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双下肢瘫痪。病程自发病时间起。中医病名痿证,证型脾肾阳虚,精血不足。望诊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平素体质虚弱,近期房劳过度,损伤肾精。切诊脉象沉细。
痿证脾肾阳虚精血不足腰酸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头部外伤后长期失眠。诊查见神情迟钝,言语不流利,健忘,步态不稳,食少便干,小溲不畅。舌质暗,边有齿痕,脉沉细弦。辨证为瘀血留内,脑髓受损。
脑震荡外伤性癫痌瘀血内阻脑髓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约十七八岁。滑泄遗精,两足痿软,背驼腰屈,需扶杖而行,皮枯肉削。痿证。病因素有滑泄遗精,导致髓减骨枯,虚损而病痿。病机真阴有损,外形皮枯肉削,证属“其病在干”。望诊皮枯肉削。闻诊未提及。问诊滑泄遗精,自述有湿气。切诊未提及。
痿证肾阴虚髓减骨枯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四肢废而不用,手足痿软,不能抬举和起坐,眼赤,咽干,大便燥结。脉象濡数,苔薄质红。中医病名属阴伤痿证,证型为肺肾阴亏,络有蕴热。病因病机为肺热叶焦,则生痿躄。舌质红,苔薄,脉濡数。
痿证肺肾阴亏络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部酸困及双下肢无力,病程15个月。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肾阳虚。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现症见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阳气虚衰,筋脉失荣。
痿证脾肾阳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高烧、呕吐、便稀,病程4天。中医病名小儿麻痹后遗症,证型热灼津亏,筋脉失养。望诊面色黄,舌苔薄黄,舌质澹红。闻诊语声低微。问诊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切诊脉沉细。既往史有麻疹病史。
痿证小儿麻痹后遗症热灼津亏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两下肢瘫软,两手持物无力。病程一月。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肝郁克脾,中运失职,脾不散津,肢体失养。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弦而弱。症状包括纳差,嗳气频作,两胁窜痛,两腿软弱,两手握力弱,二便调。
痿证肝郁克脾中运失职脾不散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四肢麻木乏力2天,双眼睑下垂1天。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脾胃气虚,兼感风寒。舌澹红、苔薄白,脉寸浮。四肢肌力正常,双肘以下、双膝以下痛觉减弱。病程2天。
痿证脾胃气虚风寒外袭湿盛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四肢痿软无力,行路不稳,病程4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语言不利,耳聋,耳鸣。舌红,苔薄白,脉沉缓。肌张力减低,步履蹒跚。西医诊断为小脑萎缩,中医诊断为痿证。
痿证气血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女性。主诉头昏嗜睡,反应迟钝1年,加重1周。病史包括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神疲乏力。舌嫩有明显紫气,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痿证。病因病机为肝肾精亏,髓海空虚,气血失和,经脉瘀滞,心神失养。病程1年,症状包括头昏、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脑萎缩肝肾精亏气血瘀滞髓海空虚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5个月出现腿无力、周身疲惫、右眼睑下垂,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辨证为脾肾两虚,病属痿证。
痿证重症肌无力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要症状为双手不能握、两足不能步、极度怕风,病程近半年。面色黧黑,消瘦,周身畏寒,双手及两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轻度水肿,卧床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缓。中医诊断为痿病,病机为阳气亏虚,寒湿阻滞。
痿病阳气亏虚寒湿阻滞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心烦头昏,仆然昏厥,腰以下及双腿麻木不能移动,腰府部空虚。既往有癫痫病史。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肝肾两亏所致之痿证。病因病机为素有癫痫病史,精血耗损,肝肾损伤,心情不畅诱发气机逆乱,导致筋络失养,经脉失濡而致痿证。
癫痫后瘫痪肝肾亏虚筋络失养经脉失润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主诉中风后双下肢乏力、行立困难、足部肿胀、耳鸣。舌薄白滑,脉细。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水湿困阻。舌苔薄白,脉缓。
中风后遗症肝肾亏虚水湿困阻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视力下降伴复视1年半,双下肢无力,行动迟缓。视力左0.4、右0.8,复视,眩晕呕吐,视神经萎缩。颅内多发异常信号,中医诊断青盲、痿证。眼底见视神经萎缩,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程较长,属多发性硬化,中医认为病机属气虚痰阻、肝肾不足。
痿证视力下降复视视神经萎缩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四肢肌肉萎缩,右手无力,活动不便,眼睑下垂,头痛,纳差,腰背酸痛,言语不利,形体消瘦。舌质澹,体胖,苔色白,脉虚细。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肝脾气血两虚证。病因为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筋骨,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藏血。舌质澹,苔白,脉沉细。舌质澹,苔白厚,脉细缓。
痿证肝脾气血两虚证精血不足气血生化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双手震颤、汗多、心悸2年,四肢无力3个月。突眼征阳性,眼球活动受限,双眼睑闭合不全,甲状腺轻度肿大,上肢近端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中医病名属瘿气、痿证,证型为脾肾虚损、肝气郁结。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弦细。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腱反射存在。
甲亢性肌病重症肌无力脾肾虚损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右侧上下肢痿软无力3个月。慢性病容,神情呆滞,语言不利,口角歪斜,右侧肢体痛、温觉减弱,震颤,位置觉消失,肌力减弱,腱反射不显。舌澹,苔薄黄腻,脉濡数。诊断为痿证,证型为湿热型。病机为湿热毒邪郁积阳明,气机凝滞,宗筋失束,筋骨失养。
痿证湿热脾胃虚弱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水肿时起时消,病程两年余。中医病名水肿,证型为肺痿(虚热型)。病因病机为阴津亏损,肺叶失濡。体征见一身悉肿,目胞光亮,面白鲜明,两颧红赤,咽喉干燥,咳吐浊沫。舌体瘦小质红,乏津少苔。脉沉细略数。
水肿肺萎阴津亏虚虚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双侧乳房未发育5、6年。既往史示子宫稍小,右少腹肿块。现症见头昏、胸闷、烦躁、夜卧不安、纳差。体征示面色萎黄,舌澹紫尖红,苔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乳部痿证。病因为肝气郁结,气病及血,肝克脾土,气滞血瘀。病机为肝气郁结,致乳痿不育,少腹肿块,纳差,眩晕,烦躁,失眠,月经量多有块,腰腹疼痛。
乳部痿证肝气郁结脾虚纳差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