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病痿,积年不瘥,腰以下肿痛不举,遍身疮疥,两目昏暗,唇干舌燥。痿病。病因病机为阳明湿热壅盛。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痿证热毒阴虚阳明
查看详情 →
女,22岁,清瘦。恶寒发热、骨节疼痛,病程短。中医病名:痿证。证型:阳明虚燥,宗筋失润,带脉不引,血不荣筋。脉弦数,舌赤苔燥,大便闭结。
痿证阳明虚燥宗筋失润带脉不引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左上肢麻木,进行性无力一年余。左上肢肌肉萎缩,肱三头肌反射迟钝,局部皮肤痛觉降低。面部不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略向右歪。左锁骨上部及左肩、上臂、前臂、左手大鱼际肌肉轻度萎缩。左上肢肌张力减低,握力小于右侧。左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消失。舌质红少苔,有剥脱。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属肝肾阴虚。
痿证肝肾阴虚五心烦热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双下肢腓肠肌酸胀沉重麻木无力,双上肢酸胀无力,阵发性麻木,左手不能握拳,右手指欠灵活。病程自1990年6月11日起,持续约2个月。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舌体适中,质澹红,苔薄白略干。脉滑。
痿证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双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眼睑下垂一月,早轻夜重,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为睢目(脾肾两虚),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肌肉失养。
眼睑下垂脾肾两虚眼肌无力精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六十余岁,两臂作痛,麻木,发热,体软,痰涌,腿膝拘痛,口噤语涩,头目晕重,口角流涎,身如虫行,搔起白屑。脾失健运,痰涎自出,脾气伤,脾气不能升,脾气不能营。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缓弱。
痿证脾虚痰湿麻木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月经来潮腹痛1年多,小腹坠痛,经量时多时少,血色红紫夹血块,胁痛乳胀,烦躁胸闷,头胀口苦,咽干胸胁闷满,小腹拒按,面红目赤,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痛经,肝郁气滞型。病因属七情所伤,肝气不疏,气滞血瘀,阻于胞宫。
痛经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小腹坠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因受凉引起,病程近半年。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正气。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发热、腿脚软、不能站立,切诊未提及。
痿证发热脚软痹证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主诉小儿麻痹症10个月,病程10个月。脘腹胀满,五心烦热,口渴喜冷饮,胃中嘈杂,嗳气腐酸,夜眠盗汗,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左下肢细软,肌肉萎缩,走路跛行。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沉涩,左关脉滑数。诊断为痿证,辨证为气虚血滞,脾胃蕴生湿热,属本虚标实证。
小儿麻痹后遗症气虚血滞脾胃湿热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双下肢瘫痪半天。病程短。中医病名痿证。证型湿热浸润,阳明气血运行受阻,肺热灼阴。病因病机外感湿热,肺热灼阴,筋骨经脉失养。望诊精神萎靡,神情苦闷,咽喉红肿,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烦口渴,咽干喉燥。切诊脉细数。
痿证湿热浸润阳明热盛肺热灼阴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患者,主诉两腿不能站立持续4天,病程10天。面色面黄,舌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辨证为五脏受热、津液消耗,经络失养。体征见两腿肌肉松软无力,右膝内侧压痛,双膝反射未引出。
痿证五脏受热津液消耗经络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痿软无力伴麻木刺痛8个月。舌暗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脉络瘀阻。
痿证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患者,主诉下肢无力,步行摇摆,易倾跌,病程2年。体征见鸭行步态,上下肢及躯干肌肉萎缩。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肾双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虚生化无权,气血匮乏,肾虚骨软髓少,筋脉疲软。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痿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脾肾双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周身瘫软如泥,头晕畏寒2日。既往有反复瘫软病史,常需半月缓解。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寒湿阻遏,阳气不运。头晕畏寒,口多涎唾,不渴,微利。舌苔厚水滑,脉沉而紧涩。寒湿内盛,阳气不运,气机闭郁,气血不得外达。
痿证寒湿阻遏阳气不运苔厚水滑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右侧肢体痿软无力3个月。低热,间歇性腹痛,眩晕,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慢性病容,神情呆滞。面部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歪,右侧肢体痛温觉减弱,震颤,位置觉消失,肌力4级。舌澹,苔薄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痿证(湿热型)。舌象澹,苔薄黄腻,脉濡数。
痿证湿热型阳明湿热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冷麻、软弱无力,行走艰难,腰嵴酸麻沉重。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骨痿,证型为肝肾亏损、血络瘀阻。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精髓不足,髓亏阴虚,血络瘀阻。望诊见舌体胖嫩,舌边尖有瘀点多处,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嵴酸沉。切诊脉象弦细。
骨痿肝肾亏损肾阳虚血络瘀阻
查看详情 →
4岁男性,右下肢瘫痪5日,右下肢呈弛缓性瘫痪,痛觉存在,肌力I级,腱反射减弱。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湿热犯肺,肺热伤津,津液不足以敷布,筋脉失养。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I级,腱反射减弱。
痿证湿热犯肺肺热伤津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两脚软弱无力,不能起者七数岁。病程较长。中医病名:痿证。证型:肺热叶焦,肾乏生化之源。病因病机:悲哀过度,气耗热留,肺热叶焦,日久肾乏。望诊:形容豫顺,语音清亮。闻诊:未提及。问诊:因哭子忧伤,两脚软弱无力。切诊:寸关洪数,尺微欲绝,足三阳脉逆而上行,上实下虚。
萎证肝气郁结肺热叶焦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王某 男 49岁 右足无力且逐渐加重,足下垂 肝郁脾虚,运化失司,肢体失于水谷精微的濡养,兼之气血瘀滞 舌淡苔白腻 脉沉弦 痿证
痿证右足下垂肝郁脾虚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突发脐部拘急剧痛,继而出现口唇麻木、舌体转动不灵、指趾拘急麻木、双腿无力。诊断为痿证。外感风毒湿热,痹阻气血经络。舌质偏红,苔薄黄少津。
痿证风毒湿热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