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0岁,男性,反复颜面、下肢浮肿,腹水2个月。水肿,气虚血瘀,肝郁湿热。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舌质红,苔薄黄腻,有裂纹,脉弦。尿蛋白(++),红细胞0~2/HP,颗粒管型+/L,潜血(+)。肾穿病理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气虚血瘀湿热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56岁,肝区隐痛2月,乏力,低热,腹胀,纳差。舌淡暗有瘀斑,苔薄少,脉沉细。气虚血瘀,瘀阻脉络,形成积聚。病史包括原发性肝癌术后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T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硬化,肝囊肿,脾大。甲胎蛋白3.37ug/L,谷丙转氨酶68U/L,谷草转氨酶1040/L。
气虚血瘀肝区疼痛腹胀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形体丰腴,神疲乏力,口苦口黏,心烦易怒,尿多浊沫,夜尿频多,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暗,苔黄厚腻,脉弦滑无力。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肾病,辨证为气虚血瘀,湿热蕴毒,肾络微积。
气虚血瘀湿热蕴毒消渴病肾病肾络微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要症状为低热、关节肿、足胫肿胀、心慌、全身浮肿、肌紧痛、手干裂、失眠、心悸。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肿胀、水肿,证型为气虚血瘀,湿邪阻络。望诊见舌淡红胖大质嫩,舌象变化为舌淡红胖大至舌淡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包括低热、关节肿、足胫肿胀、心慌、全身浮肿、肌紧痛、手干裂、失眠、心悸。切诊见脉沉细弦,后变为脉沉细。
气虚血瘀多发性肌炎湿邪阻络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病程3年。主诉右足拇趾破溃,反复感染加重。右足红肿、破溃、疼痛,右小腿后压痛,右侧腹股沟部位疼痛,发热,眠欠安,右小腿皮温升高,腓肠肌压痛,右足及足踝区暗红、肿胀,拇趾色暗、肿胀,趾腹侧可见2cm×1.5cm疮面,深达骨质,表面覆盖灰黑色坏死组织,右足底内侧皮肤坏死,足背内侧及足底内侧可及波动感,右侧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双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辨证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虚血瘀湿热内蕴糖尿病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乏力3个月。脉痹,气虚血瘀。面色澹暗,舌暗红,苔白厚,脉左侧未触及,右侧细弱。贫血貌,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心界扩大,心音低,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左上肢无力发麻,纳差。多发性大动脉炎,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闭塞或缺如,风心病。
气虚血瘀多发性大动脉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伴腹痛2个月。崩漏,症瘕。气虚血瘀,湿热蕴结。面色晦暗,舌质紫黯,苔黄。脉沉。子宫内膜增厚,左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输卵管积水。下腹疼痛,出血量多,淋漓不断,带下夹血,腹胀,脓性带下。
气虚血瘀湿热蕴结崩漏症瘕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女性。心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心痛频发,胸闷、气短,头痛、头昏沉、乏力,下肢麻,口中发黏,口干、恶心,大便干。舌质红有瘀斑,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胸痹、眩晕、便秘。证属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病因病机为年高肾气衰减,心气不足,血瘀脉中,痰浊壅塞,内热蕴结。
血瘀冠心病胸痹眩晕
查看详情 →
男,40岁,右足破溃不愈2年余,加重伴发热1周。右足红肿、破溃、疼痛,右小腿后侧压痛,右侧腹股沟疼痛,发热39.5℃。糖尿病病史3年。舌淡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右足暗红肿,Ⅰ趾色暗,肿胀,趾腹侧有2cm×1.5cm疮面,骨质破坏,表面灰黑色坏死组织,足底皮肤坏死,足背内侧及足底内侧有波动感,局部张力高,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双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脱疽病,气虚血瘀,湿热内蕴。
气虚血瘀湿热内蕴脱疽病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间断发热4个月。主诉为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之间,以晚间为重。面色苍浮,唇暗,舌暗有瘀斑,舌苔薄黄腻,脉沉滑稍弦。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型为气虚血瘀,内蕴湿热,伴有水肿。病程较长,伴有小便不利、怕热、无汗等症状。
气虚血瘀内蕴湿热发热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脸面痤疮、便秘2年余,伴有脾虚消化不良、胃痛、饱胀、嗳气、纳差食少、白带多、月经提前、面色萎黄、眼袋黧黑、易上火、口疮、痤疮、困倦乏力。证属脾虚失运、化源不足、积热于内。病因素脾虚、气郁。病机脾失健运,纳差食少,化源不足,面色萎黄、眼袋黧黑;积热于内,阴火上乘,致口疮、痤疮;气虚血瘀,故困倦乏力、便秘。望诊面色萎黄、眼袋黧黑、舌质澹红、尖边赤、苔白腻、体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痛、饱胀、嗳气、纳差食少、白带多、月经提前、易上火、口疮、痤疮、困倦乏力。切诊脉细弦数。
湿热痤疮便秘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反复高热伴全身关节肌肉疼痛12年余,加重半月。主症为高热、关节肌肉痛、心悸气促、浮肿、神志不清。中医诊断为痹证,属湿热痹阻,气虚血瘀。舌质稍红,见裂缝,苔薄白黄,脉细弦滑。体征见右手背及肘部肿胀、瘀血。病程长,症状持续,关节僵硬、松脱,十指趾卷曲,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口干心烦,嗜冷贪凉,关节痛晨重,遇冷加重,自汗,大便稀,睡眠欠佳。
湿热痹阻气虚血瘀痹证关节痛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发热10余日,乙状结肠癌造瘘术后5月,低热,腹痛,多汗,畏寒,咳嗽,纳食尚可,人工肛门通畅,面色苍黄无华,白细胞升高,舌质暗有瘀斑,舌边齿痕,苔白根黄厚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肠风、肠覃术后,证型为气虚血亏、湿热瘀结。
湿热瘀结肠风肠覃术后气虚血亏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头晕、视物模煳3年,加重伴心悸1个月。面色澹白,口唇澹暗,舌紫,苔薄白。脉搏110次/分,血压左下肢190/100mmHg,右下肢200/90mmHg。双侧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无名动脉狭窄,提示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诊断脉痹,证型气虚血瘀。病程3年,症状反复,伴四肢发抖、晕厥、行走不稳。血沉34mm/h,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双侧上肢动脉内中膜增厚,血流速度减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改变。
气虚血瘀多发性大动脉炎头晕心悸
查看详情 →
雷某,25岁,发热、多汗2周,伴头晕头痛、左上肢不适1天。舌质暗红,舌尖部有瘀斑及瘀点,苔黄稍腻,脉右滑数有力,左微细欲绝。气虚血瘀,热毒蕴结。素体元气不足,宗气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内外合邪,久郁不散,化湿为毒,热毒客于血脉,血瘀不行。
血瘀发热多汗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慌气短乏力5年。查体面色暗红,口唇澹暗,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弱。双上肢血压偏低,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率78次/分,心音低。中医诊断脉痹,证属气虚血瘀。病程5年,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气虚血瘀血瘀心慌气短乏力酸困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腰胀不适1月。面色白,舌红苔黄,脉细数。咽部充血。尿蛋白(+),潜血(+),血肌酐183mmol/L。中医诊断为腰痛,属风热上犯,肾阴不足。二诊见腰痛,舌红苔黄,脉细数。三诊腰已不痛,咽干,舌红苔白厚,脉细。四诊双足浮肿,腰冷,舌红苔白,脉细弦。五诊腰冷,舌淡苔白厚,脉细数。六诊咽不适,微咳嗽,舌淡苔白,脉细弦数。诊断为虚劳,气阴两虚,夹有瘀血;风热犯肺,气阴两虚。病程中多次出现肾功能异常及尿蛋白阳性。病因病机涉及风热、肾阴不足、气阴两虚、瘀血。
腰痛肾阴虚风热犯肺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水肿、疼痛3月余,加重半个月。双下肢水肿Ⅲ度,按之窅而不起,左下肢疼痛明显,行走则痛剧,心慌气短。唇舌暗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粗暗,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血瘀脉络,兼湿热内蕴;血劳,证属气虚血瘀。
血瘀脉络湿热内蕴气虚血瘀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反复下肢浮肿伴腰痛1年余。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气虚血瘀,湿热内蕴。下肢浮肿,尿蛋白(+),腰痛,月经停经5个月,口渴,易疲劳,精神差。
气虚血瘀湿热内蕴IgA肾病月经停闭
查看详情 →
患者消瘦、腹胀、纳差、呕血、黄疸,病程较长。主症为胃呆厌食、上腹胀满、体倦乏力、恶心呕吐、口渴心烦、便溏。舌质暗赤,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湿热阻滞,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辨证为湿热阻滞,气虚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赤、舌苔黄腻、脉弦滑,巩膜黄染,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溲黄便结,脉弦滑。
湿热阻滞气虚血瘀胰腺癌瘀毒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