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血瘀+气虚血瘀+头晕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左侧肢体乏力7年,加重伴言语不利半月。病程7年。中医病名缺血中风,证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病因病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望诊唇偏暗,舌澹,腐苔。闻诊无特殊。问诊精神疲倦、乏力,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左侧视物模煳,咳嗽咳痰,食欲差,二便失禁。切诊脉虚涩。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痰瘀阻络肢体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反复胸闷心慌1年余。胸闷心慌,头晕头痛,乏力,寐艰,痤疮。舌澹红,苔中后微腻,脉结代。既往房性早搏病史1年余。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房性早搏。中医诊断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兼有气虚血瘀。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心悸肝阴不足痰热肝火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发作性胸腹痛3月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精神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口干黏腻、胸闷憋气、脘痞腹胀。舌澹紫有瘀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病程3月余。
气虚血瘀头晕胸痹心气阳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8岁,胸闷、胸骨后痛4年,加重2周,活动或餐后诱发心绞痛,每日3次,持续3~5分钟,伴头晕、视物模煳、乏力、气短、食少、便溏。舌质胖暗苔白腻,脉沉细。胸痹,证属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血脉瘀阻,不通则痛,兼脾肾阳虚,运化失司。
气虚血瘀心绞痛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65岁。主诉便秘5年,大便4~5天1次,粪头干,腹胀,纳差,口干,口苦。舌质暗红、少苔,舌脉瘀阻。证属积热肠胃、气虚血瘀之便秘。病因病机为积热肠胃,壅塞不通,津伤液耗,肠失濡润,脾胃虚弱,纳运失司,久病气虚血瘀。舌质暗红、尖边赤、苔薄白,脉细。
气虚血瘀便秘积热肠胃津亏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阵发性胸闷痛2月,主诉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上2层楼受限,伴胸痛、夜间不能平卧、咳嗽、痰黏稠、头昏、睡眠欠佳、口干、大便结。舌淡暗苔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心衰,证属气虚血瘀,水饮上犯。
气虚血瘀头晕心衰水饮上犯
查看详情 →
段某,60岁,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健忘、口干、神疲无力、面色不华、舌质澹红、口唇发绀、脉弦而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气心阴俱虚,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阳气不振,血脉不充,脉气不相接续,致脉结代。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质澹红、口唇发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失眠、神疲;切诊见脉弦而结代。
头晕无力心气虚心阴虚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6岁。主诉体重增加、月经停止、阴毛脱落。病程自1969年9月起。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虚血瘀湿阻。面色㿠白,舌质黯红,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而涩。症状包括步履艰难、心悸、头晕、肿势、动则气喘、少腹痛、心悸、胁痛、善怒、腹胀、排气困难、月经不调等。病机为气虚血瘀湿阻,虚实夹杂。
气虚血瘀头晕席汉氏综合征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乏力、纳差、胃脘疼痛、心慌、头发麻、口苦。病程较长,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舌质偏暗,苔白腻,脉弦细。中医病名瘀积,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温运经络,血行不畅致瘀滞。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苔薄黄、脉细。
血瘀气虚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5年余,伴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惶惶不可终日、夜寐欠佳、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脉细缓。辨证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二诊见乏力、嗳气、心烦、夜寐欠安、右胁不适,辨证为胆气郁结化热,扰乱心神,气血失衡,脾失健运。三诊见血压稳定,口干苦好转,辨证为肝肾同调,理气活血。
气滞血瘀高血压肝肾不足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8个月余,加重1个月。头晕眼花,言语謇涩,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夜尿多,视物模煳,右侧下肢不能久行。舌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脉弦。既往史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肾结石。中医病名中风(脑梗死后遗症),辨证气虚痰浊,风痰阻络,肝阳偏亢,脾虚肝旺。病机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气虚血瘀脑梗死后遗症风痰阻络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遂伴言语不利1年余。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沉细而滑。伸舌略右偏,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略高,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不稳定。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
气虚血瘀头晕中风后遗症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68岁。头晕目眩,右上肢运动不灵,右下肢麻木,震颤,气短心悸,懒言,下肢欠温,皮肤干燥,胸膺刺痛。病程4个月。面色面黄,形体瘦削,神疲。舌暗少苔,脉细涩。辨证为气虚血瘀,筋络失养。
气虚血瘀筋络失养震颤日重血行风自灭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月经淋漓不断,经血量多有块,小腹胀痛拒按,心悸气短,自汗头晕,面虚浮色白,精神疲倦,舌边紫黯,苔薄白,脉沉涩。证属气虚血瘀,胞络瘀阻。
气虚血瘀卵巢囊肿胞络瘀阻崩漏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左手无脉4月余,血压升高10年伴心悸1年。左手无脉,左颈动脉收缩期杂音,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右上肢血压160/90mmHg,左上肢疼痛剧烈,心悸、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入夜不安,乱梦频频。舌尖红、苔薄黄,舌缨线存在。右脉弦,左脉无。中医诊断为血痹,辨证为肝郁血瘀,以气滞为主。二诊见左手脉隐隐可及,左上肢疼痛减轻,面部色素沉着始退,舌转淡红,左手脉弱,右手脉细涩。三诊见汗出已退,左手脉弱,精神萎靡,怕冷,舌淡红苔薄白,右手脉细。四诊见左手脉明显可及,偶有麻木,舌红苔薄且干,右手脉细缓。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
肝郁血瘀阳虚血瘀头晕头痛血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双目视物模糊,伴头晕、耳鸣、纳呆、乏力、动则气紧。病程4个月。中医诊断暴盲,证属气虚血瘀,眼脉不通。舌质淡暗,舌苔白,脉弦虚。血压175/100mmHg。眼科检查示视网膜管径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广泛性水肿,多处出血灶,视乳头混浊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清。
气虚血瘀暴盲视网膜病变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量多色暗红有血块,腰部酸痛,头晕乏力,活动后血量增多。舌澹暗略红,苔少而薄,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崩漏(气虚血瘀)。西医诊断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继发性轻度贫血。病程2个月。病机为肾气虚衰,冲任不固,血海蓄溢失常。
气虚血瘀崩漏肾虚腰酸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多饮多尿10余年,伴头晕目眩、手足麻木半月。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头晕目眩、恶心、双足麻木、视物不清、乏力、腰膝酸软、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暗澹,苔薄白,脉沉细。消渴(气阴两虚),眩晕(肾精亏虚)。脾肾两虚,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糖尿病肾精亏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乏力、头部胀痛,病程10天。中医诊断中风、头痛,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望诊见舌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涩。问诊见头痛持续,睡眠差,右侧肢体乏力。切诊见脉细涩,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气虚血瘀头晕中风脾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主诉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四肢怕冷、记忆减退、心悸易惊。病程8年。中医诊断不寐,证属气虚血瘀,脑脉失养。舌黯红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面色灰暗,精神抑郁,颜面灰暗。
气虚血瘀失眠多梦脑脉失养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