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性,产后月余,头晕目眩,心荡不宁,腰背酸痛,四肢软弱无力,精神疲惫,小溲清长。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多产伤肾,肝经血少。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过多,肝经血少,肾气虚弱,带脉不固。腰痛与肾及带脉关系密切,肾亏则带脉不固,导致带下连绵。
产后身痛肾气虚弱肝经血少带脉不固
查看详情 →
男,64岁,心痛彻背5年,阵痛连腰,按之痛缓,动则气短,心烦胸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膝软无力,神疲,四肢清冷,心动悸,脉沉细而结代,舌质嫩澹。肾厥心痛,阴阳气虚。病程5年,肾气虚,阴火上冲,心肾不交。
心痛彻背肾气不足阳虚阴火上冲
查看详情 →
男,49岁,小腹胀疼5个月,腹凉喜暖,嗳气食少,便溏有沫,左腰胁疼,疲乏无力,畏寒寐差,体重下降。舌黯红,苔白腻厚,脉弦减。证属肝阳虚,厥气犯胃。
疲乏无力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肝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主要症状为四肢抬举无力、疼痛,咳嗽有痰,吞咽困难,饮入即呛。脉濡数。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气血不荣筋骨,瘀阻会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四肢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咳嗽有痰,切诊脉濡数。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气血亏虚瘀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纳后脘腹撑胀,头晕眼花,四末清冷,胎漏色澹质稀,腹坠腰酸,两腿无力,面色皖白,舌澹苔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肾气虚,胎元不固,证型属脾肾气虚,统摄失职。望诊见面色皖白,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后脘腹撑胀,胎漏,腰酸,四末清冷。切诊见脉沉细弦。
胎元不固脾肾气虚胎漏不止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头痛如劈,恶心呕吐,昏迷不醒,病程约2个月。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痛头晕,恶心欲呕,口苦而干,咽喉有痰,纳食不馨,眠差多梦。脉弦细而数,舌质暗红,苔黄腻。辨证为久病气虚,瘀血阻滞。
头痛恶心头晕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7月余。月经规律,量中,有血块,右侧附件增厚,压痛,阴道彩超提示右侧囊性包块,输卵管积液可能。中医诊断癥瘕,证型湿热瘀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湿热、邪毒入内,与气血搏结,瘀血内停,冲任失调。
癥瘕湿热瘀阻脾阳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多食、多饮、多尿年余,病程8年。多食、多饮、多尿、口渴、口干、饥饿感、四肢无力、汗多、便秘、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恶心、头痛、腰痛。脉弦,舌质红,苔澹白而薄。消渴病,上、中、下消。
消渴病肝肾阴虚阴虚内热多食多饮多尿
查看详情 →
患者直肠肿块二月余,形体瘦削,呈重病容。诊脉沉弦而缓,舌质红苔白厚。湿热之邪与燥气邪毒相搏,郁遏于下焦,壅结于直肠上端。中医诊断为肠覃。舌质红,苔白厚,脉沉弦而缓。
直肠癌肠覃湿热燥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女性。月经无规律,月经量多伴腹疼,B超示子宫肌瘤2cm×2.5cm。面色黄,纳差,腹冷痛,月经色黑,腰困疼痛,形寒肢冷。舌质澹紫,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滞血瘀,肾阳不足。舌质澹紫,舌质有瘀点,舌苔白,脉沉细。舌质澹红,苔白,脉象沉。
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肾阳不足腰困疼痛
查看详情 →
晏某,69岁,反复心悸、心累、胸闷10年,加重2月。精神不振,语音低弱,面色乏华,舌质澹,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细数乏力,参伍不调,脉率达110次/分。左室壁增厚,主动脉增宽伴反流。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动悸。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
心动悸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女,30岁。下腹左侧肿块,走路不适,小便难。面色黄而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数,按之无力。肝气郁结,脾胃亦虚,血瘀成症。少腹左侧触得症块,推之不移,无压痛。脉弦数,舌质澹,苔薄白。症块位于冲任,坚硬,推之不移。脉息弦数,按之无力。舌质红润少苔。
卵巢囊肿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血瘀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白带过多,病程8年。气滞血瘀,痰湿内蕴。舌质澹,苔厚腻,左部沉涩无力,左部细数而濡。周身倦怠,头晕,体胖自汗,夜眠不安,口渴喜凉饮,白带白而质稠,两腿青筋满布。
不孕症闭经白带过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反复发作四肢抽搐、口吐涎沫2年余,加重2个月。头昏沉重如裹,精神不振,肢倦乏力,咯吐痰涎,纳谷不馨,腹胀恶心,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薄略腻,脉沉缓。中医病名为痫证,证型为痰涎壅盛、蒙蔽清窍。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随肝风上扰清窍。望诊见舌质淡,苔白薄略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昏、痰涎、纳差、腹胀。切诊见脉沉缓。
癫痫痰涎壅盛肝风内动脾虚生痰
查看详情 →
女,55岁,关节痛、口干、尿频8年。关节痛活动后加重,双下肢浮肿,眼睑浮肿,头晕乏力,口干喜饮,尿频,大便干燥。空腹血糖14mmol/L。高血压10余年,慢性泌尿系感染3年,糖尿病8年。气阴不足,湿滞经脉。舌红,苔黄,脉细数。
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泌尿系感染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男性,主诉头晕无力,病程2年余。症见血压偏低,苔薄白,脉沉。心电图示心动过缓,T波改变。太阴经、阳明经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阳明经。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头晕无力,血压偏低,病程较长,属脾虚气血不足,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致头晕乏力,低血压。
脾虚低血压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女,58岁,双膝关节冷痛半年余,加重一周。膝以下水肿,眼睑浮肿,四肢欠温,神疲乏力,纳谷不馨,小便清长,睡眠可。舌淡胖有瘀斑,苔白腻,脉濡细重按无力。证属脾肾阳虚,痰瘀内阻。
重按无力双膝关节冷痛脾肾阳虚痰瘀内阻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患者,主要症状为走路突然停止、转圈、向右摆头、口出“哈”声、目上吊、肩耸、肢体耸动、口张舌伸,睡眠中伴有声音。面色萎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无力。中医诊断为舞蹈病。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风痰上扰。四诊表现为舌红苔黄厚,脉滑无力。
舞蹈病痰作祟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左半身不遂,能食不寐,脚步勉动,手肘足膝无力。脉象沉细微数,左手尤甚。病因病机为心营过虚,肝无血养,内风暗动。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属血虚风动。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提示操劳太过,营血大亏。脉象沉细微数,左脉渐平。
心营过虚肝无血养内风暗动左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10余年,加重1年。心慌、乏力、胸闷、气短、纳差、嗳气。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气不足、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情志不遂、喜食咸味,导致心脾虚弱,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肝脾不和。
心气不足肝脾不和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