭阻,脑窍失灵。望诊见体丰面黧,舌暗淡嫩;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眠差多梦、头晕昏蒙、带下量多;切诊见脉沉小弦。
癫痫肝肾亏虚脾失健运风痰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咽喉痛两年,时轻时重,咽唾、说话时均感咽痛。症状包括咽喉部闷而不舒,月经量少、色澹,心悸气短。体征见扁桃体肿大如蚕蛾,面色澹黄,不润。舌质澹,苔白,脉沉细无力。二诊见心悸气短减轻,咽痛略减。三诊见痛消八九成,肿块退一半,经量多、色深,面红润,舌质红,脉有力。四诊见痊愈,肿块完全消退,身有力,饮食大增。中医病名为慢性扁桃体炎,证型属脾肺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气不摄血,兼有痰阻咽喉。
脉沉细无力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痛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