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女性,术后尿闭12天,小溲点滴不出,腹部膨隆,头汗大出,手足发凉,唇口焦干,舌澹苔白,脉沉弱。膀胱充盈,小腹胀满,面容疲惫。中医诊断癃闭,证型肾阳衰惫型。病因病机为肾阳衰惫,三焦、膀胱气化失调,水道通调受阻。
尿潴留肾阳衰惫三焦气化失调膀胱充盈
查看详情 →
男,36岁,泻水样便1月余,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口不渴,大便中有不消化食物。泄泻,脾阳虚证,脾阳不足,寒湿内盛,运化失常。面色无华,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腹痛喜温,便稀有未消化食物,口不渴,精神萎靡。脉沉迟。
泄泻脾阳虚肠寒胃寒
查看详情 →
女,44岁。每日清晨腹中作痛,肠鸣泄泻,病程1年余。肾虚泄泻。证型为肾虚火衰、脾阳不振。面色萎黄,腹部平坦,按之柔软。畏寒,腰、腹及下肢冷,食欲不振。脉象未提及。
肾虚泄泻脾阳不振肾虚火衰腰冷
查看详情 →
1.5岁男童,食纳差,厌食,大便不成形,面色萎黄,声低音微,发育迟缓,行走需扶,体格瘦弱,早产儿,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疳积症,证型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脉弱,腹胀,语言发育迟缓。
疳积症脾胃虚弱元气不足食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红疹遍布周身,面部及腹部尤甚,奇痒难忍。舌尖红,苔黄,脉浮数。属风热与气血相搏于肌表。肺主皮毛,神阙穴通调阴气,泄血中邪热。
风疹风热气血相搏肺主皮毛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上腹部剧烈疼痛,胃痛如绞,抱腹不能直立,大汗淋漓,口干不欲饮水。寒邪犯胃,寒凝气滞。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厚,脉沉紧。
胃痛寒凝气滞寒邪犯胃
查看详情 →
男,69岁,反复咳嗽40年,气促13年,意识不清6小时。神志不清,呼吸微弱,口唇紫绀,体温39.0℃,双肺湿啰音,痰黄黏,大便难解,舌紫暗,苔白腻微黄,脉细数无力。厥证(痰蒙神窍),肺胀(肺脾肾虚,痰热瘀阻)。
肺胀痰热瘀阻肺脾肾虚厥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潮热自汗多年,虚烦,易疲劳,四肢冷凉,恶风,易“上火”,睡眠不佳,纳一般,大便时结。脏躁症,脾肾气虚,水火不济。舌淡红苔白,根厚,尖红。脉沉细。脾肾气虚不能输布津液,气机升降失调致心火上升。
脏躁症脾肾气虚水火不济心火独旺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遗尿,病程长期,日间尿频,自汗出,易感冒咳嗽,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肺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治节无权,统摄失职,膀胱失约。
肺脾气虚遗尿日间尿频自汗
查看详情 →
产后恶露不尽,臌胀,青筋环腹,神阙穴出。左手脉弦劲,重按则涩,右手洪滑。下焦积瘀,怒气伤肝。小腹硬且按之疼痛,太腹柔软,按之不痛,水道涩滞,脾虚。虚实夹杂之症。
恶露不尽臌胀下焦积瘀怒气伤肝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主诉哮喘与荨麻疹10年,春秋季发作频繁,接触花粉后诱发荨麻疹继发咳喘。皮肤瘙痒,全身风团,眼睑及外生殖器水肿,咳喘胸闷气急,张口抬肩,咳黄白相兼痰,痰中夹血丝,口干尿黄便结。舌质鲜红,舌苔薄黄,脉细数。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阴虚化燥生风。面色正常,舌象鲜红薄黄,脉象细数。
哮喘荨麻疹阴虚生风
查看详情 →
女,66岁,周身疲乏反复多年。每逢春夏觉一身困倦,嗜睡,头重,不愿睁眼,饮食一般,易反酸,尿多,怕冷。舌体胖嫩,色澹红边有齿印,苔嫩黄,中根而厚,脉缓。春困综合征,脾虚湿困,春季木旺克脾土,年老肾阳不足。
春困综合征脾虚湿困肾阳不足头身困重
查看详情 →
女,27岁,晨起吐泻交作,脘腹绞痛,病程急骤。寒邪内伏,阳气欲脱。面色晦暗,四肢冰冷,两目失神,口渴不饮,脉象六脉沉细。
吐泻交作脘腹绞痛寒邪内伏阳气欲脱
查看详情 →
女,21岁,月经期腹痛,小腹冷痛,少腹抽痛,经血量少色淡,有血块,舌苔白腻,舌边有淤点,脉沉紧,病程两年,腰脊酸痛,小腹发凉,怕冷,寒凝血瘀,寒邪客于胞宫。
痛经寒凝血淤肾阳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关节疼痛,以下肢为甚,反复发作。面色萎黄消瘦,表情痛苦,干咳,皮肤干枯,脚下肌肉松软微肿,疼痛麻木,两脚痿软不能站立,小便赤热。辨证为痛痹误治发为痿躄。病因病机为燥邪耗伤肺津,寒湿未除,郁而为热,湿热燥邪伤及筋脉。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顽痹肺津伤湿热筋脉伤
查看详情 →
女性,53岁。主诉失眠、头昏、心悸、胸闷、乏力自汗,病程3年余,近半年因情绪激动晕厥多次。舌质胖,尖赤,苔薄腻。脉有结代。证属心肾不足。
失眠心悸胸痛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鼻炎3年。症状包括晨起鼻痒、喷嚏、流涕,鼻涕白稠,头额沉闷。舌澹,少津,有轻度齿痕,苔白。脉弦。经络诊察示手太阴经异常,尺泽下2寸有结节。辨经病在手太阴经。中医病名属鼻鼽,证型属阳虚卫气不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肾两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经络异常及症状描述。
过敏性鼻炎肺肾两虚阳虚卫气不固手太阴经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阴囊潮湿,涉水受寒后出现腰酸、阴囊肿胀坠重、痛引少腹。面色澹黄,苔白薄,脉沉弦,阴囊肿胀如水晶状。中医诊断水疝。病因病机属寒湿内侵,气机阻滞。舌象白薄,脉象沉弦。
水疝肝经湿热苔白脉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主诉腹部胀满、疲乏无力、大便溏薄,病程近10年,肝区不适伴腹水1年。中医病名胁痛,证型湿热中阻,痰瘀互结。望诊面色晦暗,舌紫黯,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部胀满、疲乏、饮食减少。切诊脉沉细。
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中阻痰瘀互结腹水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大便稀溏15余天,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夹黏液,食后作泻,每日7~8次,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四肢欠温,纳差,啼哭少泪,小便减少,腹软无压痛,肠鸣音亢进,舌淡红苔花剥,脉细,指纹淡紫,便常规示大量脂肪球,血常规正常,中医诊断为小儿泄泻,证属脾虚泻。
小儿泄泻脾虚泻脾阳不足食后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