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逾花甲,主诉肛门肿胀、出血,病程多年。湿热下注,肝肾阴虚,中气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畏寒乏力,大便或清或溏,解时延长。病机为湿热迫结下焦,肝肾阴虚,中虚气陷。
气血两虚痔漏肝肾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左肺癌术后2年余,胸闷、心悸,纳可,眠差,便溏。肺泡细胞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舌质暗红。脉细弱。
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胸闷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3天。主症为头晕、心悸、胸闷、头痛、牙痛、两目干涩。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房颤频繁发作,心律不齐。舌质澹紫,苔薄。脉细弦滑,参伍不调。诊断为心律失常一心房颤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辨证为心痛两虚,阴阳失调,心营不畅,心神失养。
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神疲懒言,口干,心慌,头昏乏力,手抖,口唇麻木,双下肢畏寒,面部烘热。舌质澹紫,苔黑,脉细滑。证属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舌质澹紫,苔澹黄腻,脉细。病程中出现出血症状,舌体血疱,疼痛,伴胃脘嘈杂,吞酸,大便溏稀,夜寐欠佳。病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属虚劳、髓劳、血证。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邪毒入络,瘀毒交结,阴阳失调。
再生障碍性贫血上热下寒气精两损肾阳虚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主诉习惯性流产,病程5年,3次流产均在2个月左右。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自汗乏力、腰酸耳鸣、下腹阵痛。面色皓白,神情疲倦,舌质澹、舌边有红刺,舌苔白薄,脉细沉。中医诊断习惯性流产,辨证为产后血晕、冲任损伤、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习惯性流产冲任损伤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阴道出血20余天,午后发热,头晕,心悸,身倦乏力,恶心纳呆,面色不华,爪甲色澹。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病史有再生障碍性贫血27年,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于正常。
气血两虚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乳汁不通21天,年龄34岁,女性。左乳胀而不通,右乳通畅,恶露未尽,神疲乏力。舌红,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乳汁不通,辨证为气血亏虚,脉络不畅证。
产后乳汁不通气血亏虚气闭血滞脉络不畅
查看详情 →
女,47岁,阴道出血月余未净,月经先期,经期长达半月,量多,腰酸痛喜按,左下腹痛,头昏,心慌,怕冷,四肢酸软乏力,时汗出,纳少乏味,口干喜冷饮,大便两日一行,睡眠差,两目干涩而胀,双下肢浮肿,舌澹胖,脉沉细,子宫稍大,小便有蛋白、红细胞少许,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病程长,月经失调,失血后气血虚证。
气血两虚更年期月经失调脾肾不足舌澹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骶髂关节疼痛,髋腿伸展不开,腰背嵴椎疼痛难忍,阴雨天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骨痹,证型为肝肾不足,风湿痹阻,肝肾不足,脾虚湿盛,湿邪痹阻,督嵴失充,清阳不升,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舌象澹红苔腻、澹胖灰苔水滑、澹红苔白腻、澹红苔薄白、澹红胖嫩苔薄白,脉象沉小弦、沉细小弦、沉小弦、沉细、沉细。
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不足风湿痹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反复心悸、失眠2年,头晕目眩1月余,纳食欠佳,气短懒言,纳食渐减,失眠尤甚,动则气短眩晕加重,大便稀溏,排泄无力。面色少华,精疲体倦,目不欲睁,神志清,懒言语。舌质澹,苔白薄,脉细弱。脾虚失运,气血亏虚,肾气不足。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或多,色黑微兼小块,伴腰腹隐痛,抽搐摇头之象常于月经前7~8天开始,经后渐消。面色晦暗,舌淡暗尖有瘀点,苔薄白而滑,脉沉细稍弦。中医诊断为月经周期性抽搐,证型为心肾阳虚,兼挟痰瘀。病机为心肾阳虚,痰瘀阻络。
月经不调心肾阳虚痰瘀阻络抽搐摇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齿衄4年余。睡眠质量较差,入睡困难,困倦乏力,头晕耳鸣,面色萎黄,胸闷心悸,夜间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气血两虚,心失所养。
气血两虚心肾不交心失所养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余,伴头昏蒙不适、心悸失眠、疲乏无力。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长期忧思劳累过度,导致气虚清阳不升,血虚清窍失养。
气血两虚眩晕高血压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下肢麻木3年余,痛温觉消失,触觉及深感觉存在,无肌肉萎缩。舌苔薄白,舌尖红,左脉沉细,右脉沉滑。中医诊断为嵴髓空洞症,辨证为气血两虚寒湿阻络。
气血两虚左下肢麻木寒湿阻络左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皮肤反复出现暗红色紫癜4年余。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肌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晕乏力,易疲劳,饮食尚可,二便调。切诊见脉细滑。
气血两虚血瘀证头晕乏力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包括脐下稍右肿块、阴道血水、血块、子宫脱垂、白脓便、腹痛、里急后重、月经不调、战栗、恶寒、发热、头痛、心悸、气短、白沫便、小便黄。面色萎黄,舌澹唇白、苔薄白中心剥、色较红。体温38.6℃。脉弦数鼓指,按之两寸式微。腹诊脐右下方有肿物,形圆隆突,大若成人之头。内诊示子宫Ⅱ度脱垂,子宫14周大小。中医病名痛瘕(子宫肌瘤)、子宫脱垂、泻利。证型脾衰肝郁,气血俱虚。
气血两虚子宫肌瘤脾虚肝郁子宫脱垂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岁半。右上肢瘫痪2年多,右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右手不能握物。发育营养稍差,消瘦,面黄少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失养。
气血两虚痿证肝肾不足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男,58岁。无明显症状。原发性肝癌。气血不足,肝脉瘀阻。面色少华,舌质偏澹,舌脉偏黯。脉象未详。肝区右半下方实质占位病变,符合肝癌肝硬化。肝右叶实质占位,第二肝门区实质占位,腹水大量。肝光点增粗密集,分布均匀,血管显示清晰。肠络瘀阻。气血两虚,气不摄血。
气血两虚肝癌肝硬化气血不足肝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视直为曲、视物变色近2个月。既往头部外伤失血较多。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动则心悸汗出,腰腿酸软,形寒怕冷。舌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心脾两虚。西医诊断左眼中浆病。
左眼中浆病气血双亏心脾两虚视瞻昏淼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嗜睡,每日超过12小时,头昏沉,懒动,肥胖,心悸,月经后延,困乏疲倦,精神不振,畏风寒,四肢不温,纳呆,面色虚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脉沉弱濡缓。诊断为嗜睡,辨证为气血两虚,湿困脾阳。
气血两虚嗜睡湿困脾阳头昏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