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4岁。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行腹痛,纳差,胸闷,双下肢浮肿。病程2年。中医病名:症瘕。证型:痰阻血络,冲任不固。病因病机:痰阻血络,痰浊中阻,痰郁气滞,痰阻水道。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而根部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差,胸闷,浮肿,月经异常。切诊:脉沉细。
子宫肌瘤痰阻血络冲任不固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诉腰痛、颈项痛,病程10年,阴天加重,晴天缓解。舌质紫黯,苔薄白微黄,脉沉弦。辨证为痛痹证兼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素体年老气血亏虚,感受风寒湿邪,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肾之脉络受损。
气滞血瘀痛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口角左歪1个月余。病程1个月余。中医诊断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脑络痹。证型气滞血瘀,风痰阻络证。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行走迟缓。
气滞血瘀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胀痛反复5年,胃脘灼痛引及右胁,反酸,心烦易怒,时而胆怯,口苦,失眠,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肝气郁结、肝火犯胃。
胃痛肝气郁结肝火犯胃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虚烦不寐。病程半年,间有发作。刻下症状包括心慌心悸、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失眠多梦、心烦盗汗、口干舌燥、舌光少苔、脉结代。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望诊面色苍白,舌光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慌心悸、虚烦不寐、神疲气短、失眠多梦、心烦盗汗、口干舌燥。切诊脉结代。
心悸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腹部出现色素沉着,色暗,易感冒4年。腹部、前胸、四肢及背部出现褐色斑片,无痛痒,表面无鳞屑。舌红苔薄,脉细弦。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精血不足,气血湿瘀积滞皮下。
色素沉着脾胃气虚精血不足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女,27岁,胃脘隐痛半年余,伴口干、便秘、食欲差、腹胀、呃逆。胃阴不足,中焦失和。舌红少苔,脉细弱。胃部不适,饥饱时均有痛感,无泛酸。口干,腹胀,呃逆,食欲差,便秘。脉细弱。
胃阴不足中焦失和口干便秘
查看详情 →
女性,臂痛肢挛,遇寒则剧,病程未提。中医病名:臂痛。证型:肝气虚,风寒侵袭。病因病机:风寒中肝,流于血脉经络,搏于筋脉,筋不荣则干急而痛。脉紧细。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病史未提。
臂痛肢挛风寒侵袭筋不荣肝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乏力、腹胀、不思饮食、恶心,病程半月。中医病名急性黄疸型肝炎。证型寒湿气滞。望诊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色微暗,舌质淡、苔白滑腻。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腹胀、不思饮食、恶心。切诊脉沉缓。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二诊时黄染减轻,腹胀减轻,舌苔白滑,脉沉迟。
寒湿气滞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腹痛、呕吐、腹泻,病程短。寒湿内扰,气滞中焦。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干燥无汗,口渴引饮,尿清而短。舌淡红,苔白滑,指纹淡红而滞。
气滞中焦腹痛呕吐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肝区及胃脘部胀满、纳呆、呃逆、口干、小腹胀、乏力、消瘦。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肝积,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气瘀互结,脾虚失运。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语言流利,声音偏低。
肝郁气滞肝积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头昏晕胀5年,思维迟钝,健忘,神乏,面色不华,气短,睡眠欠佳,头昏胀痛如重,视物不清,项强,肩臂痠困发木。舌质暗红,脉缓涩。眼底示I~Ⅱ级动脉硬化,脑血流图示弹性波消失,流入时间延长,呈弓背形。证属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窍血溢不畅。
脑动脉硬化症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窍血溢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胃脘痞闷胀痛3天,自觉有气上下攻冲,呃逆频作,声音低缓,纳差,大便略干。舌红,苔薄微黄,脉弦。证型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胃郁气滞胃失和降呃逆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高度水肿,腹部膨隆胀满,不得卧,小便不通,阴囊肿大,面色淡白,形寒肢冷,大便不实。舌淡滑润,脉沉迟。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阳不振,寒湿困脾,气滞水蓄。望诊见面色淡白,舌淡滑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高度水肿、腹部膨隆、小便不通、阴囊肿大、形寒肢冷、大便不实。切诊见脉沉迟。
气滞水蓄肾阳不振寒湿困脾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痛、眩晕恶心。病程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外伤史明确,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瘀血内停,阻滞脉络,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脑震荡瘀血阻滞痰浊蒙蔽清阳头痛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口苦,胁痛,饮食减少,腹胀,气短,小便黄,右胁胀痛,矢气频作,疲乏无力,小便黄浊,大便不爽,口唇紫,舌暗红。肝肋下可触及,压之稍痛。肝功能异常。胁痛,肝胆郁热,气滞血瘀。脉弦硬。
气滞血瘀慢性肝炎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左侧少腹疼痛1年半,大便稀溏不实带黏冻,日行2~4次,胃呆纳少。舌红,舌苔薄腻,脉弦而缓,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左下腹压痛,肠鸣音活跃。中医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型为气滞湿阻。辨证属气滞湿阻,病机为脾气素虚,肝失调达,横逆乘脾,气机失调,脾失健运。
气滞湿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实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痛经,经期少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澹,量少质稀,头晕耳鸣,疼痛剧烈时需服止痛药。面色皖白,口唇发青,四肢不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精亏血少,阳气不足,肾虚脑失所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宫寒凝滞。
痛经脾肾阳虚宫寒凝滞精亏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胃痞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