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多饮、多尿、乏力2个月。消渴,阴虚内热,虚火上扰。口干舌燥,小便量多,周身乏力,胃脘部灼热,嘈杂不适,脐周部疼痛,大便干结,舌质澹红,边红甚,少津,舌苔白,脉滑略数。舌边红,舌苔黄白,脉滑略数。舌质澹,舌边略红,舌苔薄,脉小滑。
消渴阴虚内热虚火上扰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主诉头晕昏沉、腰膝酸软、神疲懒言、夜寐不安、善静卧、动则气短、肢冷足浮、纳呆便溏、夜尿频繁、性欲澹漠、阳萎早泄、睾丸缩小。舌澹、苔白腻,脉沉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头晕昏沉腰膝酸软神疲懒言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主诉尿频、尿急、尿量多、色黄、口干欲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身体消瘦。舌苔薄黄,脉细数。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肾阴亏虚。病因病机肾阴亏虚。望诊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尿频、尿急、尿量多、色黄、口干欲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身体消瘦。切诊脉细数。
消渴肾阴亏虚口干欲饮尿频尿急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慢性甲状腺炎两年余,反复不愈。现病史示极度乏力,精神委靡,声低懒言,畏寒肢凉,眼浮肢肿,尿频,舌质澹,脉弱,颈前肿大坚硬。辨证为肾阳不足,中气亏虚,痰瘀互结。望诊示舌质澹,切诊示脉弱。问诊示乏力、畏寒、尿频、眼浮肢肿。辨证分析提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
慢性甲状腺炎肾阳不足中气亏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婚后未育,妻子妇科检查无异常。形体肥胖,胸闷呕恶,痰多而黏,头重且晕,体倦乏力。舌苔白腻湿润,脉象濡滑。中医诊断为脾虚痰浊证。病因病机为脾虚乏运、痰浊内蕴。
脾虚痰浊痰浊内蕴形体肥胖胸闷呕恶
查看详情 →
邵某,54岁,主诉不寐,间有自烦、胸闷不适,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不寐,证型痰热、阴血不足,病因病机为痰热扰心、阴血不足。望诊舌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自烦,切诊脉弦细。二诊病情好转,舌苔薄黄,脉细弦。
不寐痰热阴血不足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女,60岁,膝关节肿胀5年,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骨痹,肝肾亏虚,湿邪阻滞脉络。舌质暗澹,苔白,双脉沉。X片示双膝关节腔积液。
骨痹肝肾亏虚湿邪阻滞关节肿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腹部发凉,便意频频,每日1或2行,腰痛,尿频,不急不痛,无尿失禁,饮水不多,纳可。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尿频,证属肾气不足,病机为肾不固摄。望诊见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部发凉、腰痛、尿频,切诊见脉细。
尿频肾虚阳气不足腹部发凉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偶有胸闷、咳嗽、口干,病程未明确。舌质红,苔中略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心脾两虚,气阴不足。形体略胖,精神状态可,饮食纳可,排便日行2次、质中。
冠心病心脾两虚气阴不足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反复发作慢性痢疾半年,腹部冷感,大便黏煳,双足冷。口喜温饮,睡眠差。舌质淡红、苔浊厚,脉弦小。腹部冷,喜温饮,为中焦虚寒;脉小,为脾气虚;大便黏煳,苔浊厚,脾虚有湿;双足冷,肾阳虚。辨证为脾肾阳虚夹湿。复诊时大便已正常,仍形寒,肠鸣,舌质澹、苔薄白,脉弦小。
慢性痢疾脾肾阳虚脾虚夹湿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泄泻5年,一天4~5次,畏寒着凉后加重,量多质稀,无腹胀腹痛。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阳虚。舌脉未提及。畏寒、受寒加重提示病机属脾肾虚寒,关门不固,滑脱不禁。
泄泻脾肾阳虚滑脱不禁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口角流涎6天。面色、神色形态未见异常,胃纳尚可,二便自调。脾胃受寒,阳气不升,津液失于收摄。舌象未见异常,脉象未提及。
脾胃受寒阳气不升津液失摄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荨麻疹反复发作5年,平素畏寒,时有腰酸,夜尿频数。体表皮肤无明显风团,划痕征(+),舌澹、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风疹,辨证风邪外袭,肾气不足。
荨麻疹肾气不足哮喘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五更泻2年余。每日清晨4~5时腹痛急迫,便急作泻,泻后则安,饮食稍凉则泄泻加重。形体瘦薄,面色澹白,舌澹红,苔白,脉沉弦细。证型为脾肾阳虚,寒湿不化。病程长,伴有胃脘隐痛、消谷善饥、睡眠不实、体倦乏力、声低气怯、月经先期、经血色黑、痛经、左侧颈部褐斑。
五更泻脾肾阳虚寒湿不化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头昏心悸,肢软气怯,精关失固。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阴两亏。病因病机为心神失养,脾运失常,水不涵木,木火易动,土为木贼,水亏金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心悸、肢软、精关失固。切诊脉象关弦尺细。
头昏心悸气阴两亏脾运失常肾虚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腹泻2月,黎明前发作,稀溏便,无里急后重。平素头晕耳鸣,腰酸肢冷。舌质淡胖嫩有齿痕,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
腹泻脾肾阳虚腰酸肢冷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31岁,尿意频数,尿出不畅,尿黄灼热,夜尿2~3次,尿道不适,尿道口痛,尿道口有白色黏液滴出,大便偏干,努责后尿道口有白色黏液滴出,量较多,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前列腺左侧稍大、左右不对称,有压痛,白细胞>30个/HP,卵磷脂小体少量,湿热留于下焦,精浊湿热型。
精浊湿热尿频灼热尿道滴白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要症状为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渐及右侧肢体,四肢僵直,行动迟缓,语言困难,表情澹漠,肌肉抽搐,紧张时加重。病程自1989年起,持续8年。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伴随症状包括神疲倦怠,健忘,思维迟钝,腹胀纳差,大便秘结。
帕金森病颤证肝肾阴亏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主诉便血,肛坠,下腹疼痛,纳食不香,中脘不舒,小便色深。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正气受损,余邪未尽,热邪灼津伤络。病因病机为正气受损,热邪灼津伤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便血、肛坠、下腹疼痛、纳食不香、中脘不舒、小便色深。切诊脉细。三诊提及腰酸,夜尿频,阴道分泌物,苔薄,脉沉细。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湿热下注。
宫颈癌湿热下注肾阳不足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