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脾虚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包括龟头常有煳状之物、小便色黄、下肢酸重、胃纳不佳、食少、大便易动。中医病名为精浊,证型为脾肾两虚、湿热蕴结、虚实相兼。舌苔薄腻,脉濡软。病机为脾肾两虚,蕴有湿热,虚实相兼。
脾虚不足精浊脾肾两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足胫浮肿半年,伴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关节痛。舌质澹红,苔厚微黄,脉弦细。冲任不调,水湿内停。面色正常,舌象澹红,苔厚微黄,脉弦细。
足胫浮肿冲任不调水湿内停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主诉乳糜血尿,病程长期,反复发作,症状包括小便溷浊、血块、腰酸、少腹不适、头昏眼花、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脉细弱,舌澹少苔,面色欠华。中医诊断膏淋、尿浊,病因湿热为患,病机为脾虚气陷、肾虚不固、气化不利。
脾虚乳糜尿膏淋尿浊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肾病综合征3a,蛋白尿长期不能减轻。气短乏力、大便稀溏、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脾虚为主。
肾病综合征脾肾气虚蛋白尿纳呆食少
查看详情 →
女,27岁,带下量多,下腹隐痛,心烦,两胁不舒,经行有血块,腰膝酸软,面色萎黄,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中医病名属带下病,证型为脾肾两虚,精微不固。舌质淡暗边有瘀点、齿印,舌苔薄白,脉虚弱。病程2年余,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肝气不舒,气虚夹瘀夹湿。
慢性盆腔炎脾肾两虚精微不固气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月经提前1年余,周期3~7天,持续20~23天,量多,伴乳房作胀,大便溏薄。舌质红,苔微黄,脉细软。月经先期,脾肾不足,冲任失调。舌边尖红,苔白,脉细软。
月经先期脾肾不足冲任失调舌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乏力伴反复浮肿2月余。现症包括乏力、头面部浮肿、腰痛、纳差、时有恶心、大便稀。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水肿。辨证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证。舌象舌质暗,苔薄白。脉象脉沉细。
水肿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遗精频繁,无梦自遗,伴头昏眩晕,耳鸣腰酸,精神痿靡。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滑。中医诊断为遗精,证属肾精亏虚,相火妄动。病因病机为妄情纵欲,扰动精室。
脾虚遗精频繁肝肾阴虚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怀孕6个月,蛋白尿2个月。头晕、头疼、恶心、下肢浮肿、面色萎黄。脾肾亏虚,气血虚弱。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机为脾肾亏虚,阴血下聚养胎,脾虚土不制水,肾虚水无所主,水湿内停,泛溢肌肤。
脾肾亏虚气血虚弱水肿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下肢浮肿,肿至腰间,疲乏,血压偏高,160/110mmHg。下肢水肿,腰酸腿沉,全身疲乏无力,头痛眩晕,时心烦呕恶,胃纳欠佳,面色发白,神志忧郁,二便不正常。脉象右细弱,左稍弦,舌象润无苔。水肿,阴水湿胜,阳虚不化,肝阳偏旺,肝木横克脾土,肺金虚,相火横逆,乘土侮金。
脾虚水肿肝阳上亢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白带量多3个月。病程3个月。白带色白质稀,绵绵不断,无臭味,伴小腹胀坠、腰骶酸困、易感疲劳、纳少、大便不爽。月经周期23~24天,经量中等,色黯红。舌质澹,苔白,脉缓弱。诊断为带下病。辨证属脾虚肾亏,任带失固。病因病机为脾虚肾亏,湿浊下注,任带失约。
脾虚肾亏带下病任带失固湿浊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白带持续3个月淋漓不净,腰酸下腹坠。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治疗后已消失。形体消瘦,面色㿠白,气短心悸。舌质澹红,苔白,六脉细弱。中医诊断带下证(气虚不摄)。病机为脾虚气陷,统摄无权,冲任不固。
脾虚气陷带下证气虚不摄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间断浮肿4年。晨起眼睑浮肿,尿中泡沫多,偶有足踝水肿。舌红苔薄白,脉弱。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肾虚血瘀,水湿内停。舌象舌红苔薄白,脉象脉弱。
肾病综合征肾虚血瘀水湿内停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尿常规异常半年,现症包括下肢轻度水肿、乏力、尿中泡沫多、记忆力减退、大便2日一行,舌暗苔薄黄中白腻,脉沉细弱。中医诊断水肿,证型为肾虚血瘀,水湿泛溢。辅助检查显示尿蛋白持续异常,24h尿蛋白定量波动,生化指标提示蛋白代谢异常。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膜性肾病Ⅱ期。
水肿肾虚血瘀水湿泛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尿急频,色红,病程两年。中医病名腰痛,证型阴虚湿热。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沉细。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尿放免检查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升高。病因为生育后尿路感染未予重视,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病机为肾虚腰腑失养,湿热未净。
慢性肾盂肾炎肾虚湿热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尿如米泔水样一周余。舌象薄黄腻,脉象濡数。中医诊断为下焦湿热,兼肾阴虚弱。病程一周,伴有尿频、纳食不香、身困乏。
脾虚膏淋下焦湿热肾阴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面红颧赤,持续低热,肝区痛,肝肿大,饮食不振,腹胀,眩晕,疲倦,入睡困难,噩梦易醒,大便稀溏,小便短黄有臭气。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肝旺侮脾,脾虚生湿。望诊见舌质红绛,舌伸颤动,苔白如积粉。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肝区痛、肝肿大、食欲差、腹胀、睡眠障碍等。切诊脉象左弦数,右弦缓。
脾虚生湿慢性肝炎阴虚阳亢肝旺侮脾
查看详情 →
女,63岁,阵发性心慌,胸闷1年余,加重20余天。胸痹心悸,眩晕,消渴。证属气阴两虚,肝经郁热。面色晦黄,舌质暗,舌尖红,舌苔薄腻,脉弦细滑结。心率80次/min,律不齐,血压130/56mmHg。左心增大,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性情急躁,易于郁怒,劳累过度,喜食咸甘,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
胸痹心悸气阴两虚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男,50岁,面部及下肢浮肿,腹胀,全身倦怠,头晕目眩,心悸,手足麻痹。病程十余天。水肿。脾虚失运,水湿停聚,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脑,血不荣筋,肾阳亏损,命门火衰。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苔白,脉沉缓。四肢不温,肤发不泽,夜尿多而清长。
脾虚水肿肾阳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右下肢红肿3个月,色微红,肿胀明显。大便次数增多10年余,每日4~5次,质稀。结肠镜示直肠、结肠多发性息肉,升结肠黏膜慢性炎伴息肉。右下肢丹毒,肠澼。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虚丹毒湿困脾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