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4岁,乏力、气短、心慌、睡眠差、大便黏、腹胀、口干苦、双腿无力、潮热汗出,病程3年,舌胖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消渴病,脾虚湿热,脾虚失运,湿热内蕴,气机升降失常
消渴病脾虚湿热痰浊内蕴气机升降紊乱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乙肝,黄疸,病程反复。阴黄,寒湿内阻,阳气不宣。面色晦暗青黄,虚胖,巩膜微黄,小便发黄,腹胀,食油腻则呕恶,大便溏而不爽,舌质淡胖嫩,边有齿印,苔白滑津液欲滴,脉沉缓无力。
脉沉缓无力乙肝黄疸寒湿内阻阳气不宣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气短不足以息,心前区刺痛间作,咽喉部发紧。中医诊断消渴病胸痹,证型大气下陷证。神疲懒言,面色淡白,口干渴,双下肢及足底麻木、怕凉,小便频,舌淡暗,苔薄白,脉沉迟,关前尤甚。
消渴胸痹大气下陷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23岁初产妇,小便失禁,坐立时自流尿液,夜间加重,不能行动卧床。脸色灰暗,两足无力,肢冷耳鸣,腰痠腿软,舌淡苔润,脉沉细尺脉尤甚。诊断为肾虚所致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3个月,主诉夜寐咳嗽气促2天余,病程15月余。语迟肢软,夜寐时咳则气促,痰稠难咯,量多,伴有涕嚏,纳谷欠香,大便干燥。乳蛾红肿,舌红苔薄黄,双肺呼吸音稍粗,有干湿啰音及痰鸣音。中医诊断为咳嗽病,证型为肺热证。
咳嗽病肺火上炎痰稠难咯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7岁,头痛半年,左侧偏头痛,固定不移,神疲乏力。舌质紫暗,散在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头痛。
头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26岁,脘腹痞满两周,厌食、腹胀、纳后胃脘不适加重、恶心、畏寒、眠差梦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面色萎黄消瘦、水样大便日3次。舌质澹,苔薄腻,脉濡滑。脾虚下陷。
胃下垂脾虚下陷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四肢麻木发凉,不能行走,病程5月馀。主症为双足麻木、下肢麻沉、发硬、迈步不稳、脚踢地,小便淋漓不畅,尿细,时失禁。舌质暗有齿痕,苔白,脉沉弦。辨证为气虚血滞,寒凝经脉,肾气不足。
四肢麻木下肢发凉肾气不足气虚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胸脘时痛、饱胀2年,伴纳差、口干、口黏、善太息、困倦乏力。中医病名属胆汁反流性胃炎,证型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郁滞,横乘脾胃,升降失常。舌质澹暗、苔白腻,脉弦缓无力。
脉弦缓无力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郁结情志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彻夜吵闹不休,病程2天。主诉神志失常,面色红赤,舌苔薄白,脉细缓无力,指甲苍白,脚冷至膝,目不转睛。诊断为虚狂。病因病机为上假热下真寒之戴阳证,脾肾气虚,相火离位,上扰心神。
虚狂戴阳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黄某,女,56岁。右上外耳郭肿痛,兼头晕耳鸣,疲乏无力,口咽干燥,性情烦躁,睡眠欠佳,双桡骨茎突微有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濡数。中医诊断为耳疮,证型为肝胆湿热。外耳道炎,耳痛、局部皮肤红肿、表皮糜烂、少许稀脓性分泌物、带少许血液、耳周淋巴结肿大、鼓膜充血。
外耳道炎肝胆湿热耳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产后2个月出现下泄完谷、腹痛。病因产后骤食肥腻,烦渴恣饮,导致脾胃无力克化,水谷混乱,恶露中见血块。中医病名产后泄泻。证型脾胃虚弱,瘀阻气滞。病因病机为产后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气血不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产后症状、饮食及恶露情况。切诊未提及。
脾胃无力产后泄泻恶露血块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反复胸闷、心悸30余年,加剧伴胸痛1个月。胸闷、气促反复发作,稍动即发,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心衰,证属气血两虚。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心悸,纳差,夜寐不安,双下肢轻度水肿,唇色暗红,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尺弱。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长。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病位在心脾肾。心气亏虚,脾虚运化无力,纳呆,面色萎黄,脾气虚不能统血,故月经量多。
心衰气血两虚心阳亏虚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14岁至16岁女性,闭经,病程自15岁秋际起,至16岁季夏加重。身形瘦弱异常,微喘,干咳无痰,过午潮热,夜间尤甚,饮食减少,泄泻。脉数近六至,微细无力。
闭经肝经不足肾阴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病程较长,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及频发室性早搏病史。胸痛胀闷,心悸、梦多,胃痛泛酸,大便二日一次,腰痛。舌质嫩,舌边齿印,脉象间歇参伍不调。二诊后脉象大间歇消失,舌心润腻。三诊时诸症大减,脉气调匀无间歇。中医病名胸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宗气不畅,气血不活。
心肌梗死宗气不畅心肺气虚痰阻气机
查看详情 →
新阳公,病史脾肾泄十余年,主症为五鼓腹痛、泄泻频繁,伴食少倦怠。脉右关滑数,左尺微弦无力。中医诊断为肾虚而脾中有积热病。病因病机为脾肾阳气虚乏,脾阳衰则水谷不化,肾阳虚则大便洞泻,五鼓阴尽阳兴,阳虚不能周布,故腹痛作泻,巳午时仍泄,脉关滑数示脾热。
脾肾泻脾阳虚肾阳虚脾热
查看详情 →
男性,48岁,右上肢无力、活动受限1月余。右上肢活动受限,三角肌、肱二头肌萎缩,肌力1级,肱二头肌反射减弱。颈椎管狭窄,C5~6脊髓受压,C5神经根受压,C5、C6神经部分损害。
颈椎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络阻塞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眩晕8月,起身及转头时加剧,伴眼前发黑、足软、恶心呕吐、右手指麻木、耳鸣、腰膝酸软。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脾肾亏虚,痰瘀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颈椎退行性病变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脾肾亏虚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面部及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头晕乏力,纳食不香,夜寐多梦,便溏溺少。舌质淡白,苔薄白,有齿痕。脉濡弱无力。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证型脾肾两虚,水湿内停。病因久病正虚,脾气不健,水谷失运,津液输布障碍。病机肾虚则腰酸,肾阴不足虚阳上越,致血压波动。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喘息反复发作15年,加重伴便血1天。表情澹漠,下肢皮下瘀斑,喘息汗出,口唇紫绀,耳轮青紫,痰声辘辘,小便量少。脉沉细数。胸片提示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双下肺感染。血气分析示PaCO2升高,PaO2降低。大便柏油样,潜血阳性。中医诊断肺胀,血证。辨证痰瘀窍闭。
肺胀血证痰瘀窍闭肺心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