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男婴,呕吐、气促、小便短少、大便不畅、腹部鼓胀、舌红口燥。脾气虚惫,证属重危。阳气虚衰,中焦阳气未复。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腻,脉象未提及。腹部鼓胀,叩之鼞鼞。气机不畅,中阳不振,升降失常,中焦窒滞。
阳气虚衰肠麻痹脾气虚惫中焦窒滞
查看详情 →
女,43岁,左胸闷痛难忍20余日,心烦眠差,疲倦乏力,四肢冷,经期小腹冷痛。胸痹,阳气虚衰,寒痹血脉。面色澹,舌澹,脉沉细。四肢冷,经期小腹冷痛,胸闷痛,心烦,眠差,疲倦乏力。脉沉细。
阳气虚衰胸痹寒痹血脉舌淡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间断头昏、胸闷伴心前区压榨感2年,眠差。胸痹(气虚血瘀),病机为阳气虚衰,气不行血,血行不畅,瘀阻经脉。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中提及纳可、二便调。
胸痹气虚血瘀心阳虚衰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62岁,心前区绞痛3年,心痛彻背,胸中憋闷,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早,心悸,心搏间歇性停顿,夜寐不宁,恶梦惊醒,食欲不佳,气短,胸背畏寒,手足冷。胸痹,阳气虚衰。
阳气虚衰心绞痛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加重3年。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二尖瓣面容,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左扩,心律绝对不齐,心尖部双期杂音,肝大,双下肢水肿(++)。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舌暗苔薄白,脉细结代。
心功能级脾肾阳虚气虚血瘀右心衰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部酸困及双下肢无力,病程15个月。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肾阳虚。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现症见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阳气虚衰,筋脉失荣。
痿证脾肾阳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腹部近脐窝阵发性胀痛两日,伴肠鸣音亢进、纳呆、口臭、嗳气、大便干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腹痛(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郁滞,郁久化热。
腹痛肝气犯胃胃气上逆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女,38岁,眩晕,左耳流脓,病程长期。中医病名:阳虚寒湿浊毒上犯耳窍。证型:阳虚寒湿浊毒。病因病机:阳气虚衰,浊毒不化,结聚于上,蚀膜腐骨。舌质澹胖嫩,边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缓。左耳流脓,鼓膜中央性大穿孔,鼓室有肉芽,瘘管试验阳性,左耳导音性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局限性迷路炎阳虚寒湿浊毒上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下肢痹痛,不耐站立,走路难达百米,左跗阳脉微弱。面色暗滞,唇暗,舌边红,苔白,脉稍数而寸弱。中医病名属血瘀闭阻,证型为血瘀证,病机为血瘀闭阻脉络。望诊见面色暗滞,唇暗,舌边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下肢痹痛、不耐站立、走路困难。切诊见脉稍数而寸弱,左跗阳脉微弱。
下肢血瘀气虚血瘀阴虚内热脉道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七十,主诉腹泻、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胫寒冷,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脾虚泻,证型为阳气不固,病因病机为高年气弱,寒湿内侵,阳气不固,清湿虚,病起于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泻、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胫寒冷,切诊见脉象沉细而微。
脾虚泻寒湿盛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心悸、胸痛胸闷10年,加重10天,伴气短、水肿、失眠,活动后呼吸困难。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水饮凌心。病程10年,有风心病史。体查示心率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主动脉关闭不全,左心房附壁血栓,心包积液,心电图示房颤。心悸由阳虚饮停,上凌于心所致。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水饮凌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老,肤浮,尿血,消化不良,呃逆,神衰,脉细沉。水肿虚呃逆。肾水肿,阳失健运,脾运不良,横膈膜相挛,肾气不能摄纳。肾气不能摄纳,脾运不良,中阳不振,土不制水,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水液泛滥,溢于肌肤,脾气虚摄血失司,胃寒内生,寒气上逆,神衰,脉细沉。
阳气虚衰水肿虚呃逆肾阳亏虚脾运不良
查看详情 →
男,51岁,胸闷乏力1个月。胸痹,脾肾阳虚,寒凝血瘀。精神疲惫,声怯懒言,畏寒肢冷,舌质澹胖,舌质暗,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胸痹脾肾阳虚寒凝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男,68岁,右胁疼痛,表情呆滞,嗜睡,肢体倦怠无力,纳呆,恶心。肝左外叶占位,AFP>4000μg/L,NH387μmol/L,属肝性脑病I期。表情呆滞,嗜睡,肢体倦怠无力,纳呆,口中氨臭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阳气虚衰,湿浊移毒内蕴。肝内占位性病变致肝脏代谢失调,氨生成过多,消除减少。
阳气虚衰肝性脑病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男,66岁,咽喉疼痛10日,心前区疼痛1日,心前区疼痛绞痛难忍,胸闷,恶心欲呕,四肢欠温。舌暗澹,苔白腻,脉细,舌下脉纹紫暗明显。真心痛,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型。心阳不足,气机痹阻,血行瘀滞,阴寒上乘,脾失健运。
真心痛心阳不足心血瘀阻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反复咳嗽、咯痰24年,双下肢浮肿2年,再发20天。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胸廓桶状,两肺湿啰音,双下肢浮肿,口唇指甲青紫,纳少,口苦,口黏。气阳虚衰,水气不化,痰瘀伏肺,瘀重于痰。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细。
肺心病肺气肿右心衰气阳虚衰
查看详情 →
女,71岁。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再发加重10天。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Ⅱ度,呼吸衰竭Ⅱ型。气阳虚衰,痰瘀伏肺,阳虚水停。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喘促,动则尤甚,胸闷气憋,不能平卧,背部怯寒,四肢欠温,纳呆腹胀,口黏口干不欲饮,尿少。脉沉细无力。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气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盗汗2年,夜间下半夜汗出湿衣,白天困倦乏力,动则心悸,下肢浮肿,颜面少华。中医病名属盗汗,证型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望诊见颜面少华,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盗汗、困倦、心悸、浮肿。切诊脉沉细。
阳气虚衰盗汗阴寒内盛下肢浮肿
查看详情 →
男,形体消瘦,睡眠较差,自汗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象虚数,近半年常独处一室,厌恶外界接触,寡言少语,阴血不足,阳气虚衰,长期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虚数。
阳气虚衰神志病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面部刀割样疼痛伴一侧头痛10余年,加重一个月。体征包括面部疼痛伴烧灼感,形寒肢冷,睡眠差,大便时干,舌淡苔白,脉寸关弱,尺弦。中医诊断为面痛,证型为阳气虚衰,浮热郁火上冲。
阳气虚衰面痛浮热郁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