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7岁女性,发热下痢伴高热神昏,下痢血为主夹脓液,臀部褥疮,白疹色滞。舌紫绛少苔干,寸口脉细数,趺阳脉细弱。白疹色滞不鲜。入夜弄舌频发。神识昏迷,下痢频,舌质紫绛,白腻苔。神识不清,间见抽搐,舌绛苔薄腻欠津。脉弦数。颜面潮红,舌淡苔薄白腻。神识渐复,舌淡苔白中黄。脉细数。舌转淡红胖嫩,苔薄白滑。脉数。舌体胖,脉数。皮肤润,食量增,大便成形,褥疮生新肉芽。脘痛泛恶,噫气,脉数。脘痛泛恶止,诸象正常,褥疮平复。
高热下痢神识昏迷舌紫绛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口渴喜饮,小便量多,病程约1年。主要症状包括口干舌燥、全身乏力、头晕目眩、多食易饥、腰身酸痛、目干昏蒙、大便稍干。舌质红、苔薄黄,中部少苔,脉沉弦数两尺无力。中医诊断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为本,虚热内炽为标。舌象提示阴虚内热,脉象显示肾虚及虚热。
糖尿病肝肾阴亏虚热内炽耗气伤津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患病7日,初诊症状为高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咳嗽气逆、胸痞纳少,舌苔薄腻,脉浮。诊断为病邪犯表,太阳证,后转为病邪入少阴,邪从热化,阴液受伤,肾水不能上承,心火无下交。舌苔黄质红,脉细数。二诊时心中烦热已除,精神略振,胃纳欠佳,胸脘痞闷减而未除。三诊时症状痊愈。
高热恶寒头痛骨楚咳嗽气逆胸痞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热病后羸弱不起,呕吐心悸,头晕月余。病程3个月。中医诊断百合病。证型为阴津不足,太仓空虚。病因病机为热病神昏,损及肺脾肝肾,气血津液三焦俱病。体征见形体羸瘦,大肉陷下,精神疲惫,面色无华,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百合病阴津不足肺脾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四肢麻木,不能行走,病程半年。中医病名:阴亏致痉,证型:肝肾阴亏,虚风内动。望诊: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质红绛少苔。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自觉症状包括行走震颤动摇,手足动,四肢瘛疭,口干不欲饮,眩晕。切诊:脉虚细而有数意。病机:病邪久羁,伤及肝肾之阴,阴虚则阳亢,风阳扰动。
多发性神经炎肝肾阴亏虚风内动四肢瘛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高热无汗气喘鼻扇,涕泪俱无,烦躁不安,呛咳不畅,声哑不会哭,麻疹隐约不透,舌澹红而干,脉细而数疾,诊断为麻毒内陷,肺气闭塞。二诊见发热略退,气喘较平,喘咳声嘶,大便秘结,麻疹布而未透,色黯澹,口干,舌光红,脉细数,诊断为邪热伤津,肺燥阴亏。三诊热退喘平,麻疹已退,咳嗽痰多,诊断为肺燥津伤。
麻疹不透肺气闭塞肺燥阴亏肺燥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精神抑郁,烦躁不宁,悲悲伤易哭,胆怯易惊,寐少梦多,头晕昏蒙,腰膝酸软,月经先期量少,舌胖质淡,苔少,脉虚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阴虚火旺,阳亢神浮。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肝郁化火,阴虚内热,热扰心神。
郁证肝郁阴虚心火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外感头痛、头晕、项强、鼻塞、发热恶寒,病程较长,血压反复升高。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肝阳上亢、肝肾精亏、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肝肾阴虚。望诊见面色潮红,舌红苔薄黄腻或花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头晕、急躁、口渴、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呕恶、饮食不佳,切诊见脉弦滑、浮紧、虚弦、虚大兼弦数。
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心下痞硬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中上腹疼痛10余年,再发2个月。口腔溃疡,进食疼痛,口唇干燥,不欲饮水,小腹冷,得温则减,手足冰冷,颈腰酸痛,纳食欠佳,夜寐欠安,夜尿频,大便偏硬。形寒怕冷,头发雪白,眼周色暗,黄褐斑,口唇干暗,舌红少苔尚润,舌两边溃疡,手足冷,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痛、口疮(少阴热化)。病因病机为肾虚火旺,少阴虚火上炎。
胃痛口疮肾虚火旺少阴热化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失眠两年,日间头脑昏沉,口干易汗,头昏耳鸣,腰痠疲惫。舌光红无苔,舌尖红艳,脉弦细而数。辨证为水亏火旺,心肾不交。
失眠心肾不交水亏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剧烈头痛2月余,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肾不足、瘀血内阻。面色面黄肌瘦,舌紫暗,脉沉涩。头痛如被拳、棒所击,时而痛甚,乃至仆倒晕厥,伴恶心、气短、胸闷、昏视、骨节烦痛、指趾小关节肿胀、下颌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属内伤头痛。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髓海失养,肝阳上亢,气机逆乱,血瘀络阻。
头痛肝肾不足瘀血内阻舌紫暗
查看详情 →
男,32岁,主症为余热未清、夜寐不安、恶热烦躁、汗出、口渴、惊悸。舌苔黄燥,质红。脉洪数。辨证为高热伤阴,心火独旺,心肾不交。
病毒性感冒心火独旺心肾不交高热伤阴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大便稀溏,日解3~6次,偶夹杂粘液,便时下坠,食欲不振,心烦,睡眠差,头昏胀,两目红赤,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萎糜。舌红无苔,脉细弱。中医诊断:慢性菌痢,肝肾阴虚,中气下陷,心火独盛。
慢性菌痢肝肾阴虚中气下陷心火独盛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心慌气短三个月,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身形健壮,发育正常,行动时心慌气短,面唇发绀,四肢厥冷,脉象沉细而微,舌苔薄白,虚里动则应衣。心气不足,血液循行不畅。
先天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血不养心气虚血少
查看详情 →
14岁至16岁女性,闭经,病程自15岁秋际起,至16岁季夏加重。身形瘦弱异常,微喘,干咳无痰,过午潮热,夜间尤甚,饮食减少,泄泻。脉数近六至,微细无力。
闭经肝经不足肾阴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痫厥,发时哭笑无常,四肢发痉、厥冷、牙关噤急,严重时连日发作,每次持续20~30分钟,发后头晕且痛。病程自14岁开始,每年发作1次,21岁加重,近期发作频繁。脉弦细滑,苔薄白。中医诊断为痫厥,辨证为风动痰升,神明失聪,病根深。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滑。
痫厥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出血热发热、休克、少尿三期重叠。病程第五天出现烦躁不安、无尿、三红、三痛、球结膜水肿充血、条索状瘀斑,体温40℃,血压70/50mmHg。6月25日出现神志朦胧、阵发性狂躁、呓语、声音低弱、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竭火炽,心火亢盛。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少津。闻诊见声音低弱。问诊见神志朦胧、呓语、昼轻夜重。切诊见脉细数。
出血热阴竭火炽心火亢盛神志朦胧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顽固性失眠,病程半年,初始睡眠不足,逐渐发展为彻夜不眠。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火扰神。舌质深红尖赤少苔,脉弦细而数。头晕面热,心烦急躁,手足心热,口干少津,大便干结,白天头晕昏沉,情绪低落,多疑善悲。
不寐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火扰神
查看详情 →
患者失眠3年多,伴有口干苦、烦躁、头胀、目涩、手足心热。舌苔黄腻质赤,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肾阴不足,心火偏亢,肝郁湿阻。
失眠肾阴不足心火偏亢肝郁湿阻
查看详情 →
产后大笑不止,面色黄澹无华,两脉细小,自汗气促。产后下血过多,脑无血养,致脑之作用失其常度。平日愤郁太过。面色黄澹,舌象未提,脉细小。
产后失血脑髓失养气血不足情志郁结
查看详情 →