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情志所伤,心胆气虚,血不养神,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久病体虚,心脾两虚,瘀血受阻。主症为不寐,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神不安,胆怯恐惧,倦怠乏力,心悸气短,汗出,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病程长短未提及。面色少华,舌质澹,舌苔薄,脉弦细。声音无异常,无特殊气味。无明显病史描述。脉弦细。
不寐心胆气虚肝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不孕8年,痛经渐剧,经后腰酸脚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舌澹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短而弦。中医病名属不孕,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后辨为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澹红边齿痕、苔薄黄腻、脉弦细短。
血瘀气滞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不孕肝脾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腰痛2年,加重并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1个月。腰椎右侧凸,腰肌紧张,L1~S1椎体及椎旁左侧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左足姆趾背伸肌力减弱。X线示腰椎左侧凸,生理曲度变直,L4-5、L5~S1椎间隙狭窄。CT示L4-5、L5~S1椎间盘中央偏左突出。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涩。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
血瘀气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肾亏腰肌紧张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尾骨疼痛剧烈,不敢坐立,行走加重,不能平卧。伴月经量少,小腹发凉,两腿沉困。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细而涩。中医诊断为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病因为跌打损伤,导致血瘀气滞,脉道不通。
血瘀气滞尾骨疼痛骶骨骨裂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心悸胸痛、胁痛纳差、面色暗困、神情呆滞、舌有瘀斑、脉涩不利。中医病名属血瘀气滞,证型为血瘀气滞,心络挛急。望诊见面色暗困、舌有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痛、胁痛、纳差、性情急躁、鼻血、肝区痛;切诊见脉涩不利、心率不整。
血瘀气滞迁延期肝炎病毒性心肌炎心络挛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胃脘胀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胃酸过多,恶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加重,喜嗳气,矢气则舒,喜长叹息,遇烦恼郁闷则疼痛加重。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紧。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犯胃,寒凝气滞。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寒,寒邪内客于胃,致使气机凝滞,胃气不和。
胃痛肝气郁结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为胸痛如刺,固定不移,痛连肩背,心悸气短。病程21年,因遇寒邪或情绪激动诱发症状加重。中医诊断为瘀血痹阻证。舌质紫黯,舌下系带瘀紫,脉弦涩。
冠心病心肌梗死瘀血痹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经前下腹刺痛,经行量中夹血块,腹痛剧烈。病程8年,经律尚准。妇检后穹隆触及黄豆大小结节,触痛。舌象未提,脉象未提。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属瘀血阻滞胞脉,病因病机为邪与余血相搏成瘀,瘀血阻滞致不孕。经行夹血块,下腹刺痛,后穹隆结节。
痛经血瘀不孕
查看详情 →
2个月女婴,高热,肝脾肿大,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肝功能异常,西医诊断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中医辨证为感染疫毒,湿热蕴盛,血瘀气滞,土壅木郁,发黄疸,生癖疾。面色黄,小溲如茶,大便色灰,腹胀,胁下有块。
血瘀气滞新生儿肝炎湿热蕴盛肝脾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心悸、气促、胸闷、头晕、失眠、四肢麻木、乏力。病程近1年,夜间症状加重。面色澹白,舌质澹黯、苔白腻,脉结而小弦。心悸、气促、胸闷刺痛、乏力、头晕、失眠、性急易怒、善叹息、食欲不振、形体肥胖。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气血亏虚,血瘀痰凝。望诊见面色澹白、舌质澹黯、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促、胸闷、头晕、失眠、性急易怒、善叹息、食欲不振。切诊见脉结而小弦。
心悸气血亏虚血瘀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主诉左侧睾丸酸痛牵及下腹及腰骶部疼痛、酸胀2年余,性生活及劳累后加重。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血瘀气滞。
血瘀气滞慢性附睾炎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喘不得卧 脉气口盛于人迎一倍 厥阴弦动而疾 两尺俱短而离经 病盖得之毒药动血 致胎死不下 奔迫而上冲 病妾诚有怀 以室人见嫉 故药去之
血瘀气滞喘不得卧风邪入肺胎死不下
查看详情 →
女25岁,右下腹疼痛,少腹坠胀,夜寐多梦,纳差便溏,经量少,带下量多色白粘稠,超声示右下腹肿物3.4×4.1×4厘米,肝郁血滞,脏腑失调,痰湿凝滞,久成症瘕,面色晦暗,舌苔腻浮黄,脉弦滑。
右下腹痛少腹坠胀纳差便溏带下色白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主诉胃癌术后3月余,二周期化疗后。阵发性上腹痛,痛处固定,呈针刺感,嗳气,纳差,夜寐较差。舌红苔黄腻,脉滑。辨证属湿热内蕴,血瘀气滞。
血瘀气滞胃癌术后湿热内蕴腹痛针刺
查看详情 →
男,66岁,冠心病病史3年。主诉心胸窒闷而痛,痛连胃脘,伴额汗肢冷,胸闷短气,呕恶不能食,得温按减轻,噫气稍停,疲乏神少。中医诊断胸痹。舌质暗红,中苔白腻,脉濡而涩。病机为中阳衰惫,阴寒内盛,脾胃气虚,宗气不行,血脉凝滞。
冠心病胸痹中阳衰惫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人。主诉为肢体麻木、疼痛。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痹证,证型为风寒湿痹,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描述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病史未提及。脉象沉迟。
血瘀气滞经络阻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下肢红斑破溃伴疼痛、低热、口干、心慌。病程7年余,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臁疮,证型为气滞血瘀,经络阻隔,毒热下注。局部见三处溃疡,中心黑痂,周围红晕明显,疼痛剧烈。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滞血瘀湿热下注毒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心慌10年余,加重2年。现症见胸闷、心慌、汗出、夜间胸部冷感、咳嗽、痰色白、左侧头痛、大便干、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痰阻血瘀心动悸。
血瘀气滞心动悸痰阻血瘀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左髋部剧痛、肿胀,不能站立,病程5小时。面色红润,痛苦表情,呻吟不止,舌淡,脉弦紧,左下肢短缩、内收、外旋畸形,左股骨大粗隆压痛明显,左下肢短缩5cm。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瘀气滞股骨粗隆间骨折筋伤骨裂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发热伴黑便月余。腹部膨胀,脐突,青筋暴露。病属“臌胀”。病机为血瘀气滞,肝脾两伤,水湿内停,寒饮伏肺,肺气不宣,通调失司。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血瘀气滞臌胀肝脾两伤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