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9岁,男性,主诉中风,左侧半身偏瘫,左上肢运动不灵活,左下肢活动受限,语言不清,血压240/140mmHg,病理反射阳性。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肝胃不和,痰湿内蕴。望诊舌苔白厚,切诊脉弦紧。问诊有失眠,需服用安眠药,语言謇涩。
中风偏瘫肝胃不和痰湿内蕴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6年余,疼痛于饥饿或劳累时发作,得食稍缓。舌质暗,舌苔白根厚。脉沉弦细,按之沉滞不起。病程久,痛处不移,舌质色暗,脉沉弦细,属瘀血内阻。病机为气郁日久,入络成瘀。
十二指肠溃疡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2岁,反复上腹部痞满不适3年余,加重2个月,不思饮食,体重下降,月经量少色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胃痞。病程长,舌象异常,脉象细数。
胃痞肝气郁结胃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胃病史8年,上腹部隐痛,空腹为主,进食后稍胀,食欲减退,嗳气。大便质溏,每日1~2次。舌苔薄白,脉细弦。胃镜示萎缩性胃炎伴胃窦小区糜烂,病理示胃窦黏膜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辨证为脾胃气虚、血络瘀滞。
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血络瘀滞
查看详情 →
男,37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暗,体胖大,边见瘀斑,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瘀血阻络。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气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胃脘反复疼痛6年余。中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脾肾阳虚,中焦失和,升降反常。望诊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而厚。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胃脘疼痛遇寒尤甚,口淡乏味,泛恶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切诊脉沉细无力,两尺不足。二诊舌苔已退,无滑象,舌尚胖大而边有齿痕,脉息如前。三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两尺不足。四诊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但有力。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肾阳虚中焦失和升降反常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胀满、反酸伴嘈杂10余年,加重1个月。舌质淡,苔薄腻稍黄,脉细。寒热错杂,肝脾不和。胃中嘈杂、胀满,口中干苦,嗳气频作,大便时干时稀,伴有少量白色黏液。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慢性胃炎肝脾不和胃脘胀满反酸嘈杂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右胁疼痛不适,头晕,健忘,下肢乏力,轻咳,病程2个月。眩晕,胸痹。湿热中阻,胆胃不和,痰瘀互阻,络脉失畅。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头晕,健忘,右胁疼痛,下肢乏力,轻咳。脉弦滑。
眩晕胸痹湿热中阻胆胃不和
查看详情 →
86岁男性,腹痛2个月。腹痛(湿热内蕴)。湿热相搏,干扰肠胃,气机阻滞。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胃镜示浅表性胃炎。B超示肝囊肿。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史10余年。
浅表性胃炎腹痛湿热内蕴胃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头晕神疲,腹泻日2~5次,口澹无味,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肌肤干燥,动则汗出,夜梦纷纭,大便次数不一。舌澹、苔微,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久病气阴两虚,术后瘀浊交阻,运化失司。
胃炎气阴两虚瘀浊交阻脾胃失和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胃脘疼痛,喜暖喜按,受寒饮冷后加重,病程十余年,近月加重。胃脘隐痛,背嵴怕冷,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细。中虚胃寒证。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中焦虚寒。
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女,51岁,胃脘部痞胀疼痛反复7年,胃脘痞闷,稍食则胀痛,情志抑郁及紧张时胀甚,纳少,乏力,口干不欲饮,便干,面色萎黄,体瘦,乏力。舌暗红、苔薄根部微黄,脉弦细数。脾胃虚弱,瘀血内停。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瘀血内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主症为脘痞胀不舒,纳谷量少,餐后如窒,噫气则舒,胃冷喜温,大便干结,口干喜热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弱。辨证为胃弱气滞,津气两伤,和降失司。舌质暗红苔少,脉细。舌质光红无苔,脉细。舌质光红少苔,脉细兼滑。舌质红苔黄少,脉细滑。
慢性胃炎胃弱气滞津气两伤和降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胃脘隐痛8年余,复发半月。饥饿时疼痛加重,呈痉挛样,饭后胀满,嗳气频作,呕恶不适。体弱多病,身倦懒言,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腻、有瘀斑瘀点。脉弦涩。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辨证为痰热瘀结,痰浊郁结于胃腑。
胃痛胃胀纳呆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18岁。主诉肛旁肿痛流脓5年,反复发作;肛瘘术后2年。体征见贫血貌,消瘦憔悴,营养不良,时有低热,口腔溃疡,口干口臭,腹痛腹胀腹泻,大便黏臭,肛门周围胀痛、烫热、瘙痒,尿黄臭,腹中雷鸣,月经量少。脉弦数,舌红少苔。腹诊见心下痞硬,脐周拘紧压痛。病史提示克罗恩病,伴有回肠末端糜烂、结肠多处溃疡、盆腔积水、尿蛋白异常、血红蛋白降低、蛋白代谢异常等。
肛瘘术后克罗恩病肠澼心下痞硬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胃脘胀满、隐痛17年,加重1年。慢性病容,舟状腹,剑突下压痛,肝肋下可触及。面色白,精神倦怠,语声低微,皮肤弹性差。舌淡,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胃脘痛。病机为胃气失和,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浊气壅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弱胃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胃脘胀痛反复发作9年,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一萎缩性胃炎。胃脘满闷胀痛,胀甚于痛,午后傍晚加重,口淡黏腻,纳差嗳气,食后不易消化,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稍腻,脉细弱稍弦。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胃气虚兼气滞湿阻食积证。
胃痛脾胃气虚气滞湿阻食积
查看详情 →
男,58岁,慢性胃炎10余年,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肢体困倦无力,形体消瘦,呕恶,大便稀溏,夜眠差。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沉。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舌象淡红,苔白微腻,脉沉。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机壅滞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痛,病程数年,胆囊多个结石并发胆囊炎,胃脘痛与右胁痛交替发作,痛甚作吐。肝胃气痛,肝郁胆热,胃气上逆,脉弦细,舌暗红,苔黄微腻。
胆胃综合征肝郁胆热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痞胀嘈杂1年余。中医病名胃痞、嘈杂。证型湿热气滞。病因病机湿热浊邪久羁不祛。舌质淡红,舌苔腻,边白中黄。脉稍弦。上腹按之不适,无明显压痛。大便日行1次,不黑。B超胆囊壁稍粗糙。
慢性胃炎湿热气滞胃痞嘈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