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4岁,便秘十余年,大便先干后软,便时不畅,下午腹胀加重,纳谷尚可,苔白腻,舌澹,边有齿痕,脉细,脾肾两虚,大肠传导失司,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脉沉细,舌澹边有齿痕,脉沉细
便秘脾肾两虚下元虚衰舌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下肢疼痛,第一趾关节以下青紫溃烂四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半年前曾中风。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麻木、冰凉,末端紫黑溃烂,渗血水,遇冷或夜间疼痛剧烈,步行困难,头昏目眩,心悸易怒,身怠嗜睡,饮食乏味,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而显淤点,苔薄微黄。脉弦而细涩。中医诊断为阴寒湿毒久伏,血脉淤阻。
下肢溃烂气虚血淤阳气虚衰寒湿内伏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四肢逐渐瘦软无力2月余,手指无力握笔写字,下午走路易跌倒,右眼皮下垂,倦怠嗜睡。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型为气血不足,脾虚肾亏。中医诊断为痿证(脾肾两虚)。
痿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右胁胀痛,口淡乏味,腹胀便溏,手足心热。病程较长,有黄疸型肝炎病史。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无力。体征示肝区触痛,肝脾可触及,质中等硬度。中医诊断胁痛,辨证肝郁脾虚,内挟湿热。病机为肝失调达,肝木横犯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蕴。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高热、流涕、头痛2天,伴水泻。舌质正常,苔白厚,脉浮紧,重按无力。辨证为风寒感冒(风寒夹湿型)。病程2天,病因因洗地板后汗出当风,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寒湿阻滞中焦,脾失运化。二诊见双目红赤、口唇红裂、肢体麻痹、筋掣而痛,舌质澹紫,苔仍厚,脉虚数,辨证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三诊症状减轻,舌质正常,苔稍退,脉浮大无力。
风寒感冒风寒夹湿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右侧肢体无力12年余,伴全身不适、走路不稳、胸闷、气短、阴雨天加重、大便干、双目视物模糊。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胸痹。辨证为阳虚血瘀。舌质澹红有瘀点,苔黄稍厚,脉滑。病程长,有脑梗死病史。
中风胸痹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上腹微胀,切口处疼痛,纳食不易消化,大便干,小便黄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肝胆郁热。病程从2009年12月持续至2011年6月。
疲乏无力胰腺癌脾气亏虚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高年,腰痛,尾闾骨酸楚牵强不能动弹,咳呛掣痛,脉细弦,苔薄少津,肾气不足,气滞,督脉不强,肾气衰弱。
肾气不足腰柱酸楚督脉不强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尿崩症半年,昼夜饮水量大,尿比重低,消瘦乏力,纳呆,口干喜饮,夜甚,尿量多,腰酸无力。舌红少津,脉细弱。辨证为肺肾阴虚。
尿崩症肺肾阴虚消瘦乏力口干多饮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胃脘嘈杂不适5个月,伴有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纳少、下肢无力、面现浮红。舌淡,苔白略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嘈杂,辨证为心脾两虚,胃热失降。
胃脘嘈杂心脾两虚胃热失降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十余年,加重2年。既往有神经衰弱病史,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刻下症见胃脘作胀,偶发胃痛,胃中灼热,纳可,失眠,乏力气短,月经后错,量少。舌暗,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胃虚寒,运化失健。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无力,虚寒内盛。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运化失健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左脚大拇指及左踝关节肿胀疼痛月余,局部红肿痛,有烧灼感,活动受限。舌质红,苔黄,脉弦紧。血尿酸明显增多,为570mmol/L。生活习惯经常饮酒,饮食不佳。
痛风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面色晦暗,疲乏无力,全身瘙痒,头晕,偶有头痛,时有胸闷,心悸,气短,胃纳不佳,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大便干燥,2~3日一行,小便黄,夜尿4~5次。中医诊断:关格。证型:气阴两虚,浊毒内停。舌象晦暗,脉沉细。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
疲乏无力慢性肾功能不全气阴两虚浊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左下肢丹毒10月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丹毒,证型阴虚阳亢,湿毒下注。舌红,有裂纹,少苔。脉弦大沉取无力。现症左下肢前侧色暗褐,瘙痒,皮部发硬、结痂。纳眠可,大便少,3~4日一行。
丹毒湿毒下注阴虚阳亢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气短乏力、腹胀、纳差、便秘、眠差、烦躁。舌暗红有瘀斑,苔少,脉弦细。病程较长,存在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病机。
糖尿病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阳痿半月。现病史见阳痿、卵缩、胸闷气短、头晕、腰酸、口干不欲饮、纳谷不佳、眠差。舌边尖红,脉弦小数,双尺无力。中医诊断阳痿,证型为肝郁肾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肾阳气不得宣达。
阳痿肝郁肾虚情志抑郁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0岁,头晕头痛麻木半月,胸闷1年余,头部跳痛,全身痛,烦渴喜凉饮,眠纳俱差,记忆力减退。舌淡红、苔光剥而乏津,脉细弦数。脑血流图示双侧脑血管阻力增大,眼底动脉硬化。证属气阴两虚,瘀阻脉络,尚感风寒之邪。
头晕头痛麻木气阴两虚瘀阻脉络风寒之邪
查看详情 →
男性,44岁,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身体羸瘦不支,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口唇干燥,高度腹水,腹部膨隆,脘腹胀满不能饮食,腹胀难于行动,大便不爽,小便量少色黄赤,舌质红,舌苔白厚而干,脉沉弦滑,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肝炎后肝硬化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6个月余。胸闷气短,胸部隐痛,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肝郁气滞、湿瘀阻络型。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湿瘀阻络,兼有脾虚湿盛,痰瘀互结。
胸痹心痛肝郁气滞湿瘀阻络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咳嗽气促、胸闷、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病程半年余。中医病名:恶核。证型:痰瘀互结,日久肝肾亏损,气血两虚。望诊:面色苍白无华,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嗽气促、胸闷、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切诊:脉细,重取无力。
恶核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