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主诉右上腹疼痛4天。右上腹胀痛不适,恶寒发热,恶心欲吐,食纳不振,食后腹胀腹痛加重,口干烦躁,四肢不温,大便干结。巩膜轻度黄染,胆囊区压痛,腹肌紧张。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虫扰中焦,上窜胆道致肝气郁闭,胆气不行,气机逆乱,蛔死胆道嵌顿。病程4天。
胆道蛔虫嵌顿肝气郁闭胆气逆乱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产后2周乳房红肿胀痛,排乳不畅。乳房内上方有鸡蛋大小肿块,红肿热痛,拒按,体温38.5℃。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热毒壅滞,乳道不通。
急性乳腺炎热毒壅滞乳道不通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
查看详情 →
经事淋漓,色黑不多,少腹胀痛,胸脘痛势甚剧,手不可近,口干引饮,身灼热不退,时而形寒,苔黄腻,脉滑数。伏邪挟湿热蕴蒸,宿瘀凝于胞宫,厥气乘势横暴,少阳枢机不和。
经行腹痛湿热蕴蒸宿瘀凝宫厥气横暴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产后胃脘隐痛,痛时喜按,食后胀满。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自汗乏力,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无力。证属脾胃气虚。
产后胃痛脾胃气虚面色萎黄自汗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左胁肋痛6年,加重6个月,疼痛如针刺样,无其他不适。舌红,脉弦紧。辨证为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情志所致,肝郁不舒,木失条达,不通则痛。中医诊断胁痛(肝郁气滞),西医诊断肋间神经痛。
胁痛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呃逆频频8年余。呃声洪亮有力,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尤甚。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呃逆(膈肌痉挛),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呃逆病程长,情绪因素诱发。切诊见脉弦细。
呃逆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精神紧张
查看详情 →
女,44岁,头痛、失眠、胸闷烦躁,病程2个月。头痛、心烦胸闷、急躁易怒、心惊失眠、善太息、两胁胀痛、脘闷嗳气、纳呆、大便秘结。郁闷面容,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气滞郁阻,肝火犯胃。
头痛失眠胸闷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右胁前后掣痛反复发作,伴胃区胀痛、恶心呕吐、频频泄利7年,加重半天。神志疲惫,面色发青,白睛发黄,口唇干燥,舌红,苔白而干,腹皮绷紧,胃区压痛明显,手足发凉,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胁痛(湿热中阻)。B超示胆囊壁毛糙,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病情变化时出现面唇发绀,四肢凉,呼吸微弱,体温不升,血压下降,诊断为湿热中阻并厥证心肾阳衰。
心胆综合征湿热中阻厥证心肾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双下肢浮肿、小便频数伴泡沫尿、血压升高。病程4年,曾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刻下症状包括精神疲倦、面色晦暗、乏力、头晕、恶心、脘腹胀满、腰酸、纳呆寐差、双下肢中度浮肿、小便量少、泡沫尿、大便烂。舌质淡暗,苔白略腻,脉沉弦细。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降低,血钾升高,血肌酐、尿素、尿酸均升高,尿蛋白2(++),血压升高。中医诊断为脾肾亏虚、湿浊内阻。
慢性肾炎脾肾亏虚湿浊内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双侧乳房未发育5~6年。现病史示乳房平塌如幼女,月经量多有瘀块,腰腹疼痛,头晕、胸闷、烦躁、夜卧不安、多梦、纳差。体征示面色萎黄,右少腹有肿块,舌淡紫尖红,苔白,脉细弦。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病及血,肝克脾土,气郁生热,气滞血瘀。
乳痿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左侧胸胁部跌伤2周。疼痛固定,痛如针刺,局部压痛明显,微肿,胸闷加重,咳嗽及呼吸加深时疼痛加剧,引胁间窜痛,睡眠翻身不利,牵引背痛。舌质紫,见瘀斑,舌苔薄,脉细涩。中医病名属胸胁血迸伤,证型为气血壅滞,痹阻经络。病因病机为跌扑伤损,气滞血瘀,经络痹阻。
胸胁血迸伤气血壅滞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两胁胀痛3个月,伴胸闷脘痞、嗳气频频、善怒烦躁。脉弦,苔薄。证属肝气郁结,病机为肝郁气滞,络脉受阻,经气运行失畅。
肝气郁结两胁疼痛胸闷脘痞善怒烦躁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月经期下腹反复疼痛两年,经期约4天,经色暗红,挟血块,伴腰酸、便溏、乳房胀痛、纳差。面色欠华,性情易急躁,白带较多。舌澹红、苔薄白。肝郁脾虚、冲任失调型痛经,中医诊断为痛经,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面色欠华,舌澹红、苔薄白,脉象未提及。
痛经肝郁脾虚冲任失调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两胁疼痛2个月余。胸脘痞闷,两胁胀痛,走窜不定,嗳气频作,烦躁易怒。苔白腻,脉弦滑。证型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病机为络脉阻滞,不通则痛。
两胁疼痛肝郁气滞痰湿内阻胸脘痞闷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腹泻多年,每日大便5次以上,伴腹痛,泻后痛减,水样便或溏薄。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中阳不足,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亏虚,土不治水,水湿不化,遇冷则泻。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面色苍白少华。
腹泻脾阳不足肝郁脾虚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阴茎举而不坚,不能性交已3年。主要症状包括阴茎举而不坚、不持久、早泄、性欲减退、头昏耳鸣、神倦乏力、腰酸、步履无力、纳谷差、腹胀便溏、阴茎发凉、形寒畏冷。体态体胖,面色白欠华,舌质澹,苔薄,脉细滑。中医诊断为阳痿,证型为肾阳虚型。病机涉及肾阳虚亏,心肝脾经病变。体征显示脊柱两侧有条索和压痛,第2腰椎至骶椎有泡状软性物和结节状物。
阳痿肾阳虚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39岁,主诉入睡后右足抽动,右手抽动,右半身抽动惊醒,心烦,右半身沉重,性情急躁,腰酸困乏,精神较差。形体消瘦,面色白,精神倦息,苔薄白,脉细弦。神经衰弱。肝血亏损,虚风内动。肝血不足,虚风内动,阴虚内热,肝肾同源,营卫不和。面色白,舌苔薄白,脉细弦。心烦失眠,腰酸困乏,肢体麻木沉重,性情急躁。脉细弦。
神经衰弱肝血亏损虚风内动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主诉胃脘胀闷不舒3年余。体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辅助检查示胃下垂6cm,诊断胃痛。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宗气不足,病机为虚证。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沉细。
胃痛脾胃虚弱宗气不足胃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双乳房胀痛2年。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双乳房可触及多个小结节,边界不清,质较韧,有触痛。B超及X线钼靶摄片提示双乳腺增生。素性抑郁。
乳腺增生肝气郁结血瘀脉涩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