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9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数年,情绪波动后加重。头痛如劈,心烦,口苦,卧则眼前发黑,面赤,手足活动失灵,突然晕厥。脉弦长有力,舌红苔薄黄。中医诊断为肝火旺盛,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郁化火。
头痛头晕肝火旺盛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晕厥、头昏、乏力、胸背疼痛、畏寒肢冷。病程10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宣,病因病机肾阳虚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慌、胸闷、晕厥、头昏、乏力、胸背疼痛、畏寒肢冷。切诊脉沉迟无力。
胸痹心肾阳虚窦性心动过缓寒厥证
查看详情 →
男,60岁,胸痛彻背,汗出如油,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微兼结代,心电图S-T段低,证系心血瘀阻,心脉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
冠心病心血瘀阻心脉不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男,50岁,反复咳喘1年,加重伴胸闷1周。咳声重浊,夜咳重,痰黏稠色白,伴胸闷气短,咳则晕厥,体温38.5℃,鼻塞,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湿啰音,舌淡苔薄白,舌边舌尖红,脉滑稍数。肺胀,证属肺热壅滞;晕厥,证属痰蒙清窍。
晕厥肺胀肺热壅滞痰蒙清窍
查看详情 →
女,61岁,心前区痛3年,加重半年,阵发性刺痛向左肩臂放射,伴胸闷、气短、心悸、头晕、耳鸣、腰膝痠软、纳呆、便溏。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缓结代。中医病名属心痹,证型为心、脾、肾三阴亏虚,病机为心脉痹阻。
冠心病三阴亏虚心脉痹阻心悸
查看详情 →
女,38岁,情志异常,失眠反复发作3年,加重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精神忧郁,情志烦乱,咽部梗塞感,大便干,脉弦细,舌尖红、苔黄。痰郁。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情志烦乱,头晕耳鸣,四肢无力,烦躁不安,周身酸楚,曾有晕厥、抽搐、哭笑无常。
失眠痰郁肝火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腹胀,疼痛剧烈时出现晕厥,手足梢冷。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脾胃失和,肠胃瘀热。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苔黄腻。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包括腹痛拒按、体温升高、血压偏低、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高。切诊脉来弦数。
急性胰腺炎肠胃瘀热腹痛拒按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属阴虚阳亢。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体征示血压偏高,心率70次/分,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现症包括胸闷、气短、乏力、心烦、失眠、头晕。
心悸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26岁,胃脘隐痛,呕吐频频5天,病程5天。呕吐,慢性胃炎,脾肾两虚型。面色皖白,舌澹胖嫩苔白滑,脉沉细。精神虚惫,四肢不温,腰痠肢冷,倦怠乏力。
慢性胃炎脾肾两虚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76岁,胸痛、胸闷4小时,突发晕厥2小时。胸痛,寒滞厥阴,气血凝滞,浊气上逆。面色微紫,舌质红欠津,苔薄,脉细迟。呕恶频作,吐白色痰涎,四末厥冷,头微汗出,气短难续。
胸痛寒滞厥阴气血凝滞浊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眩晕1个月,伴心悸易惊,性情急躁,夜睡多梦,胸膈痞闷,大便较干。血压偏高,舌澹苔白厚,脉细缓,面部微浮,唇色红。中医诊断为肾阴亏虚,肾阳不足,水火失济,肝木失涵。病机为阴虚阳浮而为晕,阴阳不相接续而为厥。
眩晕心悸肝木失涵肾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经行头痛5年余。月经周期35-40天,经量少,经色紫红有块,经期头痛始于经前3天,痛如锥刺,按之痛甚,痛剧则呕吐晕厥,经净后缓解。舌黯紫,脉沉弦。诊断为瘀血内阻,经脉壅滞,清窍不利。
经行头痛瘀血内阻经脉壅滞清窍不利
查看详情 →
王某,49岁,女性,主诉心悸、头晕8个月。病程8个月。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肾阳虚,胸阳痹阻。舌质澹有瘀点,苔白。脉沉迟无力。心率44次/分,心律不齐,心音低钝。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四肢不温,纳差,眠差,大便溏。
心悸心肾阳虚胸阳痹阻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头晕2年余,心慌发作频繁,伴胸闷、气短、乏力,心慌时小便失禁,经常晕厥。既往史示高血压,心电图示频发房早、阵发性心房纤颤。舌象正常,脉象结代。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正常,脉象结代。
心律失常气血不足心肾阴虚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近七旬,晕厥,小愈后眼花,不良于步,脉散乱。头痛,肝阳上亢,外感风热,内伤七情。面色晦暗,舌红少苔,声音低微,口咽苦燥,汗出如珠,脉浮数。
晕厥眼花目闭不语三阴亏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畏寒怕冷一年。病程一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虚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大汗出。病因病机为阳虚,外感寒邪,气血不足,导致畏寒怕冷,腰腿冷痛,尿频而少。
阳虚证畏寒怕冷腰腿冷痛尿频而少
查看详情 →
女性,37岁,反复昏厥27次,多于排尿过程中或起立时发生,伴胸闷、恶心、心悸、全身僵直、呼吸微弱、四肢厥冷、汗出湿冷、疲惫、肢体软弱、食少乏力、动则心悸、脑中如空、白带量多清稀、面色㿠白、语声低怯、汗出溱溱,舌小而薄质淡红无苔,脉细弱无力,证属心脾肺俱虚,肾元不足,气随尿陷,清阳不升,诊断为尿厥。
尿厥心脾两虚肾元不足气陷
查看详情 →
年近五旬,头痛目痛,视物不明,眩晕,脑痛彻目,目痛彻脑。肝火生翳,肝胆之火挟气血上冲脑部,脑中血管膨胀,目系连脑,目痛生翳。左部洪长有力。面色红,舌红,脉洪长有力。病程渐进,头痛日寝加剧,目痛生翳,眩晕难堪。
肝火生翳肝胆之火脑充血症头目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五十余,主诉头晕、乏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晕厥,证型属肝阳上亢、内风扰动,病因病机为烦劳伤精、内火炽盛、风火相搏。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弦数。问诊见五志火动,病程缠绵,夏季加重。
烦劳过度阴精不足肝胆相火内风暴起
查看详情 →
男,69岁,反复头晕,胸闷,晕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微,心气虚惫,心阳暴脱,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脉搏30次/分,血压86/58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心房率100次/分,心室率33次/分,心率30次/分,时有结代。
昏厥史心气虚惫心阳暴脱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