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性患者,主诉双目失明,病程两个半月。中医病名为视神经萎缩,证型为肝肾阴亏,病因病机为素体不足,肝肾阴亏,火郁于内,下竭肾水,精气不能上达。望诊见舌红,苔薄黄少津,切诊见脉细无力。眼底见视神经乳头完全苍白,黄斑区反光消失,中心亮点不见,存在灰黄色渗出物及硬性病灶。
视神经萎缩肝肾阴虚精气不足水亏火旺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患者,主诉饭后脘腹阵发性疼痛,痛向肩胁放散,呕吐食物并伴蛔虫排出。面容痛苦,舌淡苔腻,脉沉缓,腹诊剑突右侧压痛,触条状包块。证属蛔厥,病机为脾失健运,湿生肝郁化热,蛔虫上窜胆道。巩膜有蓝点,唇内有白色小颗粒。
胆道蛔虫症蛔厥腹痛如绞呕吐蛔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肌肤眼目发黄7个月余,伴寒热时作,胸脘胀闷,右上腹痛,纳谷呆滞。中医病名黄疸,证型肝脾失调,湿热郁蒸。病因病机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湿浊内阻,郁遏化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时作,胸脘胀闷,右上腹痛,纳谷呆滞。切诊未提及。
黄疸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湿热郁蒸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主诉头晕、眼花、耳鸣、恶心欲吐,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型。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体征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项双侧肌肉僵硬,旋颈试验(+),叩顶试验(+)。病机为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内生。
颈椎病肝肾亏虚肝阳上亢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反复右上腹疼痛10余年,加剧6天。急性痛苦病容,巩膜皮肤中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墨菲征(+)。舌苔黄腻,舌质鲜红,脉弦滑。肝胆湿热,痰瘀交阻。
胆结石肝胆湿热痰瘀交阻右上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阳痿半年余。主要症状为阴茎不能勃起,不能性交,伴下肢酸困,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沉滑。中医诊断为湿热下注型阳痿。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宗筋松弛。望诊见舌红苔黄,切诊见脉沉滑。病程半年余。
阳痿湿热下注小便短赤下肢酸困
查看详情 →
女,32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暖气频频,不欲饮食,呕逆吐酸苦,病程短。胃痛,肝气犯胃,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气机阻塞。舌苔薄黄,脉沉弦。
肝气犯胃胃痛肝气郁结气机阻塞
查看详情 →
男,22岁,主诉双腿活动受限3个月。腰部不对称,右侧突出,压痛明显,双下肢屈曲受限,膝腱反射减弱。舌苔薄白,脉细数。经筋受损,瘀血停留。
椎间盘脱出经筋受损瘀血停留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视远物不清4年,看物成双,眼易疲劳。主症为视远物不清,病程4年。中医病名为近视,证型为肝肾亏虚,心血不足。望诊见舌尖红,苔薄。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有长时间读书、看书写字距离过近病史。切诊示脉细弦。
近视肝肾亏虚心血不足眼疲劳
查看详情 →
41岁男性,主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病程5年,近半年加重。双眼斜视,近视,散光。视力右0.1,左0.4,矫正视力右1.75,左2.25。舌质红,脉细数。眼位内隐斜,眼压正常。头痛位于左前半侧,跳痛或胀痛,睡眠较差。无视物变形、黑影、闪光等。病史中提及1956年诊断为双眼斜视、近视、散光。
双眼斜视肝肾不足内隐斜视力模糊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右上腹隐痛,牵引两胁,胸闷不舒,恶心,纳少,舌苔白黄相兼而厚腻,脉沉弦而滑。证属胆胃失调,气机郁滞,湿热蕴结。主诉病程5年,腹痛反复发作,伴腹部胀闷、食少、便结、惊悸、失眠、头昏、健忘。
胆囊结石胆胃失调气机郁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多汗心悸,多食易饥手发抖5个月。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瘿气,证型气郁型。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滞不化,痰瘀凝结。望诊舌红,苔薄。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双手发抖、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多汗心悸、体重减轻、月经量少、颈部增大。切诊脉细弦小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基础代谢率升高。嵴柱两侧有压痛及泡状软性物。
瘿气气郁心悸多汗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左侧腰腿痛月余。疼痛放射至左侧下肢,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夜间加重,伴下肢发凉。舌苔薄白,脉象沉缓。脊柱向左侧弯,第四腰椎左侧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诊断为痹证(坐骨神经痛),属寒湿型。
坐骨神经痛寒湿型腰腿痛脉沉缓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上腹绞痛,发热,黄疸近1年。舌质红,苔黄腻,脉弦。面容痛苦,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黄疸(胆管结石),肝胆湿热型。胆管造影胆道增宽。
胆管结石肝胆湿热右上腹痛发热
查看详情 →
男性,33岁,肝区痛,脘腹胀满,体倦乏力,大便时溏,病程自1979年5月起。肝郁气滞,舌质红,苔薄白,脉弱细,肝下界在肋下一指,质软,压痛。
肝区痛肝郁气滞脘腹胀满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女,55岁,胃痛1周,胃痉挛性疼痛反射到后背,偶伴腹痛泻下,苔白少津,脉弦滑,有痔疮病史。面色正常,舌象示苔白少津,脉弦滑。尺泽下2寸压痛、有结块,脾经多处压痛点,心经有隆起点,手三里有小结节,阳谷有结络,太阴经、阳明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异常。病在太阴经、阳明经。
胃痉挛脾胃虚肝气郁结阳明经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行走心悸气促、食欲欠佳、颜面及下肢浮肿、头晕视力模糊、全身出血斑。中医诊断为虚劳血亏之证。体征见皮肤苍白,眼睑、口唇、指甲无血色,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紫斑,视力模糊,心悸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虚芤。
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亏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右胁肋疼痛1年,加重1个月。胁肋胀满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腹胀、少食、乏力。面色泛黄,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胁痛,肝气郁结。胁痛与肝经相关,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致腹胀、少食、乏力。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形体略瘦,腹软平坦,胁肋触痛。
胁痛肝气郁结脾虚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睡眠差、多梦10余年。面色晦黯无华,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腰背酸痛,舌红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不寐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胃壅滞,气机失调,湿热壅塞中焦。面色苍白,舌苔薄黄,脉沉弦,症状包括辗转不安、呕恶频作、右上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体温升高、大便不通。
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脾胃壅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