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男性,主诉多食多饮多尿14年,左足小趾破溃2月余。神清,体温正常,双侧膝反射减弱,双下肢浅感觉减弱,痛觉尚可,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明显。左足小趾末端缺损,创面黯红色血痂,少量血性渗出,无特殊气味,周围无红肿,皮温降低。空腹血糖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4mmol/L。中医诊断消渴,脱疽,证属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痰瘀糖尿病消渴脱疽
查看详情 →
女,27岁,手足关节疼痛三年,伴微肿、压痛、遇寒加重,行走困难。四肢清冷,口中泛清涎,大便偏溏。脉沉涩细小,苔薄微腻,舌质暗红。证属阳虚寒湿痰瘀阻滞关节。
痰瘀风湿性关节炎阳虚寒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缩脚阴痰、肿硬疼痛、痛引少腹、小溲不利、便行燥结、身热晚甚、口有甜味、舌苔薄腻、脉象濡滑。中医病名属流注,证型为蕴湿缩瘀、寒湿痰瘀,病因病机为蕴湿凝结厥阴之络,营卫不从。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包括疼痛、小溲、便行、身热、口甜,切诊脉象濡滑、弦小而迟。
痰瘀流注湿阻厥阴之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大便不行,小腹硬胀,小便不利,突然昏厥,全身瘫软,小腹拒按。舌红苔黄,舌下静脉曲张,脉弦小滑。中医病名属厥证,证型为腑实痰瘀阻滞,浊气上逆。望诊见舌红苔黄,舌下静脉曲张。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不行,小腹硬胀,小便不利,昏厥,全身瘫软。切诊见脉弦小滑。
痰瘀脑瘫腑实浊厥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主诉解粘液样大便3年,反复发作。腹痛便溏,夹有粘液,日行3-5次,伴里急后重,纳食不香,神疲乏力。舌质有紫气,苔薄白,脉濡滑。诊断为脾虚痰瘀交阻,肠腑传化失司。
痰瘀粘液性结肠炎脾虚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双侧乳腺肿痛1年,加重1个月。胸闷胁胀,忧郁不乐,口干,月经量少。左乳腺肿块4cm×3cm×3cm,右乳腺肿块3cm×2cm×2cm,质地不均,边缘欠整齐,触痛明显。舌澹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乳癖,证型肝郁气血不和。
痰瘀乳腺增生肝郁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0岁。反复头痛,双颞部搏动性疼痛,伴恶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属肝风痰瘀。病程近2个月。
痰瘀头痛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四十八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吐血,咳时右侧胸背痛,咯红黄色稠痰,食欲不振,形体消瘦。中医诊断为咳血。舌质粗澹黄稍暗,脉略形洪大而不数,右寸虚微无力。病因病机为热毒郁于肺中,肺脏本气之衰。
痰瘀右下肺癌肺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眩晕一周,头晕目眩,不能睁眼,恶心伴呕吐。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痰湿阻络,清阳不升,中焦气虚,痰瘀眩晕,气虚。舌洁,苔白,脉平,脉缓。面色苍白,形体瘦弱。外伤史导致听力减退,气血不足,清窍失养。
痰瘀眩晕气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头痛多年,以前额痛为主,逐渐加重,疼痛以重痛为主,头重如裹,时有刺痛。中医诊断为痰瘀头痛,证型为老年脾胃亏虚,痰浊瘀血内生,上扰清窍之痰瘀头痛。舌质黯,苔黄腻,脉弦滑。
痰瘀头痛脾胃亏虚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反复气促、双下肢浮肿3年余,加重9天。疲倦、气促、脚肿、四肢末端欠温、纳差、夜尿频多。舌澹红,边尖有瘀点,苔薄黄。脉尺脉沉,重按无力。中医诊断阳虚痰瘀心衰。病程长,涉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机为阳虚痰瘀,心阳亏虚,血瘀痰阻,脾失健运,肾虚水泛。
痰瘀心衰阳虚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病程5年,每年发作2~3次,受凉后发病,持续3日,哮吼,活动后气喘,咳嗽痰多,夜卧不实,大便软,小便黄。面色红,口唇青,舌尖暗红。心音钝,肺部布满哮鸣音。诊断为哮喘。
痰瘀哮喘气虚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伴胸痛3年。倦怠乏力,眠差多梦,大便干。面色少华,舌质暗澹,舌苔薄腻稍黄,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型。体征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痰瘀胸痹气阴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肢体偏废已恢复,近月喜怒无常,神呆少言,外出迷途。病程3年,有两次脑中风史,左右侧脑梗死。面色不华,表情呆钝,口唇暗紫,小溲不能制约,大便秘结需开塞露。舌暗红,苔腻,脉弦滑稍数。中医诊断老年呆病、痴呆。病因病机为痰瘀阻络,肾虚痰瘀。四诊见舌象暗红、苔腻,脉弦滑稍数。
痰瘀脑血管性痴呆老年呆病痴呆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胸痛阵发,心悸气促,急躁易怒,时欲叹息,入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舌红,苔薄白,舌缨线存在。脉弦。中医辨证气滞血瘀。
痰瘀冠心病再狭窄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阵发性抽搐10年。舌质暗有瘀斑,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痫证,辨证为痰瘀痹阻脑络。
痰瘀癫痫肝郁肝火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头痛偏左,时有耳鸣,夜寐欠沉,间作肢麻,左下肢痹痛。中医诊断为风阳与痰瘀相搏为患。舌苔薄腻而白,脉濡细。病因病机为痰瘀相搏,风阳上扰。
痰瘀头痛风阳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反复胸部隐痛、胸闷2年余,发作伴头晕1月余。高血压病史多年,经常头晕头痛。精神不佳,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白稍腻,脉弦细。血压170/105mmHg。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属阴虚夹痰瘀。病因病机为阴虚夹痰瘀阻遏胸中阳气。
痰瘀胸痹眩晕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咳喘10余年,外感诱发,现症身热恶寒,头疼身痛,无汗,咳喘难平卧,咯痰清稀色白,量多,伴心慌气短,胸闷体倦,纳少。舌黯红,苔白滑,脉浮滑数。辨证为寒外袭,寒饮射肺,痰瘀遏阻,宣降失司。体征见桶状胸,肺部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干啰音,心率增快,唇面微青紫。辅助检查提示慢支、肺气肿、早期肺心病,血常规提示感染。
痰瘀咳嗽喘息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肾疾,上引乳边及右胁痛,多痰,膈上痞塞,大便秘,少汗。脉弦甚。中医病名为肾虚痰瘀,证型属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痰瘀内生。病因病机为肾气久困,水之下源蒸腾不足,肾气上冲,影响心肺胸膈及胁肋。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为素有肾疾。
痰瘀肾虚胸胁痛右胁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