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恶心厌油、倦怠无力、黄疸,病程自1978年12月中旬起。中医诊断为肝瘟(急黄),辨证为湿热蕴结,后转为肝肾阴虚,虚火作祟,再转为脾虚证候。望诊见黄疸,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乏力、黄疸、纳差、腹胀、胃痛、盗汗。切诊见脉数。
重型肝炎急黄湿热蕴结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双下肢紫癜1周,伴有发热、咳嗽、咽痛、关节痛、腹痛、食少。咽红,腹部压痛,四肢伸侧密集瘀斑,膝关节痛。辨证为风热动血,血热妄行。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余正常。
紫癜风热动血血热妄行关节痛
查看详情 →
张某 男 65岁 劳累后突发左小腿红斑疼痛伴恶寒发热 小腿变粗肿 近2年发作频繁 红肿热痛发胀 下床活动加重 发热 纳呆 精神欠佳 夜寐欠佳 小便黄 左小腿红肿皮温高触痛 舌红苔黄腻 脉数 湿热素盛 下注于腿 复感邪毒 蕴结肌肤 丹毒
丹毒湿热外伤感毒正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60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巩膜黄染,大便溏泻,低热,小便色深黄,舌质红、苔白,脉濡数,肝弥漫性病变,脾厚4.8cm,有中等量腹水,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总胆红素升高,辨证为湿热蕴蓄,湿盛于热,脾为湿困运化受阻。
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蕴蓄脾为湿困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颈部甲状腺肿大1个月,伴有颈部不适、疲乏无力、咽部不适、易感冒。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表面高低不平,未见明显结节,咽部红肿。B超示光点增粗,甲状腺功能正常,TSH稍低,TG-ab、TM-ab阳性,穿刺见淋巴细胞浸润。中医诊断为瘿病,证型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桥本甲状腺炎肝郁脾虚气滞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间或心慌、胸闷1个月余,病程2个月。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时或一止,止无定数。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证型为气阴不足,气血失调,热毒上泛。舌边有齿印,舌质黯红,脉小滑,偶有歇止。舌质嫩紫红,脉小有间歇。病因病机为风热邪毒侵袭肺卫,内舍于心,消灼心阴,耗伤心气,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不足心脉失调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病程4天。发热最高达40.2℃,咽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烂乳蛾,病机为热毒蕴结。
烂乳蛾热毒蕴结咽痛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乏力8个月,加重4个月。消瘦,面色苍白无华,出汗,低热,下肢水肿,脾大,两腋下淋巴结肿大,左大腿内侧有陈旧性瘀斑。骨髓象提示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呈慢粒表现。中医诊断为邪毒入髓伤血,气血虚兼血瘀。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乏力、消瘦、出汗、低热、水肿、脾大、淋巴结肿大、瘀斑。脉象未提及。
白血病气血虚血瘀脾大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感冒一周,鼻塞干痛,流浊涕,咳嗽,咽干痒痛,痰黄绿,口苦咸,汗出,便干,尿黄。舌象澹红,苔白根薄黄稍腻。脉象沉细。辨证为表邪化热,肺失清肃。
感冒表邪化热肺热痰黄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12)岁,主诉咽喉红肿疼痛,尿量减少,颜面浮肿,阴囊及下肢水肿。中医病名属水肿,证型为肺热上熏、脾肾失调。病因病机为外邪久恋于肺,肺热上熏咽喉,肺失治节,水液代谢失调。望诊见颜面虚浮,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舌质红,苔白腻。闻诊见声音嘶哑。问诊见纳差,小便少。切诊见脉象弦滑。
肾病综合征肺热咽喉不利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缝纫师。主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无汗、口微渴、纳差。舌红,苔微薄。脉浮而弦数。辨证为时邪外感,卫表热盛,后转为表解而热入营分,斑毒外出,热势仍盛,继而毒邪猖獗,蒙心包、人血分,正虚力难制邪,毒邪内陷。斑疹内陷,热势增高,神识不清,谵语狂躁,斑紫舌绛,脉洪大数。正虚无力托邪,余邪不退,营阴亏伤。
斑疹伤寒卫表热盛热入营分邪毒内陷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咳嗽有痰3天,体弱易感。现病史提示外感受凉,喉中痰多,鼻塞涕清,胃纳减少。神志清,精神可,咽淡红,喉核无殊,肺音粗,舌淡,苔薄白,脉小浮。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虚咳嗽,病因病机为肺虚外感,痰湿内生。望诊见舌淡苔薄白,切诊脉小浮。二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小滑。三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平和。
咳嗽肺虚痰浊肺脾不足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主诉咽痛灼热,吞咽及呼吸不利,伴发热、畏寒、咳嗽、吐黄稠痰,大便2日未行。咽部充血鲜红,双侧喉核肿大,接近腭垂,上布黄白脓点,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滑数有力,颌下核肿大。中医病名为乳蛾,证型为风热邪毒,搏结咽喉。望诊见咽部充血、喉核肿大、舌质红、苔黄而燥。闻诊见咳嗽、吐黄稠痰。问诊见咽痛、发热、畏寒、咳嗽、吐黄稠痰、大便未行。切诊见脉滑数有力。
乳蛾风热邪毒咽干口渴舌苔黄燥
查看详情 →
王某,29岁,男性。周身反复起疹伴脱屑4年余。皮疹为澹红色丘疹、斑片,上覆银白鳞屑,刮除后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咽干、咽痒。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滑。中医诊断为白庇(寻常型银屑病),证属血热伤阴,肌肤失养。病程长,有家族史,平素易咽干、咽痒,嗜食辛辣。舌象澹红,苔薄黄,脉滑。
银屑病血热伤阴肺阴不足咽喉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两眼胀痛,视力下降6日,口干不欲饮。双眼急性视神经炎,辨证为肝郁不舒,疏泄失司。双眼视力0.15,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视乳头凹陷消失,边缘不清,静脉充盈纡曲,网膜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双眼特发性葡萄膜炎,辨证为热毒壅盛。右眼视力指动/眼前,左眼数指/眼前,双眼混合性充血,角膜KP(+),房水混浊,虹膜纹理模糊,瞳孔中等度散大,眼底不能见。左眼视力0.1,右眼数指/30厘米,眼底见视网膜水肿,脱发已止,听力恢复正常。
视神经炎肝郁不舒热毒壅盛视网膜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发热,口渴,胁痛,便秘,小便如茶,舌苔黄腻,脉弦数。阳黄重症。湿热内蕴,胆汁排泄受阻。面色晦暗,舌苔黄腻。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胁痛,便秘,小便短赤,黄疸。脉弦数。
阳黄重症湿热内蕴胆汁排泄受阻肝区微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头痛加重伴呕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病程自1974年6月6日至9日。中医病名属外感温热,证型为邪犯太阳。病因病机为新感温热,邪犯太阳。望诊见唇红,舌苔厚腻,脉象浮数。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头痛项强、发热、呕吐、神志不清,切诊脉浮数。
中枢感染头痛项强发热呕吐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恶寒、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剧烈头痛、四肢酸痛、尿频。病程1周。中医病名未明确,辨证为风寒外束,入里化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体征见体温39.1℃,脉搏100次/min,尿常规示白细胞及红细胞增多,尿蛋白(++),肝功能异常,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
风寒外束入里化热发热尿频
查看详情 →
男,57岁,乙型肝炎病史27年,肝硬化4年,身体消瘦乏力,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小便深黄,低热,舌质红,苔白滑,脉弦滑稍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肝弥漫性改变,脾厚,有少量腹水,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胃湿热所困,运化受阻。二诊仍腹胀,舌质红,苔白滑,脉沉弦滑,总胆红素仍高,B超示脾厚,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大便泄泻,小便色黄量少,口干口苦。三诊腹胀减轻,黄疸消退,舌苔转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调,木郁土壅。四诊黄疸消退,体力恢复,舌红苔薄,脉沉而有力,辨证为服大量清热解毒药伤及脾阳。
肝硬化湿热蕴藉脾大便泄脾胃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要症状为胃纳不佳,全身黄染。病程较长,治疗100余天黄疸未退。中医病名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证型为湿热酿毒。望诊见面色黄晦,舌苔白浊,中心微黄,舌下络脉怒张。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腹胀满,大便色灰白,小便赤黄。切诊脉弦数有力。
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酿毒血瘀肝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