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0岁,男性。左肾结石,腰痛如折,小便频涩热痛。病程较长,西医治疗1个月未见结石排出。下焦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肾与膀胱气化失司。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小便白细胞(++),脓细胞(+)。阴头灼热,小便涩痛,腰痛腰胀。
气血瘀滞石淋下焦湿热肾与膀胱气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右眼视物模糊、变形3个月。视力右眼0.2,左眼1.0。眼底检查示右眼黄斑部黄白色渗出斑,中心凹反射消失。头晕耳鸣,腰酸。舌质红,脉细数。中医诊断肝肾阴虚,气血瘀结。病机为肝肾阴虚,湿浊痰瘀。
气血瘀结肝肾阴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5岁。心悸多汗,两手颤抖,颈前结块渐大,两眼微发胀,体质渐瘦,大便溏泄。甲状腺肿大Ⅱ度,局部听诊可闻血管杂音,基础代谢率升高,诊断为甲亢。中医诊断为气瘿,证型为肝郁化火,灼伤阴津,阴虚火旺,痰凝血瘀。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微数。
痰凝血瘀气瘿肝郁化火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腰酸膝软,神疲嗜卧,性事少欲,射精无力,时有流而不射,阴囊潮湿,会阴不适,睾丸坠痛。舌澹,苔白,脉沉弦细尺弱。中医病名不育,证型为精气不足,精脉瘀阻,下焦湿郁。病因病机为精气不足,精脉瘀阻,下焦湿郁。
精弱不育精气不足精脉瘀阻下焦湿郁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失眠1个月。刻下症见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时头晕,纳差,大便偏干。精神略烦躁,眶下发青,唇红。舌红,苔中黄厚有剥脱,脉细弦。中医诊断不寐,辨证肝血不足,虚热扰心。舌红,苔中黄厚,脉细弦。
失眠肝血不足虚热扰心肾阴阳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有间断双下肢水肿病史1年,双膝关节肿痛,双手指关节游走性疼痛,舌红苔少,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属气阴不足,热毒炽盛,血瘀水停。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病史1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8年。理化检查示尿蛋白定量0.75g/24h,血沉82mm/h,血小板80×109/L,抗ds-DNA及抗Sm抗体升高。辨证认为久病热毒耗伤气阴,心阴不足,血行不利,舌脉为阴虚内热之象。
血瘀水停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气阴不足热毒炽盛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33天,左侧乳房红肿胀痛,伴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口干心烦。舌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热毒壅结,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急性乳腺炎热毒壅结舌苔黄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排尿不畅、尿线细而分叉、夜尿频多,病程6年。癃闭,证型为肾阳衰弱,瘀浊内结,兼心肾不交。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
癃闭肾阳衰弱夜尿频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二便失禁,双下肢功能丧失,下肢肌肤麻木不仁。病程自1984年10月起,持续约7个月。中医病名痿证,证型气滞血瘀,病机为督嵴不通,肝肾不足。望诊见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二便失禁,下肢功能丧失。切诊脉沉弦。
气滞血瘀外伤性截瘫肝肾不足督嵴不通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2岁。头晕,饥饿时胃中不舒,腰酸,尿有白沫沉淀,不耐劳累。狼疮性肾炎病史7年。满月貌,舌苔薄黄,脉细。风毒痹阻,下焦湿热,肝肾亏虚。舌苔澹黄,脉细。舌质红,苔黄腻。尿蛋白(++++),尿蛋白(+),白细胞(十+),白细胞(+)。肾虚湿热下注。
络热血瘀狼疮性肾炎肝肾亏虚风毒痹阻
查看详情 →
刘某,年半百,阳痿不举,性欲减退,半年。面色红润,腰酸。脉滑而有力。肾阴不足,湿热下注,宗筋驰纵。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腰酸,脉滑而有力。
阳痿肾阴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高热达40℃,头痛、身痛、恶心呕吐,形寒发热,全身酸痛。热毒壅盛,弥漫三焦,血瘀水停。急性病容,颜面潮红,双睑轻度浮肿,球结膜下出血,胸背腋下有出血点,肾区叩击痛。白细胞计数升高,异淋比例高,尿蛋白阳性,红细胞、脓细胞少。
血瘀水停疫斑热热毒壅盛心肾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肾功能不全半月余,双下肢水肿,肌酐升高。临床表现包括耳鸣、下肢水肿、口干、偶有头晕、血压波动。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水肿,病机为肾阴不足,湿热下注,后发展为湿热、痰浊流注于关节、筋骨,久致血瘀,脉络不通。脾肾亏虚,水湿运化失常,溢于肌表。舌体胖,舌红苔薄黄,脉沉迟、弦。
血瘀慢性肾衰竭肾阴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头汗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汗证(头汗),证型阴阳失调,阴虚内热。望诊舌偏红,有浅齿印,苔满布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睡眠质量差,凌晨4点入睡。切诊脉弱,后诊脉浮弱,浮滑。
血瘀汗证阴虚内热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朱某,44岁,乏力伴心慌气短4个月。面色萎黄,舌红苔白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属脾肾亏虚夹瘀。主症为乏力、心慌、气短、汗多。病程4个月。舌象红苔白腻,脉细数。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不足,精血亏虚。
虚劳脾肾亏虚夹瘀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身体羸瘦不支,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口唇干燥,高度腹水,腹部膨隆,脾肿大位于肋下3横指,脘腹胀满不能饮食,大便不爽,3日1行,小便量少,颜色黄赤。舌质红,舌苔白厚而干,脉沉弦滑。肝胆血瘀,无力运化,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肝胆血瘀肝硬化失代偿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937年出生,主要症状为消渴、利下不止,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厥阴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消渴、利下不止,切诊未提及。肺经肺气虚,胃经、脾经脾胃阴阳两虚挟湿饮,心经心阴虚而火化,小肠经小肠气虚,膀胱经膀胱阴虚血瘀湿重,肾经肾元亏虚,心包经、三焦经心包、三焦虚火盛,胆经、肝经肝胆阴阳两虚血瘀挟湿。
膀胱血瘀消渴利下不止厥阴证
查看详情 →
女,37岁,失眠2年余,盗汗,汗后身凉伴恶风,手足心发热,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寐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阴虚内热、气虚不固,病因病机为小产伤正,阴虚火旺,营卫不和。望诊见舌偏红,舌下络脉显露,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失眠、盗汗、恶风、手足心热、全身酸痛;切诊脉浮滑数,后转沉细,再转滑浮。
血瘀失眠盗汗阴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血尿频发3年余。现病史提示镜下血尿,隐血150ml,异型红细胞75%,无肉眼血尿,无明显水肿,双睑虚浮,血压120/90mmHg。伴随症状包括多次中耳炎、感冒发热、鼻出血,平素多汗,易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纳可,便调,溲黄,苔薄,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亏虚,血溢下窍。望诊见脸虚浮,舌苔薄。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病史及症状。切诊示脉细。
血瘀脉络肾性血尿脾肾亏虚血溢下窍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胸痛心悸一年余,加重3个月。胸痛胸闷、心悸频作,偶感心前区发紧,纳差。舌澹黯厚颤,浅齿痕,苔白厚,舌前部苔薄。脉细滑时数时缓,左寸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阴虚血瘀,湿浊阻滞。
阴虚血瘀胸痹湿浊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