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主诉人工流产出血较多后出现头昏乏力,腹部气胀,大便次数增多。病程反复,慢性腹泻5年。诊断慢性腹泻。辨证血虚气耗,脾肾为伤;病机湿热结于曲肠,脾肾阳虚。舌苔薄,脉细软。
脾肾阳虚慢性腹泻脾肾不足血虚气耗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语言謇涩,舌体发硬,步态不稳、醉酒样,手抖,纳可,二便调,舌澹,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痿证(中气虚)。望诊见舌澹、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步态不稳、手抖、大便干。切诊脉沉、脉弱、脉沉细弱。
痿证中气虚肝肾阴虚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81岁,男性,主诉右下肺占位并反复咳嗽1月余。咳嗽,痰多色白,气急,背部冷,手掌烫,大便日3~4次,欠实,夜尿3~5次。舌质红中裂纹,苔黄腻,脉小滑。中医诊断肺阴亏虚,脾肾阳虚,痰毒内蕴。辨证见肺阴不足、痰热恋肺,病机涉及肺阴亏虚、肾阳不足、痰毒内蕴。望诊见舌质红中裂纹,苔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咳嗽、痰多、气急、夜尿频、大便不实。切诊见脉小滑。
脾肾阳虚肺阴亏虚肾阳不足痰热恋肺
查看详情 →
女性,19岁。腰痛1年余,眼睑及下肢浮肿伴尿少十余日。慢性肾炎并尿毒症。腰痛,眼睑及下肢浮肿,尿少,周身无力,轻度贫血,肾区深压痛。面色稍苍白,舌红苔黄,脉数。血红蛋白90g/L,尿蛋白(±),血清总蛋白32g/L,非蛋白氮43.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5.6mmol/L。
脾肾阳虚慢性肾炎水肿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腰腹酸痛,脾肾阳虚、肾虚血瘀。主症为腰痛、小腹冷痛,颜面及双下肢微肿,尿频无尿痛,尿中泡沫多。舌黯,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脾肾阳虚,肾虚血瘀。实验室报告示尿蛋白(++),红细胞(-)。二诊见腰酸、手足麻木、带下量多,舌黯,脉沉细,尿蛋白(-),红细胞(±)。三诊腰酸、大便溏,带下减少。四诊腰酸、带下正常,尿蛋白(-),新见畏寒、鼻塞咽痛,舌澹黯,苔薄黄,脉浮细。
脾肾阳虚肾炎肾虚血瘀下焦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为人工流产出血较多后出现头昏乏力,饮食增加后出现腹部气胀、大便次数增多。病程长达5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中气陷。舌苔薄,脉象细软。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左下腹压痛。腹部气胀,大便稀伴腹痛里急,每日3~5次,无黏冻。病机为脾伤气弱,大气下陷,火不暖土。
脾肾阳虚中气下陷气不接续脾伤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月经后期,不孕,腰酸痛,头晕,疲乏,纳差,脱发,怕冷,睡眠欠佳。中医病名月经后期、不孕症,证型脾肾阳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月经、腰痛、纳差、脱发、怕冷、睡眠,切诊未提及。
脾肾阳虚不孕症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女,47岁。月经周期紊乱,量时少时多,伴头晕、眠少、记忆力减退、纳少运迟、腰酸肢倦、大便不实、脘腹胀满。舌胖嫩,脉细。证属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月经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夜盲40余年,视力严重减退十余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腿酸痛,小便次数增多。舌淡,脉沉细。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晶状体后囊混浊明显,视盘苍白,视网膜血管细窄,视网膜菲薄,赤道部见骨细胞样黑色素斑点密集,后极部网膜呈金箔样反光。中医辨证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夜盲视力减退视网膜变性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反复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1年。腹痛腹泻,饮酒后加重,晨起泄泻伴肠鸣,进食后易有便意,腰膝酸软,乏力,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诊断为泄泻,辨证属脾肾阳虚,寒热错杂。
脾肾阳虚泄泻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大便次数多,腹部隐痛1年余。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加、腹部隐痛、腹胀、肠鸣、晨起即泻、便后痛止、肛门下坠、大便不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滑。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失煦,运化失司,阴寒积盛,胃关不固,中气下陷,久泻不止。
脾肾阳虚慢性结肠炎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畏寒怕冷、疲乏嗜睡、少气懒言、周身虚肿。中医病名甲减,证型脾肾阳虚,气虚血瘀。望诊肌肤蜡黄,皮肤粗糙如鳞甲,头皮阴毛脱落。舌象舌紫苔白。脉象脉沉微而结。实验室检查T3、T4降低,TSH升高,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升高。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程5年,病机为脏腑元阳虚损,功能衰退,精血生化不足。
脾肾阳虚气虚血瘀心肌缺血虚劳
查看详情 →
男,42岁,面色晦黄,形体消瘦,畏寒,腹胀,语音低微,息促气短,腰膝酸软,动则欲喘,脘闷纳呆,大便溏薄,小溲短少不利,色淡黄,舌体胖嫩,苔薄滑润,脉沉细无力。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脾肾阳虚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侧面部闪电样、阵发性剧痛,伴面部肌肉抽搐、流眼泪,疼痛由洗脸或触碰鼻翼诱发。病程自2012年6月初起。中医病名为三叉神经痛,证型为脾肾阳虚,寒湿内盛,瘀血阻络。望诊见舌质澹胖,边有齿印,舌尖边满布紫色瘀点,舌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形体较胖,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频数。切诊见脉细涩。
脾肾阳虚三叉神经痛寒湿内盛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腹泻10余日。大便稀水样,日6~7次,肠鸣,腹部寒凉喜暖。面色土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缓。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阳虚,寒湿内盛。
脾肾阳虚泄泻寒湿内盛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泄泻20余年,近5年加重,冬重夏轻,晨起或食后即泻,日行2~3次,寒冷季节发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精神疲惫,消瘦,体重45千克。舌质澹,苔白,脉沉细而迟。诊断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脾肾阳虚泄泻命门火衰
查看详情 →
周某,男,36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反复发作,吐物为酸水,伴有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大便尚可。呕吐(寒热错杂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患者有胃脘胀满、呕吐、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等症状。
脾肾阳虚呕吐寒热错杂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四肢末端发冷、溃烂,冬季加剧已2年,两上肢乏力已1年。中医病名肌痹,诊断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证型肾阳虚弱,血瘀脉络。病因病机为肾阳虚衰,血脉瘀滞。望诊见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僵硬、指甲苍白、指端溃烂。舌澹苔白,脉沉涩。
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肾阳虚弱血瘀脉络
查看详情 →
男,44岁,头晕心慌,畏寒下肢冷,夜尿多,病程自1973年起,心律不齐,心率慢,有晕倒史,舌胖质澹苔薄白,脉沉弱迟代,心律不齐有较长停搏,血压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不齐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