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4岁,女性,主诉痛经,经期少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澹,量少质稀,头晕耳鸣,疼痛剧烈时需服止痛药。面色皖白,口唇发青,四肢不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精亏血少,阳气不足,肾虚脑失所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宫寒凝滞。
痛经脾肾阳虚宫寒凝滞精亏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间断胃隐痛1年,加重半月。胃隐痛,下午2~4时最严重,饭后胃胀,天冷饥饿时痛,纳差,头晕,乏力,多梦,腹冷。舌胖大,脉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脾胃虚寒。病程较长,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清气不升。
气滞胃痛脾胃虚寒湿阻
查看详情 →
杜某,50岁,左髋疼痛,左大腿中部麻痛5年余。舌质紫,苔黄腻,脉弦滑。腰活动受限,左腹股沟压痛,左髋旋转受限,左股四头肌轻度萎缩。股骨头无菌性坏死Ⅱ度。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痰瘀互阻。
气滞血瘀股骨头坏死痰瘀互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结婚八年未孕,月经错后,量中等,色黑,经前乳房发胀,心烦易怒,经后精神抑郁,腰腹发凉,白带多,腰酸下坠,子宫偏小。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不和,经水失调。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细。
肝郁气滞不孕症气血不和经水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7年,血块多,痛经,近2个月加重。妇科检查示子宫前倾增大、质硬有触痛,B超示子宫前壁实性暗区。中医诊断症瘕,证属肝郁气滞血瘀。望诊舌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平素心情郁闷,善叹息,下腹胀痛。切诊脉弦细。
肝郁气滞子宫肌瘤血瘀证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滕某,66岁。阵发性呼吸困难半年,劳力性气短加重3天。心衰(气虚夹痰瘀)。气虚夹痰瘀。面色晦暗,舌质隐青,苔厚腻,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脉结代。心悸,乏力,头晕,尿少,下肢浮肿,大便数日一行。心界扩大,心率105次/分,心律不整,心音强弱不一。双肺底湿啰音,血压146/84mmHg。心脏彩超示左室舒末径59mm,EF39%,E/A小于1。
心衰心气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颈部肿大7年余,伴心慌、怕热、乏力。中医病名瘿病,证型痰凝血瘀,兼有气郁。舌苔薄白,脉细数。甲状腺Ⅱ度肿大,两侧有结节。病程长,情志不舒,气滞痰凝血瘀阻于颈侧。
瘿病气郁痰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自觉右胁下疼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肝郁气滞,证型气血瘀滞。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舌质暗澹,脉沉弦。两胁胀闷疼痛,右胁为甚,肝脾肿大,质硬,脘腹满胀,纳食不佳,体倦神疲。
肝郁气滞气血瘀滞右胁胀痛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胃痛年久,近期加重。胃部疼痛拒按,痛有定处,夜间痛甚,连及胁背,食少腹胀,面色青晦。舌质紫暗,脉弦紧而涩。证属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慢性胃溃疡胃痛拒按痛有定处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肝转移瘤术后5年。现症见肝区及胃脘部胀满,纳呆,呃逆,口干,小腹胀,乏力,消瘦,尿频量少,大便不爽。面色黧黑,表情澹漠,形体消瘦,语言流利,声音低怯。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肝郁气滞,气瘀互结,积于腹部而成积证。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故右胁肋及胃脘部胀满;肝木克伐脾土,脾胃运化失常则纳呆;胃气上逆则呃逆;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周身失养则消瘦,全身乏力;面色黧黑为肝病之主色;苔腻,脉沉细主脾虚。
肝郁气滞肝转移瘤气瘀互结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口角左歪1个月余。病程1个月余。中医诊断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脑络痹。证型气滞血瘀,风痰阻络证。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行走迟缓。
气滞血瘀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主诉头晕失眠,胸胁胀痛,咽部堵闷,气短懒言,胸中痞满,四肢乏力,不思饮食,面色苍白,大便溏泄,小便清长。中医病名咽异感症,证型脾阳虚弱,中气不举。舌苔薄白,舌质较淡、边有齿痕,脉沉细而虚。
咽部堵闷脾阳虚弱中气不举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失眠多梦、口苦、纳呆3个月。中医诊断不寐,证型痰热内蕴,上扰心神。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有力。病史提示情绪低落,心神恍惚,善叹息。
肝郁气滞失眠多梦痰热内蕴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腰腿痛5年,劳累或遇寒加重,休息或遇热缓解。腰部活动受限,左腿疼痛麻木,夜间加重。腰椎左侧肌肉僵硬,按压放射痛。舌质澹,苔薄白腻,脉沉紧。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寒湿阻痹,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腰腿痛肝肾不足寒湿阻痹
查看详情 →
女性,27岁,少腹隐痛半年,少腹胀而隐痛,小腹、脐下右侧稍硬,按之痛,小便量少,脉沉缓,舌苔白腻,少腹痛(脾虚湿阻)。
少腹痛脾虚湿阻脾阳虚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右眼下方固定黑影3个月,视物不清。舌质红,苔少,脉弦。眼底检查示右眼颞上枝静脉充盈、迂曲,网膜小片状出血,动静脉交叉征,黄斑部中心凹反射消失。中医诊断为血瘀络损。病因病机为痰凝气滞,目中脉络不畅,血瘀脉络破损。
痰凝气滞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瘀络损目络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腹胀、双下肢浮肿3年,加重伴乏力2个月。腹胀,食后尤甚,双下肢肿,乏力,纳差,便溏,小便量少。舌质澹,苔白滑,脉沉缓。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黄染,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B超示肝硬化,脾大,腹水(中量)。肝功能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中医辨证为水湿内阻。
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脾肾亏虚水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左手麻木三个月,以1~4指为主,向前臂放射,夜间加重。中医诊断痹病,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伤痹痛,气血凝滞,筋脉失养。体检示左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腕掌部Tinel征阳性,左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麻木不仁腕管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40年,近10年发作逐渐频繁,每年4~10月发作,伴憋气、胸闷、窒息感,无咳嗽,咯少量白痰,心慌、胃脘闷胀、食欲不佳、口干不喜饮。舌质澹红,苔白略厚,脉弦。中医诊断风哮证,证型风邪犯肺,气滞痰阻证,后转为风邪犯肺,肺肾两虚证。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暗、苔白、脉沉缓,舌质暗红、苔滑、脉弦,舌质澹红、苔薄、脉沉。
气滞痰阻支气管哮喘风哮证风邪犯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