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阵发性左下腹痛,痛剧则吐,三天未解大便,脾阳虚衰,寒积内停,舌质淡红、苔白,脉弦迟,腹部微有压痛,肠鸣音亢进,脾虚湿困,舌质淡红、苔腻,脉沉迟
腹痛便秘脾阳虚衰湿困中焦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9岁,头痛,头目眩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口涎常流,目不能闭,口鼻干燥,苔厚腻,脉沉弦。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气虚证,病因病机为元气亏虚,风痰瘀阻经络。望诊见舌苔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眩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口涎流、口鼻干燥,切诊见脉沉弦。
中经络气虚证风痰瘀阻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 全身困胀沉重乏力 脘腹胀闷 口淡纳差 大便溏泻 低烧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软无力 湿阻经络 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湿阻经络全身困胀沉重乏力
查看详情 →
男,47岁,失眠1年,药物辅助睡眠1~2小时,无自然入睡。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舌深红无苔,脉沉弦,血压180/100mmHg,头重乏力,心烦易惊,腰酸腿软,大便黏腻,食欲不振。失眠症。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失眠症交通心肾健脾安神
查看详情 →
男,43岁。间断耳鸣5年余。耳鸣如潮,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耳内分泌物时有流出,胃胀反酸,食少纳差,口苦便溏,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略弦。中医诊断为耳鸣,证属脾虚湿困、清阳不升、耳窍失养。
脾虚湿困慢性中耳炎清阳不升耳窍失养
查看详情 →
10个月女婴,夜寐多汗,身如浸,病程2月。面色苍白,头发稀黄,四肢肌肉松软,舌质淡,苔白腻。证属久泻伤脾,湿从内生,阻于脉络,阳气不能达表,固摄无权,阴液外泄。
脾虚湿困夜寐多汗久泻伤脾湿从内生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腹痛腹泻,呕吐不食,病程2天。舌苔腻,脉弦滑。寒热错杂,虫积肠道。大便见黏液、脓细胞及蛔虫卵,呕吐酸腐,厌食。
脾虚湿困腹痛腹泻呕吐酸腐虫积肠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腹泻半月余。腹泻几至无度,泻下清稀,腹痛较剧,恶心不欲食。脉弦,舌红苔黄。证属寒热错杂,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腹泻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主诉腹胀、乏力、双下肢浮肿伴纳差月余。中医诊断肝郁胁癖并发鼓胀证。舌质红苔薄腻略黄,舌边有齿痕,右手弦,左手细弱。腹水征阳性,脾肋下3厘米,质中,双下肢浮肿。头昏乏力,口苦咽干,胸闷气短,咳嗽吐痰,四肢无力,手心发热,心烦失眠,腰膝酸软,大便成煳状,日2次,尿少色黄。
脾虚湿困肝郁胁癖鼓胀证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脐周阵发性疼痛,面色发青,饮食不进,眼白皮肤发黄,无神,肢冷,口唇干,舌苔黄腻,脉沉紧。中医诊断为正虚蛔厥,寒热错杂。望诊见面色发青,舌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饮食不进,无神,肢冷,口唇干。切诊见脉沉紧。二诊见舌苔白腻,脉沉缓。三诊见舌红苔澹黄而腻,脉无描述。四诊见黄疸未退,精神疲乏。最终诊断为病后脾虚湿困,肝胆不利。
脾虚湿困胆道蛔虫症蛔厥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男,目眩、肢软、食欲呆滞、胸中梗梗然不舒、忧郁恐惧、夜寐不宁,病程未提及。神经衰弱。肝气郁结,情志不舒,心神失养。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细。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以情志不畅为主,伴胸中不适、睡眠障碍。
脾虚湿困神经衰弱肝气郁结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男,10岁,咳嗽气喘3天,夜间发热,呼吸急促,气喘明显,不能平卧。重症肺炎合并早期心力衰竭。舌淡红、苔厚腻苔心稍黄,脉浮滑数。精神稍烦躁,心率126次/min,呼吸40次/min,三凹征明显,双肺大量喘鸣音,肺底部中量细湿啰音,肝脏肿大,下肢轻度水肿。
脾虚湿困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关节痠痛沉重,以两肩关节为著,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湿痹,证型为脾虚湿困,寒湿未除,病因病机为寒湿内侵,脾虚失运。望诊见舌澹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恶风寒、无汗、气短、纳呆,切诊脉濡而小数,后诊见脉弦细而数,最终脉濡缓。
关节痛湿痹脾虚寒湿
查看详情 →
壮年,抑郁成疾,病程长短未明。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明,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血内伤。面色萎黄,舌象未明,声音低微,气味未明。症状包括神不外扬,饮食入胃化为痰,咳吐痰涎,恶寒,瘦削。脉弦细而涩,津液内耗,肌表外疏。
脾虚湿困脱营失精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男,46岁,腹泻、食欲不振、失眠2月余,精神不振,胸腹胀满,大便溏薄,疲乏无力,恶心,时有自汗,脉缓,舌淡红苔白滑,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腹泻失眠胸腹胀满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主诉皮肤风团近一年,躯干、四肢、面部、口唇、额头、手心皆发。风团色淡红,伴畏寒、夜间盗汗、食凉物则腹胀、肠鸣、大便溏、纳呆、口苦无味。舌淡红,薄白苔,脉沉细弱。中医诊断荨麻疹,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脾虚湿困荨麻疹风寒湿阻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情绪低落、失眠、纳差、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病程三年。中医病名抑郁症。证型少阴心肾阳虚,肝虚。病因病机为阳虚失运,脾虚湿浊,心肾不交。舌苔厚腻。脉象右寸弱关浮缓滑中空,左寸弱关弱弦尺沉弦,复诊脉左寸弱关弦细弱尺沉,右寸弱关弱细滑尺弱。
脾虚湿困抑郁症心肾阳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病程自2002年起,持续约10年。中医诊断为IgA肾病(局灶节段硬化型)。主要症状包括精神不振、头晕、腰背酸痛、纳差、夜尿频、寐欠安。舌淡有齿印,苔薄黄微腻。脉濡数。双下肢轻度水肿。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558/μl,白细胞186/μl,24h尿蛋白定量3.7g。
脾虚湿困IgA肾病肝肾阴虚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脐周隐痛,上腹部痛,纳呆,大便稀,频日四五次。舌质红,苔中黄,脉沉。中医诊断为胃炎,病机属湿热内蕴,脾虚失运。
脾虚湿困胃痛便溏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胃病,慢性肠胃炎、胃扩张。病程4~5年,早起吐清水,嗳气频频,胃中有气过水声,肠鸣下痢,食油腻则腹泻。消瘦痿黄无力。舌苔白腻而厚。脉左弦数,右滑数。腹部心下痞硬,按之无抵触,有振水音。大便或溏或干结。
脾虚湿困慢性肠胃炎胃扩张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