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为夜间熟睡中说梦话,甚则起床游走,伴鼻炎、气管炎,吐黄痰,学习成绩下降,反应迟钝。舌红苔白,脉细数。辨证为痰浊蒙蔽心窍,扰乱神明。病因病机为痰浊壅盛,蒙蔽心窍,心神不宁。
痰浊内蕴夜游症肺气失宣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34岁,月经量少色澹,停经5个月,乳房、小腹作胀,体态日丰。中医病名:闭经,证型:痰湿壅盛,胞脉受阻。病因病机:痰湿壅阻经隧,脾阳失运,湿聚成痰,脂膏痰湿阻滞冲任。望诊:体态日丰。闻诊:未提及。问诊:行经量少色澹,停经5个月,腰酸腹痛,经行不畅。切诊:未提及。
闭经痰湿壅盛胞脉受阻脾阳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阵发性左侧胸痛2年,加重1周。胸部憋痛向左肩背放射,伴有灼热感、自汗、口干、睡眠欠佳。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气不足,瘀血痹阻。病机为气虚血瘀,心脉阻滞。
胸痹心气不足瘀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主诉哮喘病史,每年发作3次,以感冒后发作为主,病程自3岁起。主要症状为阵咳气喘,喉间痰鸣,夜间尤甚。体征见咽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诊断为余邪未清,痰浊郁肺。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咽红,咳嗽阵作,纳减,肺部呼吸音粗。
痰浊郁肺哮喘余邪未清肺气雍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咳嗽、喘证反复20年,加重1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咳嗽昼重夜轻,气喘、心慌,咯痰白黏量多,胁胀胸满,脘痞纳差。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桶状胸,两肺干啰音,心率110次/分钟,下肢浮肿。舌质澹紫,苔薄白腻,脉细弦滑。
痰浊内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王某,男,60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活动后喘促2年,加重7天。咳嗽,咳而呕,咯痰,色黄白,量多,质黏,不易咳,口中黏腻,口干,口苦,胸膈满闷,胀满如塞,动则喘促,气短,身倦体乏,背寒,下肢肿,食少,小便黄。面色萎黄,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咳嗽(胆胃郁热,肺失清肃),肺胀(痰瘀阻肺,脾肾亏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胃郁热痰瘀阻肺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上腹部胀痛、口苦、胃脘痛、两胁胀痛、纳差、胃酸、偶有恶心。病程1年余。胁痛(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证属肝郁气滞,寒热错杂。舌澹红苔黄白相间。脉滑。
胁痛肝郁气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咳喘10余年,每逢冬季发作,咳吐白痰,喘息气不得续,咽中水鸡声。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袭,痰浊阻肺。望诊舌质暗,苔垢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喘、咳吐白痰、喘息气不得续、咽中水鸡声。切诊脉象弦滑。
痰浊阻肺支气管哮喘风寒外袭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疼痛,食入即吐,腹胀体颤,耳鸣如蝉,形体日瘦,口干口苦,小便灼热,大便干结,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弦数,上腹部可摸及包块,质地稍硬,有压痛。中医病名胃癌,证型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面色无华,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弦数。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腹痛、呕吐、消瘦、大便干结、小便灼热、汗出、口干口苦、耳鸣、形体消瘦。脉弦数。
胃癌气滞血瘀痰凝湿聚胃寒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头晕1周,伴恶心欲吐。病程反复,既往有类似眩晕病史。头晕目眩,闭目可减,动之加剧,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舌澹红,苔薄腻。脉细濡。中医诊断风痰上扰,饮停中焦。病因病机为痰浊中阻,风痰上扰。
痰浊中阻梅尼埃病风痰上扰饮停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腹泻月余,每日4~5次,伴小腹隐痛、发凉、口渴、发困。舌苔薄白剥脱,脉沉。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阳虚,阴液不足。病程较长,病情演变中出现脾胃阴虚表现。四诊信息显示舌苔薄白剥脱,脉沉。后期出现头痛、头晕、头沉症状,辨证转为脾虚痰浊上扰。
泄泻脾肾阳虚脾胃阴虚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发作性痰鸣气喘,遇冷、受凉或闻煤气诱发,胸闷、咽塞、喘息、咳嗽,咳白色黏痰后稍缓解。病程4年,逐年加重。面色澹白虚浮,舌澹苔白,六脉沉缓。辨证为肺脾肾虚,痰气搏结,痰浊不散,肺气虚损,脾虚生痰,肾虚不能纳气。
支气管哮喘肺气虚损脾虚生痰肾虚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劳累后胸闷心悸10个月,加重一周。胸闷咽堵,阵阵心悸,疲乏无力,便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室性早搏,证属心气不足,痰浊阻络。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阻痹心脉。
痰浊阻络心气不足血瘀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心前区隐痛5个月。现病史示头晕耳鸣,乏困思睡,心烦少寐,纳可,夜尿2次,大便调。体格检查示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痰浊阻滞。辅助检查示心电图ST-T改变。
痰浊阻滞胸痹心痛肝肾亏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3岁,性别女。主诉咳嗽,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百日咳,证型风痰束肺。病因病机外感风寒,痰阻气道。望诊舌象澹红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声连续,咳时面红目赤。切诊脉象浮紧。
百日咳风痰束肺肺气不足痰阻气道
查看详情 →
男,主诉头昏目眩,恶心呕吐,咳嗽吐白色泡沫痰,病程十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脾虚失健,水饮上犯,痰浊中阻,升降失调,病机脾虚湿盛,痰浊内生。舌质偏红,苔白腻,脉眩滑,右关脉弱。三诊后舌质红少苔,脉细弦。
痰浊中阻头昏目眩恶心呕吐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男,51岁。体格肥盛,高血压病多年,恶心、胸脘痞闷、呕吐频作、头昏眩晕、视物摇坠、心慌心悸、周身困重。风湿痰浊上扰。面色晦暗,舌苔白腻。声音低微,有痰浊气味。脉弦滑。
风湿痰浊高血压胃中停饮痰水交阻
查看详情 →
6个月男婴,咳嗽月余,舌苔薄白,咳嗽痰阻不爽,二便尚调。中医诊断风寒在表,痰浊阻络。
痰浊阻络咳嗽风寒在表痰阻不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诉阵咳月余,近来加剧。中医病名顿咳,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患儿形气不足,感染时邪风热,肺气通降失司,痰浊阻滞气道。望诊见面赤筋出,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差。切诊脉象滑。
顿咳肺气失降痰热阻肺形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多饮多尿消瘦2年,加重3个月。形体瘦弱。症状包括口干多饮、善饮、多尿、心悸、乏力、胃脘部不适隐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消渴(阴亏津涸)、心悸(气阴不足)、胃脘痛(胃热阴亏)。病程2年,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津液暗耗。
消渴气阴不足胃热阴亏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