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为眩晕,猝倒,左肢无力。中医病名为风中经络,证型为气阴两虚、心火炽盛、肾水亏衰、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舌质澹红,苔薄白略燥,脉弦滑而迟。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多日,经多次针灸治疗后逐步改善。
眩晕猝倒左肢无力风中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全身浮肿,尿蛋白(+++),病程4年,反复发作。中医病名为肾劳变证,证型为肾气虚寒。病因病机为激素治疗后出现肾气虚寒之变证。望诊见面色苍白,眼周晦暗,两颧潮红,颜面四肢轻度浮肿。舌澹苔滑腻,脉沉细。临床表现包括背寒怕冷、动则心悸、眩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腰膝酸软、倦怠无力。尿常规示蛋白(+~++),颗粒管型0~2/HP,胆固醇升高。
心悸眩晕肾劳变证脾肾阳虚肾气虚寒
查看详情 →
女,头晕、呕恶,病程近1年。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缓。证型为水湿上凌。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水湿上凌。望诊见舌淡,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呕恶、胃脘不适、饮食不振。切诊见脉沉缓。
眩晕脑积水水湿上凌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右侧头部胀痛1个月,见阳光后加重,伴眩晕耳鸣、腰酸足软、心烦易怒、脘闷胁痛、恶心欲呕、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辨证为肝阳兼痰湿证。
偏头痛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眩晕、头痛加重,左耳蝉鸣,咽干,腰酸,夜尿频多。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肾气不固,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亢。舌苔微黄,脉象细弦关上有力。
高血压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腰酸
查看详情 →
男,四载胃病,不耐饥饿,饥则胃脘疼痛,时有眩晕耳鸣。舌白苔垢腻且厚,脉弦而涩。胃阳不展,营血衰少,寒滞交阻,胃脘疼痛颇剧,呕吐涎沫,形寒怯冷,得暖稍舒。舌白边腻,脉弦涩而有弹力,寒凝食滞尚未尽化,胸脘痞闷,不思饮食。
胃痛呕吐寒凝食滞营血虚衰肝气横逆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2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舌质偏暗,苔淡黄而腻,脉弦缓。血压135/95mmHg,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眩晕,辨证风阳上扰,兼夹痰热。舌质偏紫暗,舌边尖有红色细小斑点,舌底脉络紫暗曲张明显,脉弦。
眩晕瘀血内停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眼干、口干10余年。舌质暗,苔稍腻,脉细。中医诊断干燥症,证型肾阴亏虚,膀胱湿热。病史中提及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炎20年。
干燥症肾阴亏虚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反复头痛30余年,发作频繁10年。前额头痛,颈腰椎及背部酸胀不舒,右上腹部偶有隐痛,口苦、食少馨味。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头痛(阳明头痛)、眩晕(气滞血瘀)、心痹(心阳不足)、脘胁痛(肝气郁滞,肝胃失和)。证型为肝郁化火,热入阳明经络,久病气滞血瘀,累及脏腑经络。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眩晕头痛心痹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头晕伴耳鸣反复发作10年,加重5天。病程10年,近5日加重。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肾精不足。病因病机精髓不足不能上承于脑,肾虚则耳鸣,肾阳虚生外寒。望诊舌质澹,苔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畏寒。切诊脉沉细。
眩晕肾精不足颈椎病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6岁,糖尿病10年,主诉眩晕心悸,神疲乏力,消瘦,口臭,大渴引饮,烦热,食后即饥。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大滑实。诊断心胃火炽。病机为心胃火炽,耗伤津血,致形体消瘦,眩晕心悸,神疲乏力。
眩晕心悸糖尿病心胃火炽上消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形体消瘦,贫血征,上腹隐痛拒按,食欲不振,强食有恶心感,眩晕心悸,便干色黑艰涩难解,数日1行。舌黯,苔黄白而干,舌下脉络瘀点,脉关尺细涩。中医诊断瘀毒内结,气血亏虚。病程7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体早期中分化管状腺小胃癌。
眩晕心悸胃癌气血亏虚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右乳突术后渗液持续17年,分泌物脓性黄色,有臭味,偶有血迹,失听,鸣声多样,头痛位于右侧,左耳听力下降,偶有轻度眩晕。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薄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见脉细。
眩晕右乳瘘肝胆湿热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右上腹部疼痛3年多,食后腹胀,眩晕乏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寒热失调。
眩晕乏力右上腹痛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头痛头晕,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秘结。病程2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后转为肝郁气结,再转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舌质红,苔黄而干,后转为舌质黯红,苔薄白,再转为舌红苔薄白。脉弦数,后转为脉弦,再转为脉弦细。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眩晕、耳鸣、眼花、眼前如蝇蚊飞绕、胸部烦闷、四肢麻木、心跳过速、咽干失眠、大便秘结、腰痛。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病程3年。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兼夹血瘀。
眩晕肝肾阴虚血瘀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心悸胸闷,神疲气短2年余。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阴亏损,气血瘀滞。面色红赤,舌黯红,舌苔干燥,脉弦缓。神疲气短,胸部闷痛,手足麻痹,失眠多梦,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心界向左扩大,心率56次/分,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二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片示主动脉屈曲延长,左心室向下延伸、扩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陈旧性后壁心肌梗死。
胸痹心阴亏损气血瘀滞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头晕2年余,劳累或行走时加重,伴耳鸣。现病史示头晕头痛,时轻时重,大便时干。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白根黄腻。脉左弦细,右弦滑。中医诊断眩晕。病机为年老气血不足,肝肾阴亏,肝阳上亢,痰热内郁,清窍失养。
眩晕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偶有口干、口苦、上肢麻木、饮食不香、睡眠欠佳。舌红苔黄,脉弦。高血压病史3年。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退变,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属肝阳上亢。
眩晕病肝阳上亢肾精不足脑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男性,52岁,自汗、乏力、心悸,病程未明确。自汗、胸闷、太息不已,眩晕欲倒,气喘吁吁。脉象结、代。面色苍白,精神无奈且紧张。
自汗乏力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